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技术创新】

    材料一:

    【盛世局面】

    材料二: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和同一家】

    材料三: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对外友好】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唐朝对外交往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诗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3)、指出材料三中历史事件的名称并结合材料分析此事件的影响。
    (4)、请你任选以上一则材料,说明“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2、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是唐王朝封建统治日趋没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他大胆揭露与批判社会现实,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高潮。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韩愈 D、关汉卿
  • 3、有学者称: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个选官制度(   )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B、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 C、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 D、加强了皇帝的选官权力
  • 4、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来,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开通的直接作用是(   )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C、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 5、隋朝于公元6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的短暂与璀璨辉煌的历史。下列不属于隋朝“璀璨辉煌”的是(   )
    A、完成南北重新统一 B、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D、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 6、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用世纪、年代的方式表述589年应该是(   )
    A、5世纪80年代 B、5世纪90年代 C、6世纪80年代 D、6世纪90年代
  • 7、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亚非拉”的活动,请你参加探究活动,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东方的中国,有着与非洲共同的历史遭遇。周恩来认为,非洲人民是勤劳勇敢的,非洲的落后并不是自己造成的;相反,西方的近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牺牲亚非国家取得的。

    材料二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它们是喀麦隆、多哥、中非、索马里、贝宁、尼日尔、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乍得、刚果、马达加斯加、加蓬、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和扎伊尔。

    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有约30个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1)、材料一中的“共同的历史遭遇”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1960年”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众多国家获得独立的有利国际因素。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亚非国家为“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召开的国际会议是什么。这一时期亚非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认为亚非国家加强团结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 8、民族解放运动也称民族民主运动,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主要线索之一。下列史实共同呈现了当时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

    1956年

    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59年

    古巴建立革命政府,后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90年

    纳米比亚宣布独立

    A、捍卫国家主权 B、争取民族独立 C、反对殖民侵略 D、发展社会主义
  • 9、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各殖民地人民组成的参战军队就有300多万人,他们通过参战对自己民族的解放有了坚定的信心。到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摆脱殖民统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据此可知,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的增强 B、社会主义力量的大力支持 C、殖民主义国家国力趋于衰弱 D、殖民地各国经济获得发展
  • 10、“热词”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列属于二战后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热词”的是(  )
    A、万隆会议、纳赛尔革命、“非洲年”、纳米比亚独立 B、“非洲年”、纳米比亚独立、古巴独立、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 C、非暴力不合作、“非洲年”、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古巴独立 D、“非洲年”、纳米比亚独立、古巴独立、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 11、1954年底,印尼、缅甸、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总理在印尼的茂物举行会谈后发表公报,决定发起召开亚非会议,并向中国等25个亚非国家发出邀请。这一建议得到亚非国家普遍欢迎和支持。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亚非国家(  )
    A、完成反帝反殖,实现自身的民族独立 B、构建国家联盟,建立公平合理的秩序 C、希望团结合作,谋求发展和巩固独立 D、冲击两极格局,成为多极世界的力量
  • 12、1973年3月在联合国安理会特别会议上,许多拉美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坚决支持巴拿马人民的正义立场。同年召开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以及拉美国家波哥大会议,也表示坚决支持巴拿马政府和人民对运河区的主权要求。1974年,美国终于不得不同意“迅速结束”它对运河的管辖权。这说明美国交还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是由于(  )
    A、巴拿马人民的持续抗争 B、美国整体实力的衰落 C、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 D、联合国的调节
  • 13、卡斯特罗一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被人们称赞为“吓不怕、压不垮、打不倒的大胡子”。这位“大胡子”的贡献是(  )
    A、领导非洲国家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 B、领导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C、领导古巴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D、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4、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材料说明了(  )
    A、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B、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国际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性挑战 D、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 15、英国对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政策经过了一个由占领到逐渐放弃的演变历程。这一历程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
    A、世界不同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 B、殖民体系的崩溃瓦解 C、人类由分散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16、万隆会议是世界史上第一次由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集一堂讨论世界大事的重要会议。会上中国提出的、受到国际社会认可并逐渐推广的原则是(  )
    A、机会均等原则 B、友好相处 C、团结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7、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形成了“万隆精神”,拉开了南南合作和不结盟运动的序幕。当时万隆会议(  )
    A、推动了亚非各国在实现政治独立斗争中相互支持 B、实现了亚非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 C、建立起亚非国家联合反殖反帝反霸区域政治集团 D、形成亚非国家开放的多边贸易区域性官方论坛
  • 18、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在万隆会议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此次会议中亚非国家的共同选择是(  )
    A、结盟与对抗 B、制度与人权 C、团结与合作 D、贸易与锁国
  • 19、“它反对种族歧视,要求基本人权;反对殖民主义,要求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会国家的人口超过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通过与会各国代表的认真讨论,大家共同认识到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这里的“它”指(  )
    A、华盛顿会议 B、巴黎和会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 20、历史的内容包罗万象,学习历史的方法、途径更是多种多样,李老师以“拓宽历史学习的新途径”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任务一 【解读货币——见证文明发展】

    钱币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下面三组钱币可用于历史研究的主要领域,并任选两组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任务二 【阅读文献——探析民族交融】

    文献记载多样历史事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材料一中观点的正确性,并根据材料二评价澶渊之盟。

    材料一 唐朝采用了通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亲之女就有六人。

    ——摘编自赵晶《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摘自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动荡与变迁的宋辽金政治》

    (3)、任务三 【绘制图示——回溯时代变迁】

    图示直观呈现历史趋势。写出①②处相关内容,并就王朝兴衰更替谈谈对你的启示。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