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言论
代表人物
言论
但丁(1265—1321)
人生来不是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美德
彼特拉竞(1304—1374)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达·芬奇(1452—1519)
和其它科学一样,绘画是一门科学
莎士比亚(1564—1616)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整理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知识和创造力的热情带来了许多的新思想,也鼓励了科学探索。地球被证实是圆的,罗盘地图和航海地图被广泛运用。在1492年,哥伦布从帕洛斯港出发,在信风的帮助下穿过了大西洋,最终在古巴和海地登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这些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打开了欧洲对世界的眼界,带来了对外贸易和经济的扩张,推动欧洲从中世纪走向近代。
——摘编自朱孝远《欧洲文明史五十讲》
材料三 16—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西方海外殖民扩张,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大西洋沿岸各地区之间,西欧主要从事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各地商品通过大西洋商路有规律地流动着,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 英国商人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酒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产品蔗糖、烟草返回英国。
——摘编自人教版教科书《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体现的核心思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经济进入“大西洋时代”的背景。并概括“大西洋时代”的特点。(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此项贸易的名称。并分析其给非洲带来的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的发展趋势。 -
2、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璀璨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继承法既实行遗嘱自由,又规定财产在氏族内继承:惩罚方法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这表明当时社会中还存在氏族制度的残余。改法典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摘编自北京法院网
材料四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多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摘编自马克圭《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图1、图2各自反映的古代文明。并指出两者之间政治体制的区别。(2)、史料一般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你对上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料进行分类(写史料类型名称和图片代码即可)。任选其中一件史料,阐述其历史价值。(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该法典”的名称。并解释说明“该法典”为何是平民的胜利。(不得摘抄原文)(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请举一个交流“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的事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
3、下面时间轴呈现了17-18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部分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A、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反抗外国殖民侵略 C、推翻本国封建统治 D、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
4、1825—1875年间,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的织机数从3万台增加到12万台,天然丝的消费量从10万公斤增加到300万公斤。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开始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B、蒸汽机车开启了铁路时代 C、采取机器和大工厂生产 D、已经垄断了全球消费市场
-
5、如图是织工哈格里夫斯的发明。这一发明使纺织效率大大提高,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一发明是( )A、飞梭 B、珍妮机 C、蒸汽机 D、织布机
-
6、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提到“……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材料中的“新社会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封建专制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共产主义制度
-
7、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的转折点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
-
8、“新世界的环境不仅(让他们)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塑造出新的思想方式和新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信念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与旧世界不同的新人。”材料反映了北美地区的人民( )A、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受到人文主义影响 C、受到严重殖民压迫 D、形成了分权的思想
-
9、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材料中“精神的新生”是指( )A、对古典文化进行再创作 B、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C、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D、与宗教文化相结合
-
10、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也是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是( )A、《神曲》 B、《哈姆雷特》 C、《最后的晚餐》 D、《蒙娜丽莎》
-
11、12-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场,之后逐渐拆除旧城墙,建造新城墙,把郊区变为城区。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近代科技的兴起 B、庄园经济繁荣 C、城市工商业发展 D、农业经济发展
-
12、13-14世纪,西欧很多地方的农奴通过“折算”的方式,向领主交纳一笔金钱,便可赎买个人或全家乃至整个村庄居民的人身自由。这种做法( )A、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B、加速了城市兴起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实现了欧洲转型
-
13、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两幅地图,可以得知这两个帝国( )A、都为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B、都因为封闭保守走向了衰亡 C、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
14、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指出:中阿互相欣赏,互学互鉴,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下列属于阿拉伯文明的是( )A、
B、
C、
D、
-
15、从9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材料中的“私人武装”是( )A、部民 B、武士 C、将军 D、幕府
-
16、大化改新时规定:凡六岁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给口分田,男子二段,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户奴婢与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则给公民的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推动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B、动摇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C、导致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D、抑制了贵族地主对土地的兼并
-
17、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其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写到,“查士丁尼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共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查士丁尼的“名声”主要来源于( )A、抵御十字军入侵 B、汇总整理法律文献 C、创造拜占庭文化 D、建立封君封臣制度
-
18、拜占庭地处三洲交界处,形形色色的商人来来往往。这使它的文化既有着西方古典文化的影子,还吸收了大量的东方文化。这说明,拜占庭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因循守旧 B、兼收并蓄 C、缺乏创新 D、辉煌灿烂
-
19、某中学九年级1班正在进行以“大学——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以下是同学们的发言内容。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大学里学术言论完全自由 B、教皇国王无权干涉大学的办学 C、大学享有免除赋税的特权 D、大学的专业课程中不包括神学
-
20、“9﹣11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实力日益炽盛,它成为一个超国家的宗教权力机构。”引文中的这种现象说明( )A、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C、教皇的统治深入人心 D、国王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