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
某校九年级同学正在开展“国家名片”项目化学习,以下是各小组的探究任务,请你帮助他们完成。
【建筑——文化名片】
(1)第一组同学选取了上面的图片来设计文化名片。请你任选其一,并为其设计文化名片。(2)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A.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特征。 ( )
B.伯里克利时期,希腊开始出现民主政治。 ( )
【名人—人物名片】
人物:屋大维
身份: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主要事迹:罗马内战的最后胜利者;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
(3)小艾同学制作了屋大维的人物名片,他们小组的同学想要仿效他制作穆罕默德或伯里克利的名片。请任选一位,完成名片制作。【法典—政治名片】
_____涉及诉讼、审判……各类不动产之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借贷、经商和债务奴隶、婚姻、家庭、伤害及其处罚,……租用工具、牲畜和雇工等。从法典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与生产和生活有关的最重要的活动是水利和灌溉,说明巴比伦文明主要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土地私有制已完全确立起来,因而不动产的占有、继承和转让成为立法关注的财产关系的核心,有关问题的处理占了62条。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4)请将横线处的法典名称补充完整。根据材料归纳此法典的内容特点,并分析其实质。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后期,是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形成和封建主义解体的时期。在封建社会进入晚期的时候,虽然封建的生产方式仍旧占着统治地位,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兴起,商品生产发达,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在过去几百年所发生的缓慢变化在此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变革,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摘编自李亚君《浅议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在西欧封建社会晚期,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失去统治地位。 ( )
B.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西欧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 ( )
C.西欧中世纪后期,欧洲农村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化”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表现。
材料二 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的文艺复兴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它促使了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并归纳文艺复兴运动的作用。
材料三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地理大“发现”使得商业市场骤然拓展,资本原始积累呈现出对内盘剥和海外殖民掠夺交织在一起的样态。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随后,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相继走上殖民掠夺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摘编自王增智《掠夺是资本主义殖民的本质》
(4)根据材料三,概括早期殖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早期殖民的影响。
(5)综上,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认识。
-
3、古代世界各区域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明。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古罗马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后世欧洲法学的渊源 B、创立于古印度的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 C、《掷铁饼者》既体现了古希腊的雕刻艺术成就,又表现了古希腊人的体育爱好 D、古希腊哲学成就十分突出,哲学家有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等
-
4、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导致土地面积逐渐扩大,出现新开发地区的运动是( )A、垦殖运动 B、大化改新 C、圈地运动 D、倒幕运动
-
5、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社会政治变革运动。下列属于大化改新的意义的一项是( )A、废除贵族世袭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B、在封建贵族内部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 C、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D、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民耕种
-
6、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照顾好这匹马。这说明《查士丁尼法典》( )A、内容包罗万象 B、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重证据的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精神
-
7、《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生活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以自耕农为主体
-
8、封君对封臣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君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这表明封君和封臣的关系( )A、不存在上下等级性 B、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C、存在家族血缘特性 D、不存在相互依存属性
-
9、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时人评价:“有了《十二铜表法》,对习惯法的理解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维护了贵族的统治地位 B、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C、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D、促进了社会和谐
-
10、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信息能够从地图中得出的是( )A、亚历山大征战的方向是向西 B、伊苏斯、巴比伦都爆发了战争 C、亚历山大军队曾到达过非洲 D、征战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
11、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穷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因为奴隶没有任何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他不占有主人不能夺取的任何所有物。”这表明( )A、印度完全听命于婆罗门 B、婆罗门掌管国家大权 C、婆罗门是特权阶级 D、奴隶顺从婆罗门
-
12、金字塔为方锥体建筑,用巨石垒砌而成,塔内有甬道、石阶、墓室等,它们组成“地下宫殿”,其中心安放法老保存完美的“身体”。由此可见( )A、古埃及建筑技术全球领先 B、古埃及人被宗教思想牢牢控制 C、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的经济水平 D、金字塔反映了统治者的权威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同时,在交通运输、通讯工具方面所引起的巨大变革,对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益猛烈,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要求革命理论的指导,又为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在这个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把它们变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历史·近代史编(下)》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最直接的作用,并阐述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理论的关系。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2)、材料二中王女士的生活享受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哪一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3)、综上,如果对科技革命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除以上角度外,你还可以从哪一个角度展开?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情况统计
类型
改造情况
占比
农业
已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
96%
手工业
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手工业者
92%
资本主义工商业
已完成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职工
99%
材料二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有两项可以彪炳史册的重大行动,其一是由十月革命所开创的席卷全球的社会主义运动,其二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转轨实验……与俄罗斯(苏联)不同的是,中国并未选择激进式的变革,而是实行了渐进式的变革。
——摘编自吴恩远、吕政、关海庭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改革是从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1978年10月,四川省首先选择了6个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1979年底,全国试点企业扩大到4200个,1980年发展到6600个,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逐步推开,到1982 年已经在全国普遍推行。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阶段。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
(1)、提取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进行简要说明。(2)、根据材料二指出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20世纪80年代苏联哪一“激进式的变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3)、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材料二认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渐进式的变革”?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学生在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段历史时,形成了两种观点。观点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黑暗的时期;观点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走向光明的时期。
请就其中的一个观点,选择下表中相关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在理解边疆与“大一统”关系时,应处理好几种关系:如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根据不同风俗和社会发展水平,采取特殊的、过渡性的管理方式,加强行政管控,使其逐渐融入“大一统”的治理体系之中;又如动荡与稳定的关系,在具体的政治行为中,治国者选派得力可靠的能臣来治边护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行政管控,确保边疆稳定和天下太平。
——摘编自李大龙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观察材料一的《明朝形势图》,指出明朝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该措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深远意义。当东南沿海面临外来侵扰时,明政府又采取了哪一举措?(2)、根据材料二概括,治国者在边疆治理上处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时采取的策略。例举清朝前期平定少数民族贵族叛乱的一项史实,并指出近代解决新疆危机的湖南能臣。(3)、综上,从边疆治理和国家统一的角度,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
17、20世纪八九十年代,银河I型、Ⅱ型、Ⅲ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该成就出自( )A、湖南农业大学 B、国防科技大学 C、中南大学 D、湖南师范大学
-
18、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建设(二)》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湖南博物院举行。邮票的主票体现了博物馆建筑特色,附票为各馆重要文物。下图附票中的文物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皿方罍 D、毛公鼎
-
19、下表为1913年和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单位:百万人),表中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国别时间
俄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1913年
175.1
97.3
66.9
39.7
45.6
1920年
126.6
105.1
42.8
39.0
44.4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C、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D、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
20、在1500年,世界站在了一个人类新时代的边缘。世界三个主要区域一一东半球、西半球和大洋洲的人们,已经准备着进入永久而持续的互动之中。材料评价的是( )A、郑和下西洋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殖民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