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美国铁路发展小史

    1828年侯国开始铺设第一条铁路,第二年将蒸汽机车用于铁路运输,美国最早的机车是由英国引进的,这种机车非常笨重,加上美国地形崎岖不平,转弯角度大,美国工程师将火车头设计成封闭式的驾驶室,车轮上装转向器,机车下安装平衡杆,这样机车重量的分布就更均匀了。机车的研制和改进推动了铁路运输迅猛发展。

    联邦政府制定包括赠予土地.财政补贴等十分优惠的政策,刺激 states公司多建铁路。到1850年时,美国的铁路总长度已跃居世界首位。1862年,为了开发西部,对付叛乱的南部各州,林肯总统批准修建太平洋铁路,1869年该铁路完工,从中国招募来的华工,为该铁路修筑难度最大的西段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很多华工死在工地上。

    1870年美国铁路总长5万多英里,可以绕地球两周,1890年增加到15万英里,铁路运输逐步成为主要的运输手段。20世纪初,美国铁路支线遍布全国并形成网络,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也最终形成。铁路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煤炭业、建筑业等的大发展。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顾宁《美国铁路与经济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美国铁路发展的原因。
    (2)、通过《近代美国铁路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概括写作“小史”的方法。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人物

    读书与学习情况

    徐光启(1562-1633)

    注重实学而淡泊功名,积累了许多农学、算学、天文历法与测量方面的资料和知识,考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任职期间,他向西方传教士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对有美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尤其关注,他向国人介绍了西方的引水、蓄水技术、绘制出相关的水利工具图。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毛泽东(1893H976)

    毛泽东广泛涉猎历史、文化、哲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中外书籍。他的学习习惯有:一是好问,经常与同学切磋或向老师请教学术问题;二是作课堂笔记,写读书心得,他十分关心时事,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在阅读中不断分析批判,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认真钻研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史编《毛泽东传》

    拿破仑(1769-1821)

    喜欢阅读英国、埃及、印度等国的风俗民情、山川形貌的书籍以及亚历山大、凯撒等人的传记。最感兴趣的是各种炮术、战术和波斯、雅典、瑞士等国的历史及宪法。一次,他在主持讨论《民法典》的会议上,随口引证了“东罗马法”的有关条款,令法学家们惊叹不已。

    ——摘编自刘剑《拿破仑的读书生涯》

    马克思

    0818-

    1883)

    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确立了为人类幸福而读书的奋斗目标,并始终坚守。他的读书方法有:勤做读书笔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等。有学者将马克思的读书态度归结为严谨认真,刻苦钻研、虚心请教、敢于批判、积极思考、终身学习六个方面,马克思最大的爱好是“啃书本”,为了探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他至少阅读了1500册相关书籍。

    ——摘编自马文涛《马克思读书观及其读书方法研究》

    根据上述材料,任选其中两位历史人物的读书与学习情况,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增加拼脱加重对人民的盘到外,还大量发行纸币,一百元可购买的物品,从1940年的1头猪到1947年仅为 1/3盒火柴,恶性通货膨胀和美国商品的大量领域,使民族工商业纷纷停用金银和外币兑换,与此同时物位狂涨,抢购风湖席卷全国,民怨沸腾。

    ——摘编自王检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投机资本家园积粮食、煤炭、棉纱、风格物价。引发了全国性浪价高潮。国民党结备分子甚至公然叫嚣:只要控制了米、棉和煤、就能蒸土海十元老、人民政府紧急从全国各地将大批缝食、棉纱和煤炭调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全国各大城市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一致行动。这场波及地区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物价风潮,仅十天左右就平息了。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国民党政府覆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哪些严峻的国内的形势?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可以得出什么历史认识?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统一台湾后,群臣对是否开放海禁争论激烈,康熙认为开放海禁有利国计民生,指定开放四个通商口岸,海外贸易活跃了地区经济,也使清政府获得丰厚税利。但在正常贸易的同时,西方殖民者还在中国沿海动物和谐集情报,进行非法活动,又因为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对海外贸易不断加强管制,乾隆时期,英国的武装商船多次驶入通商口岸,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于是下令仅低留广州一口通商。后来,英国政府两次派偿团未华,要求扩大通商,均遭违政府拒绝。

    —摘编自王家范 张耕华等《大学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认识。
  • 5、1994—2012年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实力增长表(部分)

    项目

    1994年

    2005年

    2012年

    海外资产/亿美元

    15879

    47320

    76983

    海外销售额/亿美元

    18265

    37420

    56620

    海外雇员/万人

    534

    803

    985

    上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

    A、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 D、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 6、1942年9月 13 日,17万德军在近500辆坦克和1700门火炮的掩护下,攻入市区,苏联军民用手榴弹和刺刀与德国法西斯浴血搏斗,这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中途岛战役 C、诸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7、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1861年俄国颁布废除农贸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以上政治变革顺应的历史潮流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扩展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D、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8、 “首次揭示南美湖南湖地形及太平洋的真实规模”“促使地图绘制发生革命性变革,使世界轮廓更加清晰”,以上不同学者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评价,共同指出了此次航行(   )
    A、推动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B、促进了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C、丰富了人类的地理认知 D、引发了早期殖民扩张与指夺
  • 9、14 世纪中叶,随着城市的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欧洲掀起了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该运动起源于(   )
    A、英国 B、德意志 C、法国 D、意大利
  • 10、根据同学们整理的“城邦”“抽签”“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关键词,可以推断他们的学习内容是(   )
    A、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 D、日本的大化改新
  • 11、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洪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为两河流域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材料强调了(   )
    A、各地区之间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B、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特征 C、古代文明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 D、亚非文明不断延续和发展
  • 12、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并被推广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为此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 1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出版,其中出版的《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三大英雄史诗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以上工作(   )
    A、传承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文化 B、提高了民族地区的科技水平 C、提升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 D、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 14、1977—1980年间,除了中央领导的出访活动外,我国还派出代表团 800 多次到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这些活动(   )
    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实施 C、加强了与亚非各国团结合作 D、加快“一带一路”建设
  • 15、1954年3月宪法起草委员会组织了各方面人士对宪法草案初稿进行讨论,6月又交付全国人民深入讨论修改,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全票通过。由此可见该宪法的制定(   )
    A、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借鉴其他国家法制经验 D、标志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16、某校“品读抗战书信,铭记历史使命”活动的部分展示内容如下:

    历史人物

    书信内容(摘选)

    张自忠

    致战友: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赵一曼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以下历史人物的书信也可选入的是(   )

    A、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左权
  • 17、1939年创作的一首陕西民歌唱道:“大脚参加自卫军,小脚参加慰劳队,男男女女都工作,生产劳动是第一。”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了(   )
    A、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方式多样 B、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根据地把抗日与生产相结合 D、故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 18、如图是1938年刊登的漫画《救国描》,描绘了儿童将钱币投入到“救国捐”箱子中。漫画反映出(  )
    A、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B、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C、全国人民团结挑战的精神 D、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 19、1927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创建,到1930 年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不断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C、半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D、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 20、“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辛亥革命
上一页 266 267 268 269 2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