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材料三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3)、材料三中这一条款的主要影响是什么?(4)、面对列强侵略,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知,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3)、请指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是往下沉沦的历史(沉沦是指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沉沦的谷底,是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开始的,一直到1920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社会呈现出向上的发展趋势。
——中国史学会原会长张海鸥
(1)、材料一中图A、图B所示分别为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从图A到图B所示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任意一点即可)(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是如何理解“《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开始”这一历史结论的?(任意两点即可)(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任意一点即可) -
4、1899年,向俄、德、意等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
5、根据下面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的变化 -
6、“1900年,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该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五四运动
-
7、下列选项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轮船招商局
-
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该国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沙俄
-
9、2020年12月1日,右图所示马首铜像终于回归圆明园。1860年劫掠它的是( )
A、日俄列强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德美列强 -
10、抓关键词进行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有位同学用“割岛、赔款、五口、税款”四个词来帮助记忆某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
——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宪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欧洲文明十五讲》
(1)、材料一中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2)、根据材料二,使“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发现美洲及后续的殖民扩张给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不可能在其他地方诞生。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历程示意图

材料三 动力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斗争历程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的经济体制带来了怎样的变化?(4)、材料四示意图中“革命理论”是什么?“工业革命”与“革命理论”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国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未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 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宪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方法及采取该方法的“思想基础”。(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早期欧美国家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材料三 《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据此可见,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判断此法典石柱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2)、据材料二,指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概括《十二铜表法》在法制文明发展中的影响。(3)、据材料三,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 -
16、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基督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 B、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C、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D、它的主要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
-
17、阿里提德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芭斯提亚,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克瑞斯,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赛里昂。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是( )A、芭斯提亚 B、赛里昂 C、克瑞斯 D、阿里提德
-
18、认真研读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说法与教材观点相违背的是( )A、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B、印度种姓制度中刹帝利掌管祭祀 C、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D、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
19、他们制定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他们”是( )A、古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印度人 D、古希腊人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钢权是用于称重的器具。钥权上刻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是天下诸侯,……法度量则不查,歌疑者,皆明查之。”
里耶秦简(部分):“迁陵洞庭郡”
材料二: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秦并六国,分建四十二郡,造成此下二千年中国疆域之大轮廓。二、为中国民族之抟(tuán)成。春秋时代华、夷杂处之局,逐渐消融,而成“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封建制破弃,郡县制成立,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钱修《国史大纲》
材料三:
朝代
作者及文献
关于秦始皇的观点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东汉
班固《汉书》
法令顷楷(惨),刑罚暴酷,轻绝人命
唐代
李白《古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巩固统治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统一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三,说明对秦始皇评价的两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