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1871年德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等权力,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须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德国( )A、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皇帝权力受议会制约 C、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D、实现了权力的制衡
-
2、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写道: “金钱控制法律,控制政治,控制风俗,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该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动荡 B、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矛盾 C、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 D、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掠夺
-
3、据统计,18世纪英国工人日均工资为0.5便士,到19世纪中叶增至1.5便士,同期物价上涨约2倍。这说明工业革命期间( )A、工人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B、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减轻 C、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同步 D、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
4、某历史地图标注了“好望角” “马六甲” “果阿”等地,这些地点见证了( )A、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 B、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C、葡萄牙的殖民扩张路线 D、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
5、1348年黑死病肆虐欧洲,导致劳动力短缺,庄园主不得不提高雇工报酬,农奴趁机用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这一现象( )A、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B、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C、促进了手工工场的集中化 D、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
6、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民大会规定: “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继承父母财产的人都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表明雅典民主( )A、重视公民道德与义务 B、存在性别与财产歧视 C、维护全体居民的利益 D、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
-
7、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当时特区的“特殊性”在于( )A、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B、实行完全自由市场经济 C、政治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D、享受高度自治权
-
8、1956年,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一主张( )A、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C、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思路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9、某学者指出: “这场战役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更重要的是通过空间换时间策略,为沿海工业内迁争取了宝贵时间。”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
10、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学生数量从1904年的6943人激增至 1909年的163.9万人。这种变化反映( )A、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B、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C、传统文化失去社会价值 D、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
11、1872年,李鸿章奏请设立轮船招商局,规定“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这一举措( )A、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局限 B、标志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C、体现官督商办模式的管理创新 D、旨在抵制外国对铁路修筑的控制
-
12、《明实录》记载,郑和船队携带的“青花瓷器、丝绸”在海外交易时,常以“赏赐”形式进行。结合所学判断,这种贸易模式( )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促进了中外经济互惠互利 C、体现了朝贡贸易的政治属性 D、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形成
-
13、某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商业税占国家财政收入比例从北宋初的10%上升至南宋的65%,而农业税占比则从60%降至35%。这种变化说明( )A、经济重心南移彻底完成 B、土地兼并导致农业衰退 C、国家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D、海外贸易取代国内商业
-
14、“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A、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指明中国革命正确方向 D、激起全国人民抗日怒潮
-
15、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 “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清初学者顾炎武评价道: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阅读两则材料,并结合下面地图思考,二者高度肯定隋朝大运河,主要基于大运河( )A、实现了南北重归统一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D、推动了沿岸城市兴起
-
16、在南北朝时期的墓葬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以下文物现象:原本流行于南朝的莲花尊,在北朝晚期的贵族墓葬中也有出土;北朝壁画中出现了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的情景;部分北魏墓志的书法风格与东晋王羲之的书法有相似之处,呈现出“斜划紧结、笔力劲健”的特点。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 )A、魏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远影响 D、社会动荡促进文化融合
-
17、 历史学家在研究秦朝历史时,发现一份秦朝官方文件残片 (如下图示意),上面的文字字体规整统一 。根据所学知识,这与秦始皇的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修筑长城 D、推行郡县制
-
18、史书记载,秦国旧贵族对商鞅变法多有不满,其中“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一规定引发强烈反对。该规定所涉及的变法措施是( )A、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B、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19、观察下图《西周分封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周王室的权力 B、受封的诸侯仅包括周天子的子弟和亲戚 C、诸侯国要向周天子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D、分封制下各诸侯国之间联系紧密,不会发生战争
-
20、阅读以下关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资料,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考古资料: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这些石器类型多样,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同时,还出土了超过10万件石片,其原料主要为脉石英、砂岩等。遗址中存在多个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其中包含大量烧骨、烧石,经鉴定,烧骨种类有鹿、牛、马、猪等多种动物骨骼。
A、打制石器类型多样,表明北京人已经有了明确的劳动分工 B、大量石片的出土,说明北京人主要以制造石器为生活来源 C、从灰烬层及其中包含物可知,北京人会使用火且能保存火种 D、遗址中发现多种动物烧骨,证明北京人只吃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