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下列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②“以阶级斗争为纲”③“多快好省”
④“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
2、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A、完成了三大改造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3、下表为我国在“一五”时期的各部门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均衡发展农轻重各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4、2021年10月17日11时7分,《长津湖》观影人次破亿,成为有公开统计数据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第五部观影人次破亿影片。电影中伍千里出征前对弟弟说:“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打仗了”。这反映了( )A、抗美援朝后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 B、中国取得了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地位 C、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美国军队战斗力下降
-
5、新中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及国家性质是在 会议上确定的。( )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
6、【研究报告】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某班围绕“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分组开展专题研究,并依据各自研究角度搜集了以下素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组别
素材
研究角度
第一组
、汉武帝即位初期至中期侯国数量变化表(单位:个)
——摘编自马孟龙《两汉侯国地理》
西汉淄川国领地范围变化表
—— 摘编自胡建军《西汉淄川国诸王世系及事迹考》
打击贵族
第二组
汉初半两钱,又称榆荚半两、英钱,汉高祖时始铸,鼓励民众自行铸造
上林三官五铢钱,汉武帝时始铸,只有中央政府有权铸造
——摘编自唐石父《中国古钱币》
经济控制
第三组
汉 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将经他改造过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自从汉武帝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以后,以孔孟为正宗的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攻读五经城了进入仕途、获取国家俸禄的敲门砖。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统一思想
(1)、根据示例一,在第二、三组中任选一组,帮该小组撰写一份简要的研究报告。(要求:标明研究角度,结合素材信息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研究思路,结论明确)【示例一】研究角度:打击诸侯
研究思路:从组内搜集素材看,汉武帝时期废除了大量的侯国,王国领地越来越少。结合相关知识并深入分析可发现,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等政策打击诸侯王国势力,在原来的王国领地内建立新的侯国,又多次借故除国,以此打击诸侯王势力。
研究结论:汉武帝打击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以此来巩固大一统王朝。
(2)、除上述各小组的研究角度之外,再为他们提供两个研究角度。 -
7、制度或政策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田地间纵横的小路,这里引申为不同田块之间的界限),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它有着哪些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君”所指的历史人物。列举“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写出两点即可)(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制度的实施带来了什么影响? -
8、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人类应该邀履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事物自由发展。这一学派是(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
-
9、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冲突不断,烈度之大,影响之深非常罕见, 冲突至今已造成逾2.5万人死亡。也门、黎巴嫩、伊朗和美国等国也以不同方式介入或被卷入。这反映出( )A、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地区冲突加剧世界动荡 D、国际政治力量严重失衡
-
10、“逆全球化”通过矛盾的转移和转嫁,使发展中国家遭受了经济损失;又通过对立对抗造成了地区冲突和安全挑战。20世纪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夺为原则建立的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联合国安理会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
11、学者辛子陵指出,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追求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平等的措施主要是( )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 B、进行企业自我调节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
12、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立即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应对危机。联邦政府通过大规模举办公共工程;通过提高劳工地位,提高劳工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 )A、稳定社会秩序 B、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C、国家干预经济 D、国家控制经济发展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人民“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是通过哪个文件确立的?材料二
时间
事件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1950—1953年
抗美援朝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3—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6年
三大改造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选择材料二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 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10.7%,轻工业产值增长了83.3%,重工业、轻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4%、12.9%,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为1:1.97。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具有什么特点?材料三: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3)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质和意义。材料四 (1958年)各地普遍实行了全民供给制,吃饭不要钱的梦想变为现实,托儿所、公共食堂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在人们看来,这就是共产主义生活的雏形。有农民说:“除了一双筷子、一只碗是自己的,其他都归公了。”
(4)材料四中“除了一双筷子、一只碗是自己的,其他都归公了”是指当时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这一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如何? -
15、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习近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指的是哪一事件?如何理解“开启了新纪元”?材料二: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老虎是要吃人的,向它让步是不行的。不同美国主义见个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彭德怀自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决定参战的原因。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三:漫画《家乡喜讯 1952》
(3)材料三的漫画与哪一事件有关?有何意义?(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事件共同作用是什么? -
16、袁隆平从参加工作开始,便有下田观看稻苗的习惯,身边时常备着下田的雨靴。随着年岁渐长,行动日益不利索,他便将住宅安置到了试验田旁边,力求“躺在床上侧个身子就能看到(农田)”。据此可知,他( )A、刻苦钻研、崇尚劳动 B、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C、艰苦朴素、乐观自信 D、勤政爱民、廉洁奉公
-
17、“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经济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段话总结的是(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影响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
18、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能够全面反映这一历史阶段特征的是(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C、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19、毛主席写道:“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天堑”变成“通途”的建设成就是( )A、宝成铁路 B、包兰铁路 C、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
20、全球化与科技革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经济全球化”思维导图
材料二 过去40年,中国从依靠初级产品参与全球分工变成依靠制成品参与全球分工,这是历史性的跨越。如今,我们正处于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代。区域化、全球化趋势走向纵深;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即将勃发。基于形势新变化,中国的发展面临新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摘编自隆国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与新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②处应填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概括“形势新变化”的主要表现。(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抓住新机遇弯道超车的?举出一个事例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