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观察下边《近代中国工人数量变化趋势图》。我们可以用它来探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A、思想基础 B、组织基础 C、经济基础 D、阶级基础
-
2、《陈独秀文集》中写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一观点出现在( )A、1840-1842年 B、1894-1898年 C、1915-1919年 D、1921-1927年
-
3、在列强激烈争夺下,中国出现了各派军阀割据和互相火并的局面……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在华利益 B、北洋政府实现了国家统一 C、清政府妄图实现帝制的复辟 D、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统治
-
4、辛亥革命爆发后,在革命党人的推动下,宣布独立的省份再次掀起剪辫热潮,一时间剪辫与否成为倾向革命与否的标志。当时,湖北军政府发布告示,命令一律剪辫,革命军还在各城门口严格检查,遇到不肯剪辫之人,就强行为之剪掉。材料反映了当时( )A、剪辫是人们的自觉行为 B、剪辫运动开始兴起 C、剪辫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D、社会习俗彻底改变
-
5、湖北军政府照会各国领事:以前所订条约,军政府均承认其有效。各国既得权利,亦一律承认。人民生命、财产,军政府领域内的,都尽力保护。赔款、外债,仍由各省如数摊还,惟此后与清政府订立条约,概不承认。助清战事用品,一概没收。有助清的,军政府即以敌人视之。据此判断,军政府( )A、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列强 B、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C、对帝国主义列强妥协投降 D、要求帝国主义列强不要干涉革命
-
6、“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反映了义和团的目的是( )A、自强求富 B、宣传民主共和 C、扶清灭洋 D、建立农民政权
-
7、中法战争中,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战局,但清政府却下令停战,并与法国签订了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的条约,从而有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说法。这说明( )A、清政府软弱妥协 B、越南愿受法国保护 C、清军战斗力较弱 D、西方列强武装干涉
-
8、青岛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强在进行期中复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据此推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A、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B、近代中国的国家主权逐步丧失 C、中国人民开始进行近代化探索 D、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列强殖民地
-
9、以下是中日黄海海战参战舰队的对比表。它反映了中国在这场战役中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国家
参战舰数
装甲情况
总排水量
(吨)
平均航速(海里/时)
鱼雷发射管数
火炮总数
鱼雷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A、海军日常管理混乱 B、参战舰艇数量太少 C、参战官兵士气低落 D、海军实力相对落后 -
10、下面是某历史书籍的部分目录。以下诗句与该书所述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悲壮的黄海大战
屈辱的乞和之路
薄海惊心的伤痛
轻于一掷的台湾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11、19世纪中期,沙俄政府相继成立了帝国地理学会与考古协会,负责新疆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研究。1858年,瓦里哈诺夫率领的考察队详细记录了喀什地区的地理地貌,包括矿藏分布、河流走向、历史遗迹和交通路线等。沙俄的这些举措旨在( )A、促进区域文明的交流 B、完善殖民统治的体系 C、为殖民扩张搜集信息 D、拓宽认识世界的视野
-
12、“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运动的痛苦,然后有了弈䜣、曾国藩、李鸿章等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方案。”这场“自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13、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但实际情况如下表。这则材料可以用以说明( )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万英镑)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
1845年
239
1850年
140
A、中英签订《虎门条约》的影响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C、日本获得在华设厂权的危害 D、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的原因 -
14、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因为它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基地,并控制着诸海洋英国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以上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 )A、原因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
15、即便是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也曾在1839年9月给道光皇上的一封奏折中写道:洋人士兵因为脚上有绑腿而无法弯曲膝盖,因此只长于海战,一登岸来就无可作为,“一仆不能复起”,任人宰割。这说明( )A、英国军队的战斗力弱 B、林则徐很了解世界形势 C、清朝统治者封闭无知 D、清军身体素质优于英军
-
