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陶器是早期文明创新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见证之一。下列各图中属于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文物是(       )
    A、 B、 C、 D、
  • 2、某学习小组开展“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果由你负责收集“世界上已知的早期水稻田”这部分资料,最适合考察的遗址是下图中的(       )

    A、玉蟾岩遗址 B、东胡林遗址 C、半坡遗址 D、红山遗址
  •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他们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我们了解这一信息的主要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文字记录 C、民间传说 D、文学作品
  • 4、阅读材料,按要求撰写短文。

    对于西方社会来讲,法治传统才是支撑着民主制度生根发芽的核心。从古代的罗马,到封建时代的拜占庭,从旧世界的英国、法国,到新大陆的美国,经历了漫长的磨合与适应,法治传统成为西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深厚土壤。

    ——摘编自《论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发展与启示》

    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五个不同国家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表述成文, 220字左右)

  • 5、

    从14世纪开始,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革新】

    材料一 14世纪前后,欧洲乡村经济出现新的面貌。重犁、马挽具等工具的使用,土地轮耕制度的革新,有效地增加了耕地的实际面积,耕种作物的品种增多,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 ……一批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市场等手段不断集中土地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

    ——摘编自《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依据材料一,归纳农业“专业化”的原因。由此促进了哪一生产组织的出现? 建立起“新型地产”的人后来发展为哪一阶级?

    【思想革新】

    材料二   “旧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新运动”中的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无情批判是批判精神的重要体现。他们认为,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

    ——摘编自《世界通史》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的两个运动的名称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
    (3)比较两次运动的批判目标有何不同? 写出两次运动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制度革新】

    材料三 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摘编自《大国崛起》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保证了制度的执行?

    材料四 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5)依据材料四概括美国民主实践的创新表现。

    【技术革新】

    材料五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工业革命不仅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改造、人造动力的运用、交通运输的进步,还体现在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摘编自《大国崛起》

    (6)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举英国在“人造动力”、“交通运输”方面相关史实各一例。
    (7)综上所述,请你说说引发社会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 6、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行业?(     )
    A、冶金业 B、采矿业 C、棉纺织业 D、交通运输业
  • 7、下图是《联邦共和制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意在强调美国的政治原则是(     )

    A、分权制衡 B、中央集权 C、天赋人权 D、法律至上
  • 8、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
    A、结束封建专制,确立共和政体 B、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共和国 C、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D、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
  • 9、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如暴风,如骤雨,打垮了专制帝国,这场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议会重新召开 B、攻占巴士底狱 C、来克星顿枪声 D、苏格兰人民起义
  • 10、“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体现这观点的史实(     )
    A、英国“光荣革命” B、巴黎公社运动 C、法国的制宪会议 D、法国的三级会议
  • 11、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最能印证这点的历史事件是(     )
    A、罗马的扩张 B、三角贸易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1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
    A、荷兰和葡萄牙 B、葡萄牙和西班牙 C、英国和法国 D、英国和西班牙
  • 13、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技术支持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 14、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出现了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生产资本主义化 B、思想观念的解放 C、封建王权的强化 D、社会阶级的对立
  • 15、古代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下面史实最符合此含义的是(     )
    A、阿拉伯人将中国的发明传入欧洲 B、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C、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统一的旗帜 D、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是《天方夜谭》
  • 16、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主要源于(     )
    A、幕府统治 B、武士集团建立 C、大化改新 D、殖民掠夺
  • 17、“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使材料中的“链条”形成的纽带是(     )
    A、雇佣关系 B、血缘关系 C、军事扩张 D、土地封赐
  • 18、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 19、下列文明古国中,尼罗河孕育的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 20、思想荟萃,争相辉映.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播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理论上自成体系, 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较大.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中国道祐与政治、法律的结合,即为中国式的德治主义,成了公正与仁爱的典范. 他主张……欧洲应该引进中国的优良法律和道德。

    —摘编自武斌著《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材料三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 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的一位代表人物。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的哪项思想主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创始人是谁?他的学说集中在再一书中?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上一页 849 850 851 852 8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