相关试卷

  • 1、九年级某班同学在开展“中外海路交通发展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搜集到下面一幅示意图。与该图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 2、公元七世纪初叶,阿拉伯人在圣战的旗帜下,开始了气势磅礴的征服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就摧毁了波斯帝国,重创拜占庭帝国,建立起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下材料中“圣战的旗帜”是指(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佛教
  • 3、从12世纪晚期开始,日本“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和政权的统一 B、大化革新的推行 C、幕府统治的形成 D、武士成员的出现
  • 4、814年,帝国统治者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据此判断,材料中的“帝国”是(     )
    A、拜占庭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罗马帝国
  • 5、九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项目学习,出现了如下关键词条。该兴趣小组探究的著名人物是(     )

    创立逻辑学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A、德谟克里特 B、亚里士多德 C、奥古斯都 D、苏格拉底
  • 6、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权利和义务,力争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但学者研究发现,即使将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伯里克利主政期间,在雅典居民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雅典贵族妇女 B、雅典城邦奴隶 C、波斯富裕商人 D、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 7、下面年代尺梳理的是某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其代表性文明成果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阿拉伯数字
  • 8、下面是李石同学复习近代英国史时整理的大事年表。阅读这一大事年表,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1525-1550年

    宗教改革

    1562年

    约翰·霍金斯爵士从塞拉利昂装运奴隶,返航之后成为朴茨茅斯最富裕的人

    1588年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01年

    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

    1607年

    北美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殖民地建立

    1640年

    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

    1649年

    英国成立共和国

    1687年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1688年

    光荣革命

    1689年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83年

    《巴黎条约》签订

    1785年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1825年

    斯蒂芬森发明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1831年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40年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据表格,写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和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至少两个相互关联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简述。(要求:观点正确,体现以史为鉴的学史功用,阐述条理清楚,表述完整)
  • 9、

    某中学九年级(1)班以“探究新航路的开辟”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材料一

    (1)材料一为甲组收集的材料,请逐条归纳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特点。

    材料二   依据收集的材料,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②中国的科技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撑; ③新航路开辟是非洲的灾难;④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乙组探究“新航路开辟”后的结论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他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民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新全球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材料二中结论的史实依据。

    (3)材料三为丙组收集的材料,请依据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10、

    从17世纪到19 世纪,资产阶级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日本取得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图示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方框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并指出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方式。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解放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那些诉求?《解放法令》和《解放宣言》的颁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一条件?综上,谈谈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11、与下图描绘的情景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我们立誓,绝不与国民议会分离,在王国宪法的制定和巩固于坚实的基础之上以前,誓必集会于环境所要求的任何地点。《网球场宣誓》描绘了1789年发生在欧洲的重大事件,图中是国民议会的召开及贵族、教士、平民三个等级代表做出合作姿势的情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拿破仑战争
  • 12、1861年,颁布法令,废除农奴制度的沙皇是(     )
    A、彼得一世 B、查理一世 C、叶卡捷琳娜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
  • 13、14—16世纪的欧洲,“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思潮被称为(     )
    A、个人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马克思主义
  • 14、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这场推动日本社会发展的改革被称为(     )
    A、大化改新 B、贞观之治 C、幕府统治 D、倒幕运动
  • 15、这个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仅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如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律发展的《罗马民法大全》。材料中的“帝国”指(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16、下图可以用来解释中世纪西欧的耕地(     )

    A、封君封臣制 B、庄园经济份地 C、城市的兴起 D、手工工场
  • 17、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合称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关于三大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 B、说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单一性 C、穆罕默德创立了佛教 D、耶稣教导人们信仰真主安拉
  • 18、伯里克利说:“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这反映了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     )
    A、全体公民拥有民主政治权利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主席团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D、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 19、下列不属于古代亚非文明成就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十二铜表法》
  • 20、阅读材料,从材料中选择有关联的历史事件(明确写出所选择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80-150字)

    近现代中外大事记(部分)

    时间

    历史事件

    14-16世纪

    文艺复兴

    15世纪末—16世纪初

    新航路开辟

    17-18世纪

    英、法、荷殖民争霸

    1640-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9世纪中期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上一页 123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