16、“鸦片流毒中华,每年外溢金银致千万,漏卮(zhī盛酒的器皿)不塞,足以贫民吸烟者众,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痼癖(难治愈的癖好)不除,足以弱种。英吉利以此毒物贻祸中华,其肉不足食矣。”针对这些问题,清政府的做法是( )A、闭关锁国 B、查禁鸦片 C、开埠通商 D、放任纵容
-
17、
家书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材料一
家书内容节选
关键信息
反映的历史事件
(李鸿章的家书)或谓天津、上海、福州等处,已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军火;京师设同文馆,选满汉子弟,延请学者教授……吾儿身体不佳,宜自保重。
①
②
(谭嗣同的家书)嗣于六月十六日起程,本月初五日到京,事之忙迫,殆不胜述。朝廷毅然变法,国事大有可为。我因此益加奋勉,不欲自暇自逸。
③
④
(黄上禄的家书)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自从双十二和平解决,共产党停止内战的主张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实现。我现在红军中工作,日常生活很快乐……忘勿挂念。
双十二和平解决,共产党停止内战的主张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西安事变
(许英的家书)知道家里已是自耕农,我想家是解放区……我们应该以土地法大纲去做,遵守政府法令,更应积极生产,支援前线。
⑤
⑥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补全表格内容。
材料二 部分抗战家书
书写者的身份
内容节选
①
红军已更名为国民革命军,为了从各个方面抗击敌军,我们将发动一场游击运动战,与友军合作,击退敌军
国民党将领
余此次远征缅甸,因主力距离过远,敌人行动又快,余决以一死,以报国家
②
在全民抗战之际,突发鼠疫,致我军深受困扰,义乌严重,我已诊治鼠疫五十多人,但疫势仍未明显减弱,我很忙,短时间内走不开
③
儿决定来此学习一点真实学问,去求中国民族解放的方法……想大人看现在全国人民抗日的热情,也许会不再生儿之气……这里学校对于学习方面,教员讲的很好
华侨
别了,走之前,我难过极了……但我心心挂念的祖国已经残缺不全,在这危难时刻,祖国需要我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补全表格。并谈谈你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认识。
材料三 家书通信在中国延续数千年,是人们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原始物证,也是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档案。与一般的资料相比,家书的特点在于具有生命,其魅力在于真实……许多家书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的视角往往是一般的史书中所看不到的。
——摘编自步平《烽火家书抵万金》
(3)综合上述资料,概括家书的史料价值。
-
18、
《新青年》杂志——20世纪初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材料一 《新青年》杂志前期刊登的部分文章
复辟与尊孔
论 迷信鬼神
有鬼论质疑
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
什么是科学方法?
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吃人与礼教
新青年之新道德
狂人日记
白话文的价值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新青年》杂志前期宣传的主要内容。写出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
《新青年》各阶段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数量
相关史事
第一阶段1918.10-—1920.5
24篇
A
第二阶段1920.9-1922.7
85篇
B
第三阶段1923.6-1926.7
109篇
国民大革命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将以下史实填入表格的相应位置。从表格中任选一个历史事件,阐述其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系。
①中国共产党诞生 ②五四运动
材料三 《新青年》杂志惊醒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了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确实感到自己是那时代的新青年了。
——杨振声《回忆五四》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谈谈对材料中划线处的理解。
-
19、
某历史小组尝试用图片梳理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搜集相关的图片】
(1)结合所学,将上述图片与下面时间轴所示事件进行对应。(填写序号)上述图片中属于一手资料的有。(填写序号。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为图片配文字说明】
图片名称
文字说明
《南京条约》签字页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与英国协议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口通商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面积最多的不平约。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控制了清政府。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文字说明中有3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活动反思】
(3)综合上述资料和所学,分析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
-
20、以下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人民解放战争的( )
党、政、军干部之自私、无能、散漫、腐败不可救药。
——《蒋介石日记》1948.11.24
陈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A、爆发背景 B、主要进程 C、胜利原因 D、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