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搜集了一些有关上海的资料。下表中“____”处应填的是(    )

    搜集的资料

    探究主题

    1.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集中地;

    2.俄侨较多,便于掩护苏俄使者;

    ____于上海的条件

    3.陈独秀开展活动的中心;

    4.共产国际在华联络点;

    5.政治活动十分活跃。

    A、护法运动开始 B、护国战争发生 C、五四运动爆发 D、中共一大召开
  • 2、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转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 3、下图是1895—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图。根据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说法合理的是 (     )

    A、这个数据是对的。戊戌变法中需要大力宣传新思想 B、应该是对的。因为这个图表出自一位学者的著作 C、这是符合史实的。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出现大量报刊 D、这个数据不对。1919年不可能增加这么多的报刊
  • 4、1921年3月 8日,陈独秀撰文说:“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这可佐证新文化运动 (    )
    A、提倡科学主义 B、提倡诗礼教化 C、维护法律权威 D、关注男女平等
  • 5、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影响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B、反映了世界的全球化潮流 C、表明北约集团的不稳定性 D、冲击了冷战国际关系格局
  • 6、识读历史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A、二战后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B、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调整 C、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D、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 7、“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最显著的现象乃是以国族生存与荣辱为号召,包藏野心的领袖们在许多国家借民心的怨恨与愤怒,集中权力于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带领群众让国家走上奴役、战争与毁灭之旅。”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意大利 D、英国
  • 8、一战后建立起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建立起了雅尔塔体系。这两个国际体系(    )
    A、都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B、都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C、都有避免战争的有效机制 D、都标志国际格局中心的转移
  • 9、下图是一张美国的宣传海报,图上文字为“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这张海报发表的时间应该是(     )

    A、1939年9月 B、1940年4月 C、1941年 12月 D、1942年 1月
  • 10、1929—1933年,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式和应对手段。下列史实与解决和应对经济大危机没有关联的是 (     )
    A、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B、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C、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D、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 11、这场危机开始于美国的金融业,很快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面对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使美国走出了困境;德国和日本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据此判断当时的时代特征应是 (    )
    A、法西斯侵略扩张 B、国家干预经济 C、危机与应对 D、冷战与对峙
  • 12、小夏同学围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这一主题按阶段特征绘制了下面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写(     )

    A、太平天国运动 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纳米比亚独立 D、古巴改革
  • 13、“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0千米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材料中“苏联人的创造”指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D、苏联模式
  • 14、《列宁全集》指出,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实行国家调节。这说明 (   )
    A、新经济政策违反社会主义道路 B、列宁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优势明显 D、列宁主张采用市场经济手段调节经济
  • 15、抓关键词有助于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攻占冬宫”“苏维埃政权”“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等关键词可用于学习 (     )
    A、巴黎公社 B、俄国十月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日本明治维新
  • 16、有学者这样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这说明一战 (    )
    A、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结束了人民的反战运动 C、有利于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D、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 17、《向日葵》是美术大师梵高的代表作。该幅作品是画家用生命的热情做色彩构建而成的,画面中刚劲有力的花瓣、每一笔坚实明确的色块,都体现着生命的尊严和阳光的绚丽。欣赏这幅名画,能感受到 (    )
    A、神圣、刻板而气派 B、热情、灿烂而温暖 C、对称、匀整而准确 D、抽象、简略而现代
  • 18、下表节选自某位科学家的考察日记,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这位科学家是(      )

    1835年 10月 9日

    我们向岛的内地进发……高处,空气越发的湿润起来……树上,雀鸟利用他们灵巧、锐利的喙完成捕食工作,它们的身形相似,但鸟喙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这让我产生出一种猜想:物种间的差别是否是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而演变的呢?

    A、牛顿 B、达尔文 C、诺贝尔 D、莱特兄弟
  • 19、下图为1841年和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      )

    A、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B、农业迅速衰落 C、城乡差别缩小 D、贫富分化加剧
  • 20、下图漫画反映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究其原因是 (    )


    洛克菲勒疯狂并购其他公司

    A、环境污染严重 B、生产组织革新 C、城市规模扩大 D、阶级矛盾尖锐
上一页 364 365 366 367 3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