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田租是国家赋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右表中不同时代的田租规定,我们可知(     )

    时代

    田租

    十税其一

    汉高祖

    十五税一

    汉景帝

    三十税一

    A、政策调整反映现实需求 B、汉代沿用秦朝赋税制度 C、经济水平决定执政理念 D、以民为本是统治者共识
  • 2、探讨“秦朝统治的得与失”时,某历史小组就下列材料的史料价值展开争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①秦李斯所书《琅琊刻石》

    ②汉贾谊所著《过秦论》

    ③钱穆所著《国史大纲》的第七章《大一统政府之创建:秦代兴亡与汉室初起》

    A、①是实物史料,可信度相对较高 B、②是名家名作,其史料价值更大 C、③是近现代著作,没有史料价值 D、三则材料均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
  • 3、下表是某班排练的一出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秦朝暴政

    戍边遇雨

    揭竿而起

    张楚政权

    A、项羽、刘邦起兵 B、长平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国人暴动
  • 4、里耶秦简是秦代洞庭郡迁陵县的官方档案。其中一片简牍记载:“故邯郸韩审里,大男子吴骚,为人黄皙色,隋面(椭圆脸),长七尺三寸。”由此可以看出秦朝时期(     )
    A、官方档案统一用小篆编写 B、建立了严密的监察制度 C、档案都记录在里耶秦简里 D、身份信息管理严格详细
  • 5、左图右史是传统的治史方法,要求“索象于图”。通过下列两幅图,可以看出(     )

    A、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B、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先秦民族关系的变化
  • 6、三星堆遗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掘始于1986年,当时的考古现场只有临时搭建的简易草棚。2022年的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建造了考古方舱,利用环境调控系统保护出土文物。我们从这一变化可以看到(     )

    A、考古方舱解决所有考古难题 B、科技考古完全取代传统考古 C、科学技术提高了考古的效率 D、中国考古文保技术领先世界
  • 7、“奔赴星辰大海,追问寰宇苍穹”是中华民族昂扬的“飞天梦”。从下面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     )

    《最新火星影像:“祝融号”近距离“看”降落伞与背罩》

    《“嫦娥一号”——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

    《“夸父一号”持续监测太阳活动日面复杂黑子活动引发地磁暴》

    A、中国的宇宙观古今一脉相承 B、中国航天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 C、唯有新科技才能助力中国梦 D、传统文化在航天新时代的延续
  • 8、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发扬孔子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C、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D、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 9、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记载:“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与以下哪一观点一致?(     )
    A、奉法者强,则国强 B、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 C、巧言令色,鲜矣仁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10、《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反映的是(     )
    A、灵渠的开凿 B、大禹治水成功 C、长城的修筑 D、都江堰的修建
  • 11、下图为战国铜壶及其刻有水陆攻战场景的图案。该铜壶图案描绘的内容可印证战国时期(     )

    A、社会正礼崩乐坏 B、兼并战争规模宏大 C、铁器牛耕的进步 D、秦王嬴政一统天下
  • 12、鲁国大夫季氏在其家庙的厅堂里用八佾(天子专用的乐舞规格)奏乐舞蹈,孔子对此感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面对以下哪一场景最有可能发出同样的感慨?(     )
    A、郑国国君使用九鼎八簋 B、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霸 C、魏绛提出“和戎”主张 D、诸子百家在稷下学宫展开学术辩论
  • 13、甲骨文作为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单字超过4400个,但被成功识别的只有三分之一。下页是一个甲骨文单字的破译信息,由此我们可知(     )

    甲骨文

    字形分析

    运用语境

    印证

    屯通“蠢”,“蠢动”“动乱”之意

    形似发芽的小草

    商晚期甲骨卜辞:屯人方(东夷方国)《诗经》:“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成语:蠢蠢欲动

    末代商王纣继位后,军事上连年征伐,耗费国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A、只有通过考古新发现才能破译甲骨文 B、甲骨文研究是还原历史的重要途径 C、甲骨文的破译说明汉字结构已经成熟 D、甲骨文反映了商朝已产生宗教信仰
  • 14、相传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统治范围北至燕山,南达南岭,西至陇东。但根据考古发现,夏朝的统治中心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由此可知(     )
    A、考古发现证明传说没有可信度 B、中国疆域概念已经形成 C、夏朝的统治从中原向四周辐射 D、九鼎象征贵族身份地位
  • 15、龙是华夏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下图是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龙。据此可知,华夏文明(     )

    A、起源最早 B、多元一体 C、复杂多样 D、一成不变
  • 16、最合适作为下列一组文物的主题是(     )

    A、先民的审美意识 B、文明的有序演进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原始农业的繁荣
  • 17、《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一书指出:“据古地磁断代测定,西侯度文化(西侯度人)的年代为距今180万年,是华北地区最早的文化遗存……西侯度文化的发现,不仅提早了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历史,也提早了人类用火的历史。”由此可知(     )
    A、依靠科技创造历史 B、西侯度人会人工取火 C、历史研究与时俱进 D、中华文明起源于华北
  • 18、中古时期是人类文明史的承前启后时期。当笼罩着它的神秘纱幕逐渐从欧洲飘散,一个新的世界即将来临。
    (1)、14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前夕,一些贵族逃往南欧、西欧,携带的古希腊罗马珍贵典籍为哪场思想解放运动准备了条件?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请写出这一时代的两位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以证明恩格斯的观点。
    (3)、文艺复兴巨匠们展现的人文风采,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文艺复兴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 19、“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供吃、喝、穿的一切物品。”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法律体系健全
  • 20、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贡献之一。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颁布(     )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民法大全》 C、《汉谟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上一页 837 838 839 840 8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