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巢灭、被奴役、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式的过程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要素。”下列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土著居民的被巢灭、被奴役、被埋葬于矿井”的根源是美洲发现了金银矿 B、“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指的是罪恶的奴隶贸易 C、“对东印度进行的征服和掠夺”主要是因为印度人民的反抗 D、文中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范围指的是欧洲、亚洲和非洲
-
2、观察以下14-16世纪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示意图。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A、神权意识的加强 B、人文主义的强化 C、绘画技术的提高 D、浪漫色彩的出现
-
3、大化改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例:在没有外力强迫的基础上,一个国家能够如此主动、深入而全面地学习另一个国家,“脱胎换骨”“重新做国”。材料中“重新做国”是指( )A、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B、进入幕府统治期 C、确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D、生产力极大提高
-
4、当阿拉伯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形成了新的观念和新的行为规范,阿拉伯社会就有了秩序,和平就取代了冲突和争斗,阿拉伯人就进入了穆罕默德所说的“文明时代”。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伊斯兰教( )A、使阿拉伯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 B、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C、有利于阿拉伯学习欧洲的文化 D、推动实现阿拉伯国家的统一
-
5、“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提出这一观点的哲学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
6、“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雅典实行( )A、独裁专制 B、民主政治 C、津贴制度 D、司法独立
-
7、它的版图一度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班牙、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它”是( )A、拜占庭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8、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民法典》
-
9、东汉初年,刘秀合并郡县,裁减官员;下令释放奴婢,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减轻刑罚,赦免囚犯;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于是,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百家争鸣 C、楚汉之争 D、“光武中兴”
-
10、《过秦论》中描述:“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A、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 B、外族侵略与战争频繁 C、秦朝的残暴统治 D、经济崩溃与财政困难
-
1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秦王扫六合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2)、为了巩固大一统,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上图中①处设置的官职名称是什么?请写出这个官职的职能。(3)、为了加强对地方上的管理,秦朝全面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什么制度?(4)、上图反映了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哪位国君任用他进行了变法?(2)、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期,要想获得爵位或土地,你应该怎么做?(3)、哪些改革措施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4)、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不能抄袭材料)? -
13、先看图,后回答问题。
(1)请你猜猜“我”是谁。
①我”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②“我”是黄河流域禅让制下的最后一位部族联盟首领。
(2)“我”来教你种庄稼。
①“我”是一个河姆渡人,“我”已经掌握了种植的技术。
②“我”是一个半坡人,“我”已经掌握了种植的技术。
(3)请你帮“我”找家。
①“我”是一位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家的房屋是(填写房屋名称。
②“我”是一位半坡居民,“我”家的房屋是(填写房屋名称)。
(4)造成图(a)和图(b)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14、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
15、生产工具的改进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将下列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磨制石器 ②青铜农具 ③打制石器 ④铁制农具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
16、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如今的疫情,就是特殊的课堂。我们可以从我国数千年来的抗击疫病历史中汲取对如今防控疫情的启示。假如商代有“瘟疫”,有关“瘟疫”的文字记载可能出现在( )A、竹简或木牍上 B、丝帛或麻布上 C、龟甲或兽骨上 D、宣纸上
-
17、学习了“百家争鸣”的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③社会学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 -
1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天府” 的形成有直接关联的是( )A、灵渠的开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 D、秦的统一
-
19、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A、夏朝的建立 B、半坡遗址居民 C、盘庚迁都 D、禹建都阳城
-
20、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的发展,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这表明,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的特征是( )A、隔绝孤立 B、多元一体 C、各具特色 D、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