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是要(     )
    A、提倡改革 B、重视教育 C、以民为本 D、发展经济
  • 2、《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道德教化 B、因材施教 C、以德治国 D、有教无类
  • 3、《史记》记载:“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这里记载的是秦朝修筑的(     )
    A、灵渠 B、咸阳城 C、万里长城 D、秦始皇陵
  • 4、比较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能使你更好地理解问题。请你指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

    ①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②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似

    ③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④懂得人工取火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 5、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利用碳—14年代测定等技术,在北京人遗址中鉴定出了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前的灰烬层。这表明北京人已经(       )
    A、学会使用火 B、掌握钻孔技术 C、有爱美意识 D、使用磨制石器
  •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     )
    A、李悝变法 B、吴起变法 C、申不害改革 D、商鞅变法
  • 7、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负责监察,此官职应是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宗正
  • 8、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下列说法体现其政治主张的是(     )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兼爱、非攻
  • 9、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说明了(     )
    A、历史的倒退 B、暴力的胜利 C、历史的停滞 D、历史的进步
  • 10、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与改革,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七年级学习小组以“中国古代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为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探究任务一【封建亲戚藩屏周】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戡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探究任务二【力主改革统一梦】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探究任务三【一统天下固江山】

    请回答:                       

    (1)、探究任务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制度的作用。
    (2)、探究任务二中“商君”在“孝公”的支持下进行的变法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变法的一项措施及变法的影响。
    (3)、探究任务三中图一是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写出图中 A、B处对应的内容;图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什么措施?
    (4)、秦朝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 11、某校七年级学习小组围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开展了探究性项目式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任务。

    探究任务一【材料研读——探究文化取向】

    追溯历史,商周时代是以神为本的时代,人是从属于神的。…… 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要先卜而后行。但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和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神为本的文化便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这一过渡到春秋战国时代已初具形态。中华文化中鲜明的人文主 题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

    ——王景润《简论春秋战国文化的时代特点》

    探究任务二【人物阐释——感悟思想洗涤】

    探究任务三【文化传承——聚焦文化应用】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以巨大的热情和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原始典籍,并对宇宙、社会等许多方面开广泛的讨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才)得以充分地开展 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才)大致确定。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探究任务一,指出从殷商西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取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探究任务二结合所学内容,指出图片一和图片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各自有哪些思想主张?
    (3)、探究任务三中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现象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对中国文化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探究任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 12、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今天我们就以“灿烂的中华文明”为题进行一次项目式学习。

    探究任务一【从建筑看文明】

    探究任务二【从传说看文明】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探究任务三【从制度看文明】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探究任务一中建筑物图一和图二的名称。造成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探究任务二结合所学,传说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谁?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
    (3)、探究任务三中尧权授舜,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该制度是什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该制度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 13、清朝名臣李光地评价某场战争说:“项羽精彩,最是沉舟破釜,能断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这场战役是 (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 14、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该剧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     )

    丞相王绾:今陛下一统天下,疆域辽阔,请封诸子以拱卫王室。

    廷尉李斯:武王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

    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始皇嬴政:廷尉所言甚是。

    A、世袭制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 15、以下三件文物可以共同用来印证(     )

           

    A、冶铁技术,精妙绝伦 B、神话传说,丰富多彩 C、青铜技艺,发端中原 D、青铜文化,辉煌灿烂
  • 16、下图是商代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文字。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

    A、丝织业已产生 B、青铜农具普及 C、等级制度严格 D、商业贸易发达
  • 17、关于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楚辞》里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B、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C、屈原等人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诗经》 D、扁鹊发明切脉诊法,使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 18、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由此可以看出(     )
    A、社会变革促进思想繁荣 B、思想繁荣推动社会进步 C、社会变革导致诸侯争霸 D、思想繁荣导致政治动乱
  • 19、“铁制农具和牛耕标志农业生产技术的飞跃,使农业生产由集体共同经营发展为个别零细经营,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农业经营方式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 B、农业生产仍然无法取得较大的突破 C、生产技术的飞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D、生产力的发展催生出新的生产关系
  • 20、“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说明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这反映了商朝时期(     )
    A、刑罚的残酷 B、社会矛盾缓和 C、畜牧业发达 D、奴隶处境悲惨
上一页 956 957 958 959 9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