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阅读表格(来源:依据2023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制作),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比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交战双方
同盟国与协约国
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同盟
主要战场
欧洲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
关键战役
凡尔登战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结果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结束
A、每间隔二十五年就会爆发一次世界大战 B、两次大战的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C、亚洲地区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 D、两次大战的结束都与核武器的使用相关 -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北宋的汴京、南宋的临安、元代的大都,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业兴隆,人物繁阜,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宋元时期的戏剧观众已由宋前以上层社会为主要对象,走向全民化、平民化。大量涌现的观众,以及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促使戏剧演出的商业性竞争,推动我国戏剧的发展与繁荣。
——摘编自吴晟《简析宋元民间戏剧观众的主要构成》
材料三
作品
作者
内容或简介
《蒙娜丽莎》
达·芬奇
《国民革命歌》
邝墉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松花江上》
张寒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学习雷锋好榜样》
生茂、洪源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宋元戏剧观众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3)、据材料三中表格并结合所学,以“作品与时代”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以表格中任一史实进行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3、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秩序在国际关系中的分量更加凸显。
材料一 15世纪以前,中国处于亚洲海洋秩序的中心,扮演了主导角色。我国古代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大都是在政府支持下进行的。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就很先进。隋唐以后,航海走向全面繁荣。两宋时期,我国取得了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重大突破;当时中国的GDP约占全球的50%,海上贸易更是远航至西亚等地。明朝前期,中国主导亚洲海洋秩序的能力达到了顶峰。
——李亚敏等《国际海洋秩序演进中的中国》
材料二 15、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了海权时代。西方主要殖民国家先后成为海上强国,依托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海洋秩序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海军军力高度集中的年份和国家
海军军力集中率达到或超过50%以上的年份(部分)
海军军力超过50%以上的国家
1502-1544
葡萄牙
1594-1597
西班牙
1608-1619,1624
荷兰
1809-1812,1814-1834,1854-1857,1861,1868-1869
①
1944-1991
美国
——摘编自王雷等《试论以权益为中心的海洋秩序》
材料三 我国是陆海兼备的濒海大国。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量的90%通过海上运输完成,多数原油进口依赖海运;我国在海洋渔业、海运业以及造船业等领域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例如:中国海军进行多批次亚丁湾反海盗护航行动。中国还推动开放包容的全球海洋秩序,“海洋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代表着人类共同利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
——摘编自刘笑阳《海洋强国战略研究——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
(1)、依据材料一,概括15世纪以前中国主导亚洲海洋秩序的原因。列举中国古代依托稳定的海洋秩序进行中外交往的史实。(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世界进入海权时代的历史背景。指出材料二中①代表的国家并结合史实说明判断理由。(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和平稳定的海洋秩序对我国的意义。概括中国在全球海洋秩序中发挥的作用。 -
4、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国际社会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其中,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和逆全球化的问题,中国提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一带一路”倡议 D、“一国两制”国策
-
5、这次会议纠正了军事和组织上“左”的错误,会后张闻天等人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这次会议”(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
6、恭亲王奕圻曾说:买外国轮船枪炮不过一时权宜之计,治本的方法在于自己制造。但是,要自己制造,非有科学的人才不可。下列举措与奕䜣这一认识相符合的是(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兴办京师同文馆 D、成立海军衙门
-
7、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徐中约着重强调皇权专制( )A、约束了君主的行为 B、导致官场的腐败 C、暗含着统治的危机 D、不断加强的过程
-
8、《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民心安定。从材料中可知刘邦( )A、善于用人 B、赢得民心 C、战术得当 D、拥有重兵
-
9、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号为北图6066的甲骨展品,与其他骨片缀合成完整的古片,可印证《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基本正确。这说明了( )A、甲骨文记载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B、《史记》关于商朝的记载高度可信 C、出土文物能够与文献记载互证 D、文献记载没有文物印证皆不可信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面是徐蓝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目录节选。
第二编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初步发展
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二、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发展
三、工场手工业
1.从分散到集中的手工工场
2.各国手工工场的不同特征
四、阶级关系的变化
1.资产阶级的产生
