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新大陆”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较为丰富金银矿产资源,使种植园和采矿业发展很快,产生了巨额利润,是整个“三角贸易”进行的主要动力。材料最能体现( )A、资本主义追逐利益的本质 B、美洲种植园经济发达 C、“三角贸易”的起点在美洲 D、美洲获得大量劳动力
-
2、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当时“全世界船只云集的市场”,专制政府对经济活动全面控制,所以帝国被称为“垄断的天堂、特权的天堂、家长式统治的天堂”。如果想了解这一帝国灭亡的历史,则必须了解( )A、法兰克王国的崛起 B、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罗马帝国的强盛 D、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
3、达·芬奇(1452——1519)和哥伦布(1451——1506)是意大利人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下列对两人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实践活动都具有创新精神 B、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C、都推动了西欧社会走向近代 D、都推动了意大利商业的繁荣
-
4、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其雕塑艺术的重要题材。下列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万神庙 B、宙斯像 C、兵马俑 D、狮身人面像
-
5、比较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将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封君封臣制度进行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A、都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B、都参照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C、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政策 D、都促进了本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
6、“如果把三大宗教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在传播上的优势。”这句话主要说明( )A、伊斯兰教的创立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B、伊斯兰教以群众性运动的方式赢得民众支持 C、伊斯兰教比佛教、基督教更易于接受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加速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
7、观察下图可知,日本大化改新中政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学习中国先进制度 C、促进土地国有 D、废除奴隶制 -
8、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①罗马教会的地位在查理曼帝国时期得到提高,②11世纪,以封君与封臣的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③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④“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9、掌握历史事件间的因果联系是探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因
果
A.
斯巴达克斯起义
沉重打击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B.
布匿战争
罗马称霸东地中海
C.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
D.
奥斯曼土耳其对东西方商路的阻断
新航路开辟
A、A B、B C、C D、D -
10、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都是亚洲的等级制度 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
11、在下面古代亚非文明地图中,ABCD所代表的四大文明古国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
A、A-帕特农神庙 B、B-《汉谟拉比法典》 C、C-儒略历 D、D-阿拉伯数字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于是,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递。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哪个事件?根据材料一,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特点。(不能照抄原文)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除了上海、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外、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摘编自《一大首聚开天辟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条件。(不能照抄原文)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不能照抄原文)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 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是在什么运动中得以实施的?根据材料一,概括该运动的背景以及发展历程。(2)、依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由此在哪一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材料三中“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不能照抄原文)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的对外政策以三个长时期以来遵循的假定为依据:即中国在战争中占优势;它善于使外来民族“开化”;它有贵重商品可使外国人接受纳贡地位。这三个假定在当时都错了,而且最后一个假定到1839年尤其过时得厉害……西方制造商开始来寻找中国市场了。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上)》
材料二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三 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骧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1)、写出材料一中清朝“对外政策”的名称。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个政策对中国的影响。证明“三个假定”都错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材料二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签订于什么时间?该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写出材料三中条约的名称。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台湾军民为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 -
15、1923年2月,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事件是( )A、二次革命 B、五四运动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中共二大的召开
-
16、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获取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下图中的实物史料见证了(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17、某同学在制作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资料卡片时,列出了图中的四位历史人物。他们共同体现了( )

林则徐

梁启超

孙中山

李大钊
A、近代工业的创办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爱国救亡的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18、口号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进程。以下口号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均田免赋” B、“扶清灭洋” C、“民主与科学”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1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D、《中华民国约法》
-
20、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能够得出“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结论的最有力依据是(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拆毁大沽炮台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