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年杂志》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下列城市中,见证了《新青年》杂志产生、发展的是(     )

    ①上海       ②北京       ③天津       ④广州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 2、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最能体现这场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4、研究辛亥革命可以使用的一手(最直接、最可信)史料是(     )
    A、影视作品中“武昌起义”片段 B、学者所著《辛亥革命史》 C、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D、《民报》
  • 5、“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里“公”指的是(       )
    A、宋教仁 B、谭嗣同 C、蔡锷 D、秋瑾
  • 6、左宗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下列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

    ①收复新疆 ②签订《北京条约》 ③主张实业救国 ④开展洋务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7、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中能够推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是(     )
    A、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B、改用西洋军事训练,改试枪炮等 C、设铁路矿物总局、农工商总局等 D、拆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 8、《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
    A、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并允许外国军队驻扎 C、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划定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 9、在中法战争中,临危受命,积极备战,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     )
    A、曾国藩 B、刘铭传 C、张之洞 D、冯子材
  • 10、近代主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力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洋务派 B、农民阶级 C、维新派 D、革命派
  • 11、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2024年1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作关于“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的讲话:“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作为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我们应该不畏浮云遮望眼,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在“命运与共、全球治理、国际合作、大国担当”中任选一个主题,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以两个及以上的论据加以阐释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2、

    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如何实现现代化,各国都有自己的探索。某学校九年级同学以“借鉴经验,探索新路”为主题进行研学。

    [任务一观·苏联式现代化]

    材料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极富现代感的海报,这些海报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们被用来动员和激励人民,并传播政治和社会信息。

    (1)请从任务一中任选一幅海报,分析其史料价值,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联式工业化的认识。

    [任务二思·亚非拉现代化]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亚非拉的民族独立为其现代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B:从不结盟运动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

    (3)根据材料二,概括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任务三识·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时期

    主要内容

    1954年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为“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1964年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82年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中国的实际出发”。

    1984年

    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1987年

    党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2002年

    继续深化和细化“第三步”战略规划,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021年

    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022年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王丽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

    (4)根据任务三,归纳“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5)综上,谈谈你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有何认识。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中,饱经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国际联盟的构想便应运而生。美国参议院以国际联盟没有体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却使美国承担了许多义务,从而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为借口,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在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存在的情况下,国际联盟实际成为战胜国英法所操纵的维护他们在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外交工具。

    ——摘编自吴于童、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参议院拒绝加入国际联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战后的国际秩序。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际联盟,但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除在外。( )

    B:建立国际联盟的构想反映了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 )

    C:国际联盟成为美、英、法操纵的维护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外交工具。( )

    材料二   在冷战对峙的格局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没有得到很好地遵守。对抗双方首先关心的不是维护联合国,而是如何让联合国为己所用。大会的民主原则一度被当成了“表决机器”,中小国家如果在联合国的投票没有使一个大国感到满意,它们就要公开受到威胁。从1946至1955年,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推行其扩张政策。

    ——摘编自杨泽伟《雅尔塔体制与联合国》

    (3)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受到冷战影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如何操纵联合国威胁新中国安全。

    材料三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却没有能力建立世界单极霸权。例如,美英两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提案在联合国遭到了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多数国家的反对而未能通过。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着恐怖主义、非法移民、生态破坏、贸易保护等极其复杂的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是组织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应对世界新挑战的国际协调中心。

    ——摘编自刘清才、尚伟《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变化与重构》

    (4)根据材料三,分析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

  • 14、下图是某同学学习罗斯福新政一课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中①处应填写(     )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和指导 C、国家干预 D、“以工代赈”
  • 15、《人类简史》中描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说:“另一项重要发明是内燃机,彻底改革了人类的运输……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人力——畜力——机械力’的能源革命也带来社会变革”。与该论述一致的观点是(       )
    A、科技进步是把双刃剑 B、改革要必须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16、某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历史人物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A、文学艺术巨匠的历史贡献 B、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探索奋斗 C、文艺复兴巨人的人文光辉 D、启蒙运动先驱思想解放
  • 17、在动画《双城之战2》中,祖安的居民在生活中难以获得清洁的饮用水,外出时常常需要佩戴防毒面罩来保护自己免受灰霾的伤害。以下城市中环境与祖安最为相似的是(     )
    A、18世纪前期的圣彼得堡 B、19世纪前期的京都 C、19世纪中期的伦敦 D、20世纪后期的纽约
  • 18、下图为《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据图可知(     )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A、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隔绝了日本与外界的交流 B、美国海军舰队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被迫打开国门 C、西南强参加了反对幕府统治的倒幕运动 D、天皇和政府机构在倒幕运动后迁到东京
  • 19、2017年,考古学家在阿曼海域(印度洋西北部)打捞了一艘约500年前的欧洲沉船,船中发现的航海星盘刻有葡萄牙国王的印章的图样。这艘船最可能来自哪支船队(     )
    A、迪亚士的探索船队 B、哥伦布的美洲航行船队 C、达·伽马的印度航行船队 D、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船队
  • 20、穿越时空来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你可以看到(     )
    A、教师无需教会同意可自行创办私人学校 B、大学有教育自主权,允许异端言论 C、师生讨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学生可以学习天文、音乐和神学等课程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