2.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与资产阶级化的贵族
五、专制王权与重商主义
1.专制王权实施重商主义
2.专制王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第二节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一、尼德兰革命 二、英国革命 三、美国革命 四、法国大革命
第二章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一节 工业革命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扩展
(1)、请从材料一中任选一幅图片,简要说明该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及影响。示例:图四: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1804年,法典颁布实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2)、请选择以上材料中至少两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结论正确,价值观正确。
-
1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南山区的同学们在开展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搜索到以下三件文物,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形态 文物 文物说明 ①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发现于埃及古城底比斯
约建于公元前1250年拉美西斯二世深谙成功统治的核心就是要让臣民随时看到自己的面孔,于是竭尽所能地修建巨大雕像。仅完成这一个雕像便需要大量的人力与庞大的组织结构,所有的劳工都需要训练、管理和调度,在此期间,法老要提供劳动者的食物、住宿及所需材料。
——摘自《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116页
②封建社会 锡耶纳市政厅位于意大利锡耶纳
约建于公元1288年至公元1309年中世纪的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但12世纪后,许多城市建立了市政厅,承担着向民众施放各种公共事件的信号的责任,同时它还发挥着瞭望塔的功能,保护自己免受邻邦侵害,对抗君主制势力的反扑。 ③ 维多利亚早期的茶具产于英国陶瓷制造业中心
约制造于公元1840年至公元1845年十九世纪时,如果你饮用加了糖的茶,便几乎与世界上所有大洲产生了关联,你与护卫各大洲之间航线安全的皇家海军产生了联系,也与一个长满触手的资本主义机器产生了联系,而英国正是利用这一机器控制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掠夺了当地的各种商品。
——摘自《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546页
(1)、请根据文物的描述补充完整它们所代表的社会形态,并在①③中选择其中一个,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其所处的社会形态有哪些特征?(2)、根据第二件文物和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城市功能转变的背景。(3)、依据第三件文物说明,归纳英国在当时的优势,并分析这些优势导致世界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西欧从社会形态②到③转变因素。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现在应如何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
12、 第一国际成立后,积极支持英国、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工人要求提高工资、缩短工时的斗争,支持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族生存和民主权利的政治斗争,这说明第一国际( )A、改善了各国工人的劳动条件 B、规定了工人运动的斗争方向 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实现了各国无产阶级的专政
-
1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曾这样描述18世纪英国民众的消费变化: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开始购买“体面商品”,只买“体面商品”的人开始购买“奢侈品”。这种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 )A、提高了国民收入 B、缩小了贫富差距 C、消除了社会矛盾 D、催生了攀比心理
-
14、 “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显得突出许多。”这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A、首创了君主立宪制 B、制定了1787年宪法 C、处死了路易十六 D、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
15、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本质上建立在利用不可替代
无生命能源基础之上。因此,煤炭的利用,使英国摆脱木材短缺的困境,获得了一笔“生态横财”。这一认识是基于,煤炭开发利用( )
A、减轻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压力 B、带动机械动力节省人力成本 C、推动铁路运输和贸易的发展 D、赚取了大量的矿产销售利润 -
16、 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hominy(玉米片);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yam(薯)、okra(秋葵)。结合所学知识,美式英语最早可能出现在( )A、14世纪 B、17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
17、 孟德斯鸠主张,政治权力应当分属三个独立的部门,即立法、执行和司法部门,以保障公民的自由。据此可知,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理论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政府效率 B、防止权力滥用 C、强化行政职能 D、改变社会秩序
-
18、下表是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相关材料,这可以用来( )
材料
出处
直到1517年征服埃及之后,奥斯曼帝国才初步控制了中东地区和地中海东岸
(英)帕特里克·贝尔福《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占领埃及后的奥斯曼人与其他帝国一样,并不想杀掉转口贸易这只下金蛋的母鸡,而是想更多地分享世界贸易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6世纪初的奥斯曼帝国海军仍处于初级成长阶段,其势力还远未完全成型,征战地中海仍然有些遥不可及
(英)佛利特《剑桥土耳其历》
A、重新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B、深入研究文艺复兴的具体原因 C、全面探究西方对全球化态度 D、正面认识转口贸易的重要作用 -
19、 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国先后提出“发现论”“无主地论”“无主领土论”和“优先权论”,这些理论由完全否定到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占有,但都宣告殖民地终归“文明国家”所有。这些理论( )A、维护了土著土地所有权 B、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 D、扩大了国际法适用范围
-
20、 近代学者蒋百里说:“中古峨特式(哥特式)之建筑雕刻……著作者之姓名,盖个性之没入于群众也久矣。反之而文艺复兴时代,则个性发展极其度。”他的观点认为,文艺复兴时期( )A、古典文化全面复兴 B、人文主义影响广泛 C、建筑风格千变万化 D、教会权威彻底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