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
中国近代史即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八年级的同学们围绕“近代屈辱史”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遗址堆中扬正气】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分别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任务二:故居丛里探名人】
材料二 广东部分近代历史名人故居
名人故居
图1洪秀全故居
图2邓世昌故居
图3梁启超故居
图4孙中山故居
地点
广州花都
广州番禺
广东新会
广东中山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一位历史名人故居,为该故居历史名人撰写人物简介。(要求:从身份、主要事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示例】洪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1851年1月11日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1853年定都南京,称天京,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任务三:大事表中论荣辱】
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1911年
辛亥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3)关于中国近代史有以下三种观点,请你选取其中一个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
观点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
观点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观点三: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
2、
报刊杂志作为一种近代以来新兴的传媒方式,记载了国家历史与社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有哪些?(写出两种即可)材料二 《民报》成立后,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主义,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孙中山《中国之革命》
(2)材料二中的《民报》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机关报?根据材料二,概括《民报》的主要作用。材料三 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当局大量查封反对派报刊,北京的日报减少到20家左右,汉口则只剩下2家了。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后,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意义不大,就办杂志宣传新思想。
——摘编自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3)根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报刊杂志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
3、
在外来入侵的敌人面前,各民族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被唤醒,各民族人民做出了“维护中华之一体”的历史选择,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年近七旬的冯子材在镇南关合理部署防线,多次击退法军的进攻。冯子材对将士们说:“要是法军再打入关内,当地壮、瑶、白、彝、汉等各族人民和100多名越南人民也赶来助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法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都陷于混乱,形势对抗法斗争十分有利。
——摘编自《清史稿冯子材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冯子材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原因。概括“镇南关大捷”的历史意义。材料二 在台湾官绅反对割让台湾的努力失败之后,民众更是同仇敌忾。1895年6月到10月,总兵刘永福统领的黑旗军与台湾义士徐骧、吴汤兴、姜绍祖等人指挥的义军,与5万多日军血战四个月,日军战死、病死者4800余人。
——摘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革命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参与反割台斗争的人员有哪些类别?他们的斗争源于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材料三 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英帝国主义侵占江孜。西藏军民以落后的武器英勇杀敌,进袭英军大本营,包围敌军达月余之久,西藏军民虽反被包围,仍坚守奋战,直到弹尽粮绝,始退出堡垒。江孜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入侵者的嚣张气焰,在我国各族人民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摘编自《西藏历史文化辞典》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江孜战役在反帝斗争史上的意义。西藏人民在斗争中体现了怎么样的精神?(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感悟。 -
4、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深受西方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765﹣1833年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价值单位:银两
年度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1765﹣1769
1192915
2190619
1795﹣1799
5373015
5719972
1830﹣1833
7335023
9950286
(1)根据材料一如表,简述1765﹣1833年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2)材料一如图信息说明了什么?上图与表格有何内在联系?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洋务运动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图
(3)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创办的主要企业的分布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的作用。
材料三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借助《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攫取了货款权、设厂权、扩大通商权、筑路开矿权、广设银行权等特权。帝国主义凭借这些新老特权,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和扩大商品输出。其结果,使民族工业在国内市场上遭受双重压力。
——庄鸿铸《甲午战争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4)根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根据材料归纳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面临的困境。
-
5、1895年2月以来,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文,呼吁变法刻不容缓,广东、湖北举人数百名上书,要求变法;6月,巡抚陶模提出了十三点变法建议。这表明当时( )A、变法诉求日趋强烈 B、革命形势逐渐成熟 C、阶级矛盾渐趋激化 D、革命思想逐步形成
-
6、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 )A、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7、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一变化(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
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
9、第一手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适用于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一手史料是( )A、书籍《晚清史》 B、电影《火烧圆明园》 C、文物十二兽首 D、连续剧《道光秘史》
-
10、厦门开市通商后“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此材料可用于研究( )A、鸦片战争的原因 B、鸦片战争的目的 C、鸦片战争的过程 D、鸦片战争的影响
-
11、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过程,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马克思,德国犹太人。著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
材料三 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牛顿的经典力学,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摘编自王顺义的《西方科技十二讲》及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等
(1)、材料一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哪一核心思想?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什么地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实践活动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简述“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国度中一步步解放出来”的成就。并谈谈你对“牛顿确立的新规范影响远远超出物理学范围”的理解。 -
12、九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以“两次工业革命”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
【图片材料】
【文献摘录】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在19世纪,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第二版)
【数据统计】
(1)、根据【文献摘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两次工业革命”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
13、历史的困境往往需要强力的改革予以突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这些东西使人们以平等的地位对付外国社会,从而有效地抵抗外国社会的威胁……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三 明治维新作为日本近代化的早期努力,却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绝对权威,培植特权阶层,而且推行以效忠天皇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理念。导致与后来的一系列日本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其一切失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
——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反应”的具体表现。(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两种类型。据此,简述材料二中史料的类型。(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变革的特点。(4)、对于明治维新,中日学者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日本学者认为,应得到充分的肯定;第二种(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
14、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由初步确立到进一步扩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近代法国史学家薛纽伯曾说:“旧时的法律是贵族的,它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谟克拉西(民主)的,它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
——(法国)薛纽伯《现代文明史》
材料三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为了将“紧箍咒”套在英国王权之上,1688年英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英国王权完全受制于议会是通过哪一文件实现的?英国因此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2)、材料二中薛纽伯认为“现在社会”法律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可以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予以说明?(3)、根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什么?该历史事件对俄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4)、根据上述内容,指出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
15、科学文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繁荣。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创作《英雄交响曲》,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B、梵高——创作《向日葵》,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巴尔扎克——创作小说合集“人间喜剧”,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D、贝多芬——创作《战争与和平》,表现了他对英雄的理解和高度赞美
-
16、“他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漫长的四年斗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材材表明“他”的“信念”是( )A、赢得民族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废除奴隶制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1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九年级小历同学制作了《美国内战》的年代尺,其中横线处应填的是( )A、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光荣革命 D、萨拉托加大捷
-
18、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并自己出钱购买了一块“分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事件是( )A、海地赢得独立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美国南北战争 D、意大利统一
-
19、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出现了独立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C、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1868年,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
-
20、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他领导的军队不仅解放了他的祖国委内瑞拉,而且还解放了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地(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纳赛尔 D、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