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到1984年,全国农村的100多万个生产队基本实现了包产到户的生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中“出工一窝蜂,干活大呼隆”的现象。人还是原来的人,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只是因为政策变了,粮食产量也就增加了。这可以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让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提高了农业商品化程度
-
2、1980年著名词作家陈晓光深入安徽、四川等地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创作出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他选择赴上述地区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
3、根据下图,可以看出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土地改革 B、实行经营责任制 C、加入世贸组织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这次会议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定了阶级斗争不再是主要矛盾,经济建设和发展才是主要矛盾。据此可知这次会议的意义在于( )A、推动中共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B、完善了我国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C、进一步强调了农业基础性作用 D、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
5、习近平总书记说:“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与以上表述相符合的是( )A、开天辟地 B、生死攸关 C、洗雪前耻 D、伟大转折
-
6、1978年的一篇社论说:“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个“中心工作”是( )A、经济建设 B、阶级斗争 C、三大改造 D、统一全国
-
7、绘制思维导图利于我们理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提高历史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空白框内应该填写的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延续 B、确立改革开放政策 C、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8、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你认为,雷锋精神的内涵主要是(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
9、观察如图的折线图,造成1958﹣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自然灾害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文献档案有助于我们探究历史的真相。对如图1958年的这份《人民日报》解读正确的是( )A、报道失实,毫无研究价值 B、排版错误;没有实际刊印 C、舆论表扬,反映农业进步 D、浮夸报道,折射社会现象
-
11、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
12、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②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3、造成如图数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14、读图: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的创作时代是( )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
15、《人民日报》社论见证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如表所反映的信息可用于研究( )
标题
内容
《卫星社坐上了卫星》
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有五亩小麦亩产两千一百零五斤。
《今年夏天大丰收说明了什么》
我国粮食要增产多少,是能够由我国人民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了。
《全力保证钢铁生产》
要保证一千零七十万吨钢,必须具有停车让路、首先为钢的全局观点。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农村乡镇企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D、工农业战线的“大跃进”热潮 -
16、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必须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D、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
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我们从中获得的最深刻的启示: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思想上必须(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坚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坚持让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先富起来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18、“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述了( )A、拨乱反正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
1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汇,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各行各业发起了供给侧的改革攻坚战,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38年前,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
20、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幅度最快时期的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逐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