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下房屋在建筑模式上存在着传承关系的是…………………………( )

    ①河姆渡居民房屋                 ②蒙古包                    ③ 半坡居民房屋           ④窑洞

    A、①和 ③ B、② 和③ C、① 和 ② D、③和④
  • 2、粟最早在中国种植,经碾磨脱皮后成为小米。粟在梵语、波斯语中分别被称为 “Cinaka”和 “Shu - shu”,与“秦”“粟”谐音。英语中的粟为millet,源自印欧语mele,是压碎、磨粉之意。由此可知…………( )

    ①中华文明影响世界 ②语言是文明最主要表现形式

    ③世界文明因粟而兴 ④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约7000—5000年。……( )
  • 4、河姆渡聚落、半坡聚落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 )
  • 5、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
  • 6、B 政权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但是它的统一却是短暂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绘导图】

    请分别写出A 政权的名称和B 政权的建立者。

    (2)、【 读漫画 】

    两幅漫画分别体现了B 政权统治阶级怎样的生活状况?

    (3)、【析成语】

    成语“骨肉相残”出自《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 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影响?

    (4)、【明教训】

    朝廷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民众为奴婢,激起 了他们的强烈反抗,一些首领乘机起兵。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 城……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综合以上材料,B 政权的短命而亡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历史教训?

  • 7、如图为甘肃嘉峪关魏晋砖画中的两幅。它们共同反映了……………………… ( )

    汉人胡食图                           胡人牛耕图

    A、政权分立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中外交往 D、北方民族大交融
  • 8、读《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居民迁移图》(见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迁往中原。这些

    游牧民族主要包括……………………( )

    ①匈奴人②鲜卑人③蒙古人④满人

    ⑤羯人 ⑥越人⑦氐人 ⑧羌人

    A、①②③⑤⑧ B、①②⑤⑦⑧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2)、“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李白的诗句中提到了永嘉五年西晋 都城被攻陷,中原汉族大量迁往南方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西晋末年中原汉族迁往南方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南方政治经济发达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为躲避北方的战乱
  • 9、如图,这是西晋朝廷给鲜卑首领封爵的印信,刻有“晋鲜卑归义侯”字样。此印可以用来研究( )

    A、晋武帝分封同姓王 B、北方各族不断内迁 C、西晋统一全国 D、西晋八王之乱
  • 10、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观察题中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A、三国鼎立形成 B、西晋建立 C、西晋统一全国 D、西晋灭亡
    (2)、图中“?”处应填的史实是…………………………………………( )

    第 6 题

    A、黄巾起义 B、七 国 之 乱 C、三国鼎立 D、八王之乱
    (3)、图中甲、乙两处应分别填写……………………………………………( )

    A、八王之乱 西晋转衰 B、西晋转衰八王之乱 C、少数民族起兵 西晋转衰 D、西晋转衰 少数民族起兵
  • 11、我们常用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来形容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为世人所共知。司马昭的野心是………………………………………( )
    A、消灭蜀汉 B、消灭孙吴 C、取代曹魏 D、统一全国
  • 1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各族不断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 )
  • 13、西晋建立过程中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作为回报,朝廷格外照顾他们的利益。
  • 14、266年,西晋建立,先后消灭魏、蜀、吴三国,统一了全国。………( )
  • 15、秦汉时期,星光耀眼,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书写革命】

    材料一:秦始皇批奏折,每天“以衡石量书”。那时的奏折是竹简,竹 简很沉,要论斤称,按当时的单位讲,秦始皇一天要批一石奏折,一石重的 奏折大约是现在的30千克。

    材料一中的情形后来得以改变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有什 么意义?

    (2)、【史学泰斗】

    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材料二中的这位史学泰斗的代表作是什么?从他的这句名言中你得到 了怎样的感悟?

    (3)、【一代名医】

    材料三:华佗不仅善于治病,还特别提倡养生 之道。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 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华佗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 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列举华佗在治病方面的成就,并写出他编排的健身操名称。

  • 16、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 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据此回答问题。
    (1)、右侧卡片 ▲ 处应填写 …… ( )

    A、孔 子     《论语》 B、司马光 《周髀算经》 C、汉武帝 《黄帝内经》 D、王充  《伤寒杂病论》
    (2)、要介绍图中 ▲ 处的典籍,下列可以选择的介绍词是…………(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的农学专著 C、该书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 D、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3)、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物体体积的算法,如 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数学家多出身于农民家庭 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 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 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
  • 17、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共同点包括 ………………………………………( )

    ①都创立于东汉末年                ②都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

    ③都对贫苦民众有吸引力 ④都认为人们生来是受苦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皆大欢喜”“大千世界”“忏悔”等佛经中的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

    这说明…………………………………………………………………( )

    A、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 B、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C、佛教迎合了贫苦民众的愿望 D、佛教得到上层统治阶级扶持
  • 19、打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早在东汉,一位名医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他是( )
    A、华佗 B、李时珍 C、扁鹊 D、张仲景
  • 20、以下历史人物中,对传统中医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有…………………( )

    ①张仲景 ②蔡伦 ③韩非 ④华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