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罗马法中有许多法律原则,例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当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 )A、是古代第一部现存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立法产生深刻影响 C、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纲领性文件 D、是欧洲文明发祥地
-
2、就地理环境而言,亚非地区早期文明大都诞生在 ( )A、沿海地区 B、大河流域 C、平原地区 D、手工业发达地区
-
3、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大一统”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古代“大一统”有哪些积极作用?材料二
宋代
元代
政治
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摘自《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元朝疆域图(局部)
民族关系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在政治、民族关系方面的特点(或举措)。材料三 台湾的居民大都来自闵、粤两省。随着移民的大量入台,清朝前期,台湾逐步走向与大陆相似的“文治社会”。随着台湾各地的开发,书院设置逐渐增加,乾隆至道光年间,共新设26所书院。台湾书院的祭祀、学规、讲学内容等都和福建相似。
——摘编自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台湾书院发展的原因。 -
4、如图出自冷战时期苏联著名的杂志《鳄鱼》,手风琴上方文字为“
”,即“联合国”。据此,漫画反映了( )
A、美国与西方国家为谋利而互相倾轧 B、美国通过压榨北约盟国来扩充军备 C、西方国家受到了美国的操控和支配 D、美国通过经济实力驱使北约成员国 -
5、纽伦堡审判同时承担着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开启战后和平的历史重任,它试图运用法律,使那些掌握着政府大权和人民命运的人较少地动辄进行战争。材料表明纽伦堡审判( )A、粉碎了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野心 B、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C、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瓦解 D、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
6、1938年9月,三十多位画家历时一个多月,在武昌的黄鹤楼绘制完成了题为《誓死抗战到底》的巨型抗日壁画。其内容包括“前方作战”和“后方支援”的场景和数百人的形象,呈现出中华民族军民合作画面。这幅壁画( )A、反映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深入人心 B、寄托了对军民团结抗战的美好愿望 C、促成了抗战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D、奠定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群众基础
-
7、胡适说:“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儿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由此可知,胡适称张謇为“英雄”主要是基于他(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主张“实业救国” C、加速了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D、促进了教育近代化
-
8、李华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收集了下表所示多种类型的资料。依据资料包可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资源
项目主题
祝频
《我的1919》《开国大典》
地图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文献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遗址
井冈山茅坪革命旧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B、国民大革命的苦难历程 C、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D、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 -
9、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下图中各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A、①段下降的原因是军阀混战,社会动乱 B、②段降到谷底的原因是戊戌变法的失败 C、③段上升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紧密相关 D、近代中国社会各阶段发展违背世界潮流
-
10、辛亥年的最后一天,天安门对外开放,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以公民的身份登上紫禁城,第一次借用皇帝的视角,眺望这座帝都。“庆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大字标语,已悄然悬挂在天安门上。根据材料描述可知( )A、社会出现了新的气象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封建制度已完全终结 D、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
11、律海涛教授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军国民体育得到维新派的大力提侣,在梁启超等人“改造文弱之风,铸英武之休魄”的呼吁下,国人逐渐认识到体育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据此可知,军国民体育( )A、推动了军事现代化 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促进了政治民主化 D、冲击了重武轻文的观念
-
1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镇,人口都在万户以上,例如南浔镇、乌青镇、盛泽镇、罗店镇、双林镇、濮院镇等。当时这些市镇,清朝文献记载其“名为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政策的转变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行业分工的细化
-
13、某班围绕“走近文化遗存解读多元文明”开展项目化活动,请你参与。
【项目名称】多元文明·文化遗存展
【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世界古代的文化遗存,感受多姿多彩、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态势。
【项目任务】
项目一 查找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
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摘录)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高中教材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项目二 以“文明物语·见证历史”为主题,整理了古代世界的部分文化遗产信息,准备布展。
文化遗存
工程(中国)
建筑(古埃及)
雕塑(古希腊)
美学(古罗马)
①都江堰
②金字塔
③《掷铁饼者》
④万神庙穹顶
(1)、根据材料,用两个关键词概括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2)、请根据上表相关信息,任选两个及以上信息拟一标题并加以说明。(要求:标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言之成理)。 -
14、九年级某班同学以“世界的整体性”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 【制作表格】
材料一
项目
西欧庄园
租地农场
盛行时间
9世纪
14世纪中叶以后
人员关系
依附(附庸)关系
①
产品归属
②
面向市场
性质
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逐渐资本主义化的农业生产组织
任务二 【解析图片】
材料二 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任务三 【阐释观点】
西方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迅速走向世界,竭力向海外挺进,它霸占了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夺取了重要战略据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等
(1)、请你根据提示,帮助他们完成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主要特征。①;②;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到15、16世纪世界贸易路线的变化。并简述这一变化对世界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提炼一观点,并任选两则及以上材料加以解读。(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
15、歌曲用于传达历史信息、表达情感和纪念重要时刻。某班同学搜集到与近代法国相关的两首歌曲的图文资料。这两首歌曲反映出( )
《马赛曲》的歌片 《国际歌》的曲谱
A、法国人民反抗封建专制的决心 B、巴黎人民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C、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领导力量 D、国际工人运动的曲折发展历程 -
16、布吕肯街10号的马克思故居,从1至17号房间,分别布展了“创始人足迹”“青春梦想”“思想巨匠”“历史转折点1848”以及“恩格斯与共同理念”等专题。其中“历史转折点1848”指(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17、语言折射历史的变迁。有学者发现,在历史某时期,英语中的factory(工厂)、industrial bourgeoisie(工业资产阶级)有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意义;此外,还有capitalism(资本主义)、urbanization(城市化)等新词汇出现。以上词汇出现的时代背景( )A、英国圈地运动的开展 B、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C、殖民掠夺与争霸战争 D、工业革命不断推进
-
18、据《全球通史》载:“(他的发明)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的依赖。”为了彰显他的贡献,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计量单位。这里的“他”( )A、发明了纺纱机 B、发现了万有引力 C、改进了蒸汽机 D、设计了蒸汽机车
-
1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作用。某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历史人物图片,他们都是( )A、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独裁者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物 C、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领导人物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杰出领袖
-
20、下表为部分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 )
作者
论著
评价
【德】布维尔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
【法】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
陈崇武
《法国史论文集》
法国大革命向世界提供了一套影响极为深远的政治文化
A、建立了民主国家 B、打败了欧洲反法联盟 C、具有世界性影响 D、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