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一些著名论断,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解放战争初期,他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期间先后经历了众多关键历史节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瑞金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在延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遵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 D、西柏坡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 3、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评价历史人物有助于把握历史活动的进程和影响。下列诗句评价林则徐的是(    )
    A、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 D、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
  • 4、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评价某场运动:“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摆脱传统。”这场运动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 5、202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该条例精神与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一脉相承(    )
    A、老子:无为而治 B、孟子:实行仁政 C、墨子:提倡节俭 D、韩非:依法治国
  • 6、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也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生机。下列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文天祥抗元 C、北方各族内迁 D、郑和下西洋
  • 7、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选项符合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我们的目光投向历史苍穹,无数影响时代的伟大人物犹如满天繁星。这些闪耀的星辰以精神光芒织就文明银河,用生命轨迹勾勒民族脊梁。下图展示的是历史星空中的部分“星辰”。

    邀请你成为“星空解码者”。从图片中选取一颗“星辰”,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人物解读表述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并挖掘精神内涵)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  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这些航海壮举,是自农业在几千年前被缓慢发明以来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葡萄牙人的航行,将世界上两个充满活力和财富,却没有通航的地区连接起来。西班牙的航行,则让两个曾有人居住,但远隔万里且互不知晓的世界发生了接触。

    ——摘编自[澳]杰弗里·布莱内著,李鸿程译:《世界简史》,上海三联书店

    指出材料一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这一事件的影响。

    (2)、材料二  下图是某同学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更新时间:2025年4月)的相关信息,制作的世界贸易组织知识卡片。

                                   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1995年1月1日成立,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总部】瑞士日内瓦

    【成员】目前有166个成员(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贸易组织的特点,并分析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贸易组织发挥的作用。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  某同学正在学习《中国历史》西汉时期某一课,用思维导图构建了知识体系。如下图: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上图中①②两处的内容,并为该思维导图提炼主题。

    (2)、材料二  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意识得到彻底觉醒。1937年9月,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正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意识彻底觉醒”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  下表是21世纪以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题统计表。

    时间

    届数

    举办地

    主题

    2003年

    第七届

    银川

    “平等、团结、进步、繁荣”

    2007年

    第八届

    广州

    “和谐中国,民族盛会”

    2011年

    第九届

    贵阳

    “和谐中华,多彩贵州”

    2015年

    第十届

    鄂尔多斯

    “相聚内蒙古,共圆中国梦”

    2019年

    第十一届

    郑州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2024年

    第十二届

    三亚

    “团结奋斗,扬帆征程”

    ——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网、《人民日报》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当代的民族关系。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 11、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时间轴。

    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C、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12、创作于1871年的《国际歌》被称为是“歌曲形式的《共产党宣言》”。歌词提到:“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D、体现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
  • 13、某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创立了太阳历和象形文字,数学、医学等也取得了很高成就,并建造了规模宏大且数量众多的金字塔。该文明产生于(   )
    A、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B、西亚的两河流域 C、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D、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
  • 14、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

    图示占比变化的原因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 C、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 D、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
  • 15、下图是拍摄于1952年5月上海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游行活动的目的可能是(   )

           民众举着“爱国捐献”横幅游行

    A、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C、展示农业合作化成就 D、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6、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了一篇《子敬来信》。信中提到:“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的形势下,党应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这可以用来佐证(   )
    A、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C、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创造
  • 17、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一些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他们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等,宣传变法图强。这一运动(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C、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D、直接推动了文学革命
  • 18、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古代科技史时整理的一组图片。

    《梦溪笔谈》中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           

    北宋用于航海的水浮法指南针      

    元朝用于军事的火铳

    这体现了(   )

    A、宋元科技的实用性 B、古代科技服务农业发展 C、宋元文化的世俗性 D、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 19、唐朝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这(   )
    A、反映了民族交往的频繁 B、标志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C、印证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 20、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古城遗址,城内出土的遗物有陶器、玉器、骨器、铜器等,发现了宫殿区、仓储区、祭祀区等重要遗迹。城内外还发掘了1300余座墓葬,且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化。这可以印证当时(   )
    A、出现了早期国家 B、长江流域进入了文明社会 C、分封制开始瓦解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上一页 265 266 267 268 2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