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在历史课程学习时,教师出示了题图。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感知到( )A、争霸战争的残酷性 B、陶器纹饰的古朴美 C、高超的青铜器工艺 D、甲骨文体系的完备
-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与材料中“家”“小康”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
3、约一万年前,我国先民开始栽培稻、粟和黍,运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同时家畜饲养也开始出现。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原始农业兴起 B、畜牧业发展 C、建筑成就突出 D、手工业发达
-
4、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事件
结果
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洋务运动
没有实现富国强兵,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破产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义和团运动
遭到中外反动力量的联合绞杀而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还是以失败告终
新文化运动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00字左右)
-
5、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请结合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悲壮的故事
2015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悬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再现了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在黄海海战中冲向日舰壮烈殉国的是丁汝昌。 ( )
B.甲午中日战争过后,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
材料二 三个不能忘却的时间
1842年8月29日
1895年4月17日
1901年9月7日
(2)解读材料二中的场景,说出“三个不能忘却的时间”中其中任何一件发生的大事及其重要影响。
材料三 一个争议的历史人物
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3)材料三中李鸿章举办“洋务”的口号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想一想,梁启超对李鸿章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一场伟大的革命
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11年10月10日
A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4)写出材料四表格中A处对应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谈谈辛亥革命的影响。
材料五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5)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
6、它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7、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从中得到的认识是( )A、工人运动不能只在铁路工人中进行 B、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C、必须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D、需要成立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
-
8、据目击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予以抢夺……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该事件发生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9、有位民族英雄向道光帝上书,指出听任鸦片流毒泛滥“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做出这一著名判断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魏源
-
10、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巩固大一统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夏,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反映了汉武帝哪项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的什么举措?为解决地方豪强问题,汉武帝建立了什么制度?(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在思想领域巩固统治的哪项措施?该措施有何影响?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秦王扫六合》
材料二:“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2)、材料二中的“名号”反映了哪一制度?请你列举该时代的其他两项制度。(3)、材料三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
12、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可以概括为( )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13、以下属于华佗的贡献是( )A、发明“麻沸散” B、撰写《氾胜之书》 C、发展“治未病”的思想 D、改进浑天仪
-
14、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汉书》 B、《史记》 C、《后汉书》 D、《三国志》
-
15、被尊称为“医圣”的历史人物是( )A、华佗 B、扁鹊 C、李时珍 D、张仲景
-
16、东汉时期宦官蔡伦的伟大贡献是( )A、发明造纸术 B、发明印刷术 C、改进造纸术 D、改进印刷术
-
1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李冰——都江堰 C、司马迁——《史记》 D、华佗——《黄帝内经》
-
18、“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长安 B、西亚 C、阳关 D、玉门关
-
19、东汉后期,动摇了其统治的历史事件有( )
①王莽建立新朝 ②“光武中兴” ③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④黄巾起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0、东汉前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 )A、光武之治 B、光武中兴 C、文景之治 D、文景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