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学者指出,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隋炀帝(     )
    A、实现南北统一 B、三次征伐辽东 C、营建东都洛阳 D、开凿了大运河
  • 2、 《神童诗》有云:“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该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某种制度下人们对读书的重视。这一制度是(     )
    A、察举制 B、丞相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3、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的焦点之一,两国关系一波三折,牵动世界的神经。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    

    们不出兵,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不参战损失极大。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参战的原因。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何时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 4、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1980~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大陆与台湾之间基本没有联系。1987年,对外贸易总额仅为0.5亿美元;而到2007年.两岸贸易额达到了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490倍;2008年1月至12月.两岸贸易额达1292.2亿美元。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完成具有怎样重大的历史意义。
    (2)、从材料二的国中反应出深圳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5、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工业建设】 
    材料一: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最为严重的问题还有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  

    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

    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

    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摘编自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

    【农业发展】 
    材料二: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   

    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

    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

    【对外开放】 
    材料三: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

    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1982年)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一五”计划带来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 材样图片中的事件完成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革?材料二文字中的“责任制”指的是哪一制度? 
    (3)、 依据材料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 6、1980年前后,中国通过邀请西方经济学家访华交流、译介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以及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等路径,将西方经济学逐步引入中国。这些举措(   )
    A、有助推进改革开放 B、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C、照搬西方模式 D、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
  • 7、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78年,“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三权分置”;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出重要部署。这表明,自新中国成立伊始(   )
    A、改革主线一直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基础没有改变 C、每隔五年就会对土地制度进行一次改革 D、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实现
  • 8、1978年,我国在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于1992年改革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   )
    A、制定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B、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C、肯定私营经济合法地位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9、“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   )
    A、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B、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 C、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D、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 10、对联“隆誉功因田地事,平心志在稻粮谋”高度赞颂了一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这位科学家的主要研究领域是(   )
    A、中医药学 B、国防军工 C、电子信息 D、农业科技
  • 11、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战略支援部队 B、北海舰队 C、南洋水师 D、华东军区海军
  • 12、自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澳门居民的工作机会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公布的《澳门统计年鉴》显示,澳门1999年劳动力参与率为64.7%,2024年劳动力参与率为70.9%;1999年失业率为6.4%,2024年失业率为1.6%。这说明(   )
    A、澳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B、“一国两制”取得重大成效 C、两岸关系得到恢复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
  • 13、2025年3月,习近平在参观纳西族东巴文化研究成果时强调,“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我国为加强民族团结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方针
  • 14、它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指(   )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
  • 15、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16、据《深圳统计年鉴》:1979年的深圳常住人口为31万,1992年为260万。据此推断,这一变化的政策助力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建设“一带一路” D、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 17、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B、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增强企业活力 D、改革分配方式
  • 18、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文化大革命”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
    A、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B、民主与发展不容践踏 C、必须大力提倡个人崇拜 D、坚决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 19、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邱少云
  • 20、“一五”计划规定,五年中既要合理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等已有的工业基础,又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这体现“一五”计划注重(   )
    A、优化工业布局 B、学习苏联经验 C、革新生产技术 D、改善人民生活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