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58年,河南林县人民历时十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总长度达1500公里。这一壮举主要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C、工程建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国际援助对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 2、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郑重宣言:“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这一宣言反映(     )
    A、国共两党关系由合作到破裂 B、中共提出“反蒋抗日”策略 C、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建国方针 D、中共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政策
  • 3、下表是近代进步人士创办的部分报刊概况,这些报刊的创办(     )

    时间

    地点

    创办者

    报刊

    1895

    北京

    康有为

    《万国公报》

    1896

    上海

    黄遵宪、汪康年

    《时务报》

    1897

    长沙

    江标、唐才等

    《湘学新报》

    1897

    天津

    严复、夏曾佑等

    《国闻报》

    A、目的是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传播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4、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主要通商口岸与周边城市贸易往来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形成于(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 5、《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日落前)七刻,击钲(古乐器名)三百声,而众以散。”《梦粱录》记载:“杭城(即南宋都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记载反映(     )
    A、南宋商业活动已突破严格的时间限制 B、唐代商品的种类不及南宋丰富 C、唐宋商业活动都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 D、宋代都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村
  • 6、唐朝时期,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如果中书省起草的诏令有错误,门下省可以驳回修改。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彻底消除了官员腐败问题,保障了政治清明 B、明确三省分工,提高决策效率,加强了皇权 C、取代了科举制,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D、削弱了地方权力,标志着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 7、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东汉时,班超父子经营西域。上述措施(     )
    A、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解决了两汉时期的西北边患 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促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 8、下表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不同地区出土的器物,这些器物均饰有风格相似的“神面纹”。这说明(     )

    遗址名称

    出土器物

    所在地

    良渚遗址

    神面纹玉琮

    浙江

    石峁遗址

    神面纹石雕

    陕西

    陶寺遗址

    神面纹玉饰

    山西

    凌家滩遗址

    神面纹玉版

    安徽

    A、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差异 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D、手工业生产存在显著地域差异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①下表为瑞士企业家费希尔在1814年和1851年造访伦敦与英国工业区所记载的日记(部分)。

    1814年8月22日

    “我在伦敦的第一天就学到了很多我想要知道的东西,我发现在②整个英格兰只有3家工厂能够生产坩埚钢,而其过程是保密的,我有一个机会检验机器的细节而我抓住了它。

    1814年8月28日参观瓦特工厂后

    “很令我惊喜的是,瓦特先生领着我参观了他的素霍工厂里专门造蒸汽机的部门。……在③铁屋和其他的建筑里,6-50马力的蒸汽机工作着。它们安静、有序而高效地干着分配给它们的活儿——④建造它们是人类全部创造性的体现。”

    1851年参观水晶宫后

    “⑤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国室能够从人类各民族中征集来这么多精彩的手工与工业制造品 , 它们来自最文明与最原始的族群。”

    1851年写给瑞士自然历史协会的信

    “我刚刚从英格兰回来。在那个国家,伟大的成就——我或许该说是难以置信的成就——已经取得。英国的经验成功证明了被灌输了同样精神、抱定同样目标的个人联起手来一同工作会造就何等伟业。但是,这幅图景还有另一面:商品实际生产者——⑥那些真正的工人的处境并不值得羡墓 , 成千上万的英国工厂工人没有一个拥有嘛怕一小片土地。⑦他们不能享受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但我们可以)。即使这些美存在于英格兰,它们也会被从成千上万的烟囱里冒出的烟雾给遮蔽。”

    ——摘编自韩德森《费希尔和他的工业英格兰日记(1814—185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不同角度的两处文字(使用编号),分析其包含的信息,并说明其对研究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的史料价值。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开始仿造西船,但并未得到清政府支持。洋务运动时期,在“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指导下,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先后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工厂,雇佣洋匠,四十年间共造大小舰船约100艘,总吨位约计65000吨。民国时期,造船业有所发展,新建了一些造船厂,江南造船所为美国建造四艘万吨货轮。抗战时期,沿海的造船企业被日军所占,沦为其军舰维修基地。1945年战争结束到1948年底,新建船舶仅一万多吨,而通过接收和购买两项就达到近百万吨,呈现一片“造船停滞,修船繁忙”的特殊景象。

    ——摘编自王志毅《中国近代造船史》

    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通过“转让制造”方式引进了苏联军用舰艇制造技术,开启了我国船舶工业的现代化发展之路。20世纪60年代,我国船舶工业自力更生,基本形成了包括造船、修船、船舶配套以及船舶科研教育等相对完整的船舶工业体系。1977年12月,邓小平提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船舶出口打进国际市场”的战略决策,开启我国船舶工业振兴之路。21世纪之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已经能够建造几乎所有类型民用船舶,30万吨级超级大油船、1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40万吨级矿砂船、10000箱级及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实现了自主设计建造。在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船、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超大型汽车滚装船、10万吨级半潜船、极地船舶等不断取得重要突破,极大丰富了我国船舶产品种类。

    ——摘编自胡文龙《中国船舶工业70年:历程、成就及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船舶工业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分为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类。推选条件:一是突出原创性;二是反映古代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三是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国家

    1776-1825年

    1826-1875年

    1876-1926年

    英国

    43.6

    22.6

    14.0

    美国

    11.7

    24.0

    43.7

    德国(德意志)

    9.8

    21.2

    17.5

    (1)、根据材料,分别将古代典型的一例科技发明创造补充填入表中相应类别。(示例除外)
    (2)、任选表中一项成就,结合材料中至少一个推选条件,说明其入选理由。
  • 12、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形象的宣传从“盟友”变成了“黑暗”“残酷”的“邪恶帝国”。同样,苏联也利用电影﹑小说等多种形式塑造美国的敌人形象。这一变化是由于(       )
    A、冷战的开始 B、多极化趋势加强 C、联合国成立 D、艺术的不断发展
  • 13、下表为1776—1926年英美德三国重大发明占世界比重(单位:%)变化表。这可以用于说明(     )

    国家

    1776-1825年

    1826-1875年

    1876-1926年

    英国

    43.6

    22.6

    14.0

    美国

    11.7

    24.0

    43.7

    德国(德意志)

    9.8

    21.2

    17.5

    A、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B、欧美各国间工业发展差距日益缩小 C、英德两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加深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 14、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第一个创业高潮点出现的原因是(     )
    A、开发长江流域的龙头浦东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兴办4个经济特区
  • 15、1953年,中共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国内有55个城市、199个企业,从人力、物资、设备等方面支援鞍钢;《人民日报》也连续三天分别介绍鞍钢“三大工程”。这表明当时我国正在(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 16、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材料。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国民大革命 D、实业与救国
  • 17、“广州一口通商禁令解除,上海港久被压抑的潜能得以释放。最集中的体现,是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打破广州一口通商格局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8、乾隆帝曾斥责陕西巡抚用“夷使”字样指代西藏达赖喇嘛使者;又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的衣冠状貌,分布地区、服饰饮食及向清政府贡赋数额等集结而成一部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皇清职贡图》。这反映了清代(     )
    A、调整民族关系 B、促进西南开发 C、强化统一观念 D、实行因俗而治
  • 19、下列源自西域的食物传入中原后,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这些食物的传入始于(     )

    A、丝绸之路开辟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
  •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以后世界史大事记表

    时间

    事件

    1945年

    二战结束,联合国成立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9年

    北约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

    埃及爆发革命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9年

    古巴人民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1967年

    欧共体成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3年

    欧盟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9年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上述材料中美苏冷战的表现有哪些重大事件?
    (2)、依据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对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上一页 354 355 356 357 3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