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戳穿这次军事行动是“令人振奋的旅行”这一谎言的史实是( )A、凡尔登战役 B、萨拉托加大捷 C、约克镇战役 D、攻占巴士底狱
-
2、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再版再言中确提出:“《宣言》的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尤其建立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反映了( )A、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B、社会主义革命在法国取得了胜利 C、巴黎公社实践了马克思的革命措施 D、《共产党宣言》缺乏永恒的价值
-
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这些进步中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保证充足的摄食供应以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A、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加剧了贫富分化 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
4、对如图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轨迹 B、该航行路线证实了地圆学说 C、该航行路线需要横渡大西洋 D、最先到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
5、
民主法治建设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不同时期的法律文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史料
①
材料一 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
古罗马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曹全来《西方法文化史纲》
②
材料三 这4个部分合称《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总结和最高成就,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律文献汇编。罗马法以民法为主要内容,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包括契约、债务、婚姻、所有权与继承权等,对12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法典核心在于强化君权,显示出浓烈的东方专制主义特色。
——朱海峰、朱明、王悦《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表格空缺处①②国家名称。概括材料二颁布的文献起到的作用。材料四 (美国)历史上其实有两个建国的时刻,第一个在1776年,第二个在1787-1788年。《独立宣言》是第一个时刻的“开创性”文件,宪法是第二个时刻的“开创性”文件。前者非常激进,将主权确立在个体之中,将政府描述为与此抵触的力量,反抗政府则是自然的行为。后者是一个保守的文件,将主权确立于“人民”这个集体当中,将政府定位为自由的重要保护者而非敌人,认为社会平衡比个人自由更具价值。
——【美】约瑟夫J·埃利斯《美国创世纪》
(2)根据材料四“第一个在1776年,第二个在1787-1788年”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两部开创性文件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部法律文件都具有“开创性”的理由。材料五 《拿破仑法典》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法典》体现的原则。说出该法典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4)综上所述,谈一谈民主法治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6、【敢于冒险·航海壮举】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三年的航行,船队返回欧洲,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
7、1688年,英国发生一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史称“”。这场政变废黜了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人主英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
8、【善于学习·推行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这次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
9、【封建制度·等级森严】“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11世纪的西欧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以为纽带进行封赐的封建等级制度。
-
10、下列人物的言论共同体现了( )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苏格拉底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A、强调人的重要性 B、关注教育发展 C、追求自由幸福 D、享受美好生活 -
11、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对如图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是对前人思想彻底否定的结果 B、社会主义运动已成为全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 C、巴黎公社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资产阶级统治的局面 D、社会主义运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实践中前行的
-
12、古代希腊有一位与中国孟子同一时代的思想家,他在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人文学科诸领域都有卓越贡献,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荷马 D、德谟克利特
-
13、
某校七年级同学分成三组,以“秦朝”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探究。
探究一:第一组同学对秦朝的兴衰进行了时间轴的梳理。
(1)根据第一组同学梳理的秦朝发展时间轴,写出方框中A、B、C处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公元前221年是什么世纪?探究二:第二组同学对秦朝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总结,并绘制了示意图。
(2)探究二中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写出该政治制度的创立者。为巩固统一,他在经济、文化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探究三:第三组同学对秦朝的灭亡进行探究,整理了以下图片及材料。
图一秦代的刑具
图二《大泽乡起义》
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耳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5%。有时男子不够征调还役及妇女,形成“丁男披甲,丁女转输”。
(3)探究三中的图片反映了秦朝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探究,选取其中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幅图。
材料二 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提高,他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
材料四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结合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称霸打出的政治口号是什么?(3)、材料三战国时“大兼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说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点及著名战役。(4)、结合所学,说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材料中“商君”改革在经济、军事上的措施各一例。并说明“商君”的改革对秦国崛起的作用。(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黑貌狱疆虎,以与炎帝战……
——摘编自《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摘编自《礼记·礼运》
材料三:尧帝为人德高望重,严肃恭谨,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且为人简朴,得到人民的爱戴。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禅让。舜品德也好,能以身作则,博得百姓普遍赞扬。舜年老时,让位于同样受到民众爱戴的禹。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与炎帝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轩辕”的成就。(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尧舜禹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复原图代表的建筑样式,说明样式不同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那时候人们不必再四处奔波?(3)、请再列举出两例原始农耕时代的重要遗址。 -
17、《史记》记载:公元前207年,反秦队伍渡过漳水后,主将命令将士破釜沉舟,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起义军勇猛杀敌,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这里的“主将”领导了(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之战
-
18、成语典故是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下列史实与成语典故匹配的是( )A、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B、官渡之战——退避三舍 C、赤壁之战——东山再起 D、淝水之战——卧薪尝胆
-
19、秦始皇认为,天下之所以战斗不止,大家受苦的原因就是有诸侯存在。依赖祖宗积德,现在天下刚刚稳定了,如果又去分封诸侯国,就是树立敌对势力,要想达到安宁,那就难了。为“达到安宁”,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推行分封制
-
20、文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础。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推行小篆 B、统一度量衡 C、车同轨 D、尊崇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