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历程大事年表(部分)

    年份

    事件

    年份

    事件

    1861

    洋务运动兴起

    1954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1898

    戊戌变法

    1956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11

    辛亥革命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15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92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19

    五四运动

    200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

    2013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4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953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2022

    中共二十大召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请你运用材料中近代中国在器物(技术)上探索现代化的史实对此加以说明。
    (2)、从下面三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观点,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观点:①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②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③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 2、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所示时期的政局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布局的角度,请你说说从中获得的历史信息。
    (3)、综合上述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
  •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网上学习、网络购物、电子点单等都已屡见不鲜。这表明(       )
    A、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B、科技进步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技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互联网更新了人们的文化观念
  • 4、有媒体报道:“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制裁……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这主要说明(       )
    A、霸权主义引发世界局部冲突 B、国际旧秩序影响国家间合作 C、经济全球化受到威胁和挑战 D、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 5、下图是某班历史知识角展示的图片。下列标题最符合此次知识角主题的是(       )

    A、“危机与应对” B、“繁华与衰败” C、“文明与野蛮” D、“侵略与反抗”
  • 6、某班进行“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图1的币面人物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图2的币面人物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起人。他们被设计为币面人物的共同原因是(       )

                                          图1                                                                                            图2   

    A、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B、颁布了资本主义法律 C、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D、发动了国家独立战争
  • 7、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纷纷在本地或外出务工,不断加入到商品货币关系中以缓解经济压力。这说明农奴制改革(       )
    A、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B、倡导西方生产生活方式 C、彻底铲除俄国封建势力 D、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 8、“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的言论意在说明拿破仑(       )
    A、推动法国大革命兴起 B、是启蒙运动的发动者 C、压榨和掠夺欧洲人民 D、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 9、1500年前,美洲的玉米、东非的咖啡、中国的茶叶等曾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1500年后,它们被欧洲人作为商品传到了世界各地。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       )
    A、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B、欧洲列强加紧了殖民扩张 C、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 D、全球商贸发展与物种交流
  • 10、14世纪,法国社会依然普遍主张禁绝一切游戏;而从15世纪开始,人们逐渐关注游戏对儿童天性发展的积极作用,鼓励通过游戏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欧大学的兴起 B、人民主权的宣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人文主义的传播
  • 11、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人创造的“计数法”、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阿拉伯人被称为(       )
    A、“国际贸易的掌舵人” B、“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C、“丝绸之路的引路人” D、“伊斯兰文化的集大成者”
  • 12、无论是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还是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它们均有一片极为肥沃的土地。这说明(       )
    A、不同地区的文明各不同 B、人类文明都是发源于大河流域 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产生 D、农耕文明是最古老的文明类型
  • 13、“由于有了洲际导弹,中国就在大国的力量游戏中打出了新牌……无论谁进攻中国,就必须估计到中国核导弹打击给自己力量造成的削弱。”这表明核导弹的成功研制(       ),
    A、旨在开展军备竞赛 B、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C、开启我国“飞天”之旅 D、改变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 14、下表为2001年我国三类产业注册的经济组织数量及从业人数。据此可知,我国(       )

    产业

    注册的经济组织数量/个

    从业人数/万人

    第一产业(农业)

    59104

    406.20

    第二产业(工业等)

    1467937

    11669.96

    第三产业(服务业等)

    3579974

    9052.74

    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B、第三产业已是支柱产业 C、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改变 D、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15、20世纪60年代,国家把沿海和内地的一批大型工业企业搬迁到民族地区;1978年以来,又安排了新疆塔里木油田、内蒙古大型煤电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这反映出我国(       )
    A、推进民族区域自治 B、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C、优先发展传统工业 D、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
  • 16、东莞石龙竹器街曾经成立了10余个竹器生产合作社,从业人员有3000余人。竹器业一度是石龙的主要产业。石龙竹器生产合作社最早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17、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以黄继光、邱少云等为代表的一批“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B、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C、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长征精神 D、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 18、下表是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对课程内容的规定。这一规定(       )

    普通学

    专门学

    外国语言文字学

    经学、理学、诸子学、体操学等

    高等算学、高等政治学、农学、卫生学、商学等

    英、法、俄、德、日语等

    A、抨击了旧道德和旧文化 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C、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D、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 19、下表反映了从不同的史观视角评价抗日战争的胜利。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史观

    评价

    全球史观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唯物史观

    是人民群众反抗暴力压迫的正义战争,推动中国人民实现解放的进程

    文明史观

    是人类正义和良知的胜利,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A、全民团结抗战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B、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均具有深远影响 C、抗战使中国人民彻底实现民族解放 D、抗日战争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20、“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在1926年7月有3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上述材料说明北伐的胜利进军(       )
    A、促使农民运动蔓延全国 B、推动两湖农民运动发展 C、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D、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上一页 274 275 276 277 2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