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假如你穿越到秦朝,成为了一名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官员,你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
  •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图示意的是(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使用半两钱 C、统一文字为小篆 D、统一车轨
  • 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经西来。”该诗所赞颂的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     )
    A、建立中央制度 B、修建万里长城 C、书同文车同轨 D、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 4、它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它”是(     )
    A、《春秋》 B、《诗经》 C、《离骚》 D、《黄帝内经》
  • 5、我国出土的青铜器中,明确记载有“宅兹中国”,并且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的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何尊 D、利簋
  • 6、“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体现的思想(     )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
  • 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表明孔子提倡(