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下表是小历同学在学习“交通事业的发展”后整理出的笔记。
内容
古代
近代
现代
陆路
①秦朝: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②汉朝:开辟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最远到达欧洲
③宋元:陆上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驿道每隔一段设有急递销;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
①火车、电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②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茅以升设计建成钱塘江大桥
③新式马路的修建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水路
①秦朝: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②汉朝: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③隋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④唐朝:形成海陆并举的对外交通路线
⑤明朝:邹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应用;水上航线的开辟
——整理自统编历史教科书
(1)、根据笔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交通发展的因素。(2)、假设让你补充表格的内容,你觉得还有哪些角度可以增加,并把内容补充完整。(3)、根据上述笔记内容,自拟一个论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严谨) -
2、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下面是九年级同学以“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1)、【展板一:国际格局】
一组同学阅读书籍,找到了以下材料,
1919年,战胜国领导人在巴黎召开凡尔赛和会,考虑重画欧洲地图的时候,已经把苏俄视为敌人。
——摘编自《地狱之行:1914—1949》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火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摘编自《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21世纪是一个有巨大挑战性的世纪……是充满一切可能的世纪。可能性要想成为现实,要靠具有崇高品质并且富有聪明才智的人类去创造它。
——摘编自海斯等《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分析苏联(俄)在国际会议中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2)、【展板二:维护和平】二组同学阅读文学典籍后,制作了下面的读书卡。请你化身导游,任选一个国际组织,写一份介绍词。
组织一:联合国
组织二: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时间:
主要机构:
首要宗旨:
作用:
地位:
背景:
成立时间:
宗旨:
主要职能:
影响:
(3)、【展板三:社会发展】三组同学查阅了相关资料,找到以下素材:
材料一 20世纪初的技术管理革命使美国技术革新快速发展,再经过20年代的经济繁荣,老年人问题变得非常严重,老年工人跟不上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就业问题严峻⋯⋯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失业问题雪上加霜。数千万美国人处于贫困无助的困境,社会救济成了首要的突出问题。
王海荣《浅析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
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个女权主义社会变革时代到来了。温顺的好女孩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在经济上独立、自信的新女性。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美国全国劳动力中有一半是女性,不仅一半的妇女进入劳动市场,而且妇女已经扩大了就业范围,进入多种男子所垄断的专业性工作……在教育上,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高等教育,获得高等学位;在法律上,妇女法律意识增强,多次运用美国宪法对歧视法律进行抗争。
————摘编自曹忆鸣《浅析20世纪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有利条件。根据材料指出女性获得解放、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
3、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下列史实属于这些新变化的是 ( )A、苏联模式促东欧各国改造 B、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强国 C、欧盟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 D、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
-
4、有学者认为:“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大致完成了民族的独立,但保留了许多封建关系。之后,日本也和西方列强一样成为压迫朝鲜和中国的国家之一。”材料强调明治维新 ( )A、稳固了明治政府的日本统治 B、倡导“文明开化”的生活模式 C、保留了军国主义的浓厚色彩 D、让日本逃脱了殖民地的命运
-
5、“由于家庭出身、个人经历等诸多原因留下的时代局限性,致使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并未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所赋予的任务,奴隶制和大庄园制的残余,使拉丁美洲的现代化道路显得异常曲折。”材料体现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的 ( )A、积极性 B、正义性 C、时代性 D、艰巨性
-
6、17——18世纪,北美和法国分别颁布了《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这两部重要文件的相同之处是( )A、宣告了国家的诞生 B、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C、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D、宣扬自由、平等、民主
-
7、下列这张年表节选自美国历史学家阿迈斯托的著作《世界:一部历史》,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三角贸易”兴起 C、西方殖民扩张的加剧 D、哥伦布发现美洲 -
8、印度尼西亚国务院秘书处曾于1965年4月,在万隆会议十周年之际,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赠送了一枚铜万隆会议十周年纪念章。这枚纪念章直径12厘米,设计独特,两个大写字母A分别代表亚洲(ASIA)与非洲(AFRICA),中间是罗马数字十,这一纪念章表现了(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 B、亚非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 C、亚非国家改变了两极格局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主权
-
9、“到1948年底,在1.5亿人口的地区约一亿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解放军的兵源、战争勤务和军民需用的物资有了重要保证。”材料叙述的是 ( )A、农民获得基本生存保障 B、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C、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影响 D、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条件
-
10、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满”,这不仅由于清王朝是一个由满族贵族“宰制于上”的封建专制政权,还因为它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避免中国被瓜分、共管的厄运,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主要内容。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
-
11、下图是德国强租胶州湾后发行的邮票,该邮票发行的时代背景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 B、西北边疆的形势严峻 C、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面临军阀的割据
-
12、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只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作者意在强调 ( )A、文明在阵痛交融中推进 B、游牧民族认同中原文化 C、游牧民族内迁带来灾难 D、胡汉矛盾阻碍社会转型
-
13、下图是西汉初期人口数量变化表,导致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A、抗击匈奴的实际需求 B、汉朝实施了察举制度 C、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D、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
14、下表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
时间
地点
内容
距今约8000年
河南舞阳
贾湖遗址“野大豆”遗存
距今约9000年
河南郑州
裴李岗文化石讎、石铲
距今约1万年
湖南道县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距今约1万年
浙江浦江
上山遗址出土碳化稻米
A、源远流长、多地发祥 B、南稻北粟、自然生长 C、起源单一、出自中原 D、磨制农具、技术先进 -
15、某学校九年级学生以“经济政策·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经济政策探微】
材料一
根据材料 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间接过渡”的背景,并分析其“两允许”的成效。
(2)、【大萧条时期美国反危机实践探析】材料二
危机表现
反危机实践
证券市场的崩溃,引发了连锁反应,从此以后:开始了资本主义国家长达4年的大萧条时期⋯⋯银行、工厂、企业和投资者接二连三的破产使美国陷入了大萧条的深渊之中。这次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条件无法得到满足。
——摘编自杨林《中外经济史》
实施《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实施《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保护劳工权利。实施《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摘编自魏绪乐《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危机表现”和“反危机实践”二者的特点。
(3)、【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探寻】材料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选择其中两次“调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叙述完整)
-
16、某历史社团以“创新·前行”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式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任务一:看图说史】
雅典卫域:公共活动空间有雅典广场,那里设有公民陪审法庭及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等重要权力机构
①
②
请根据图①、图②及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雅典和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任务二:文献证史】材料 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变法维新思潮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与以前相比,变法维新思潮的爱国主义思想要更加广泛和更为深刻。维新思想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基点,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祖国的富强,才能彻底摆脱民族危机……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中国清代思想史》
根据材料指出,戊戌变法的着重点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失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3)、【任务三:数据论史】以上是1860年与1900年,英、法、美、中等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的数据。请你分析1860年的英国与1900年的美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占比最大的原因。
-
17、某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这一规定首次从国际法角度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文件的规定维护了中国主权。主要原因是 ( )A、华盛顿会议分割了中国 B、雅尔塔会议损害了中国利益 C、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D、波茨坦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
-
18、威尔逊曾强调:“公正地解决中国事务,欧洲没有一个问题能和这件事情的重要性相比,这关系到世界未来的和平。”这一言论指导下的行动,最有可能的是 ( )A、成立了国际联盟 B、建立起欧洲均势的国际新体系 C、使德国被分区占领 D、加剧了美日在远东地区的矛盾
-
19、下表是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统计表。表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
1951—1955年
1956—1960年
1961—1965 年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11.5%
9.2%
6.6%
7.1%
5.1%
4.2%
A、新经济政策成效甚微 B、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C、戈尔巴乔夫改革效果不佳 D、赫鲁晓夫改革出现重大偏差 -
20、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数年后电灯泡被广泛应用于照明设备;工程师贝尔研发出电话通信技术,不久后便建立了电话生产线;德国化学家珀金发明了合成染料,几年后该技术得以在纺织工业中大规模应用,这直接反映了 ( )A、石油化工领域美国一枝独秀 B、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C、科技成果源于工匠经验总结 D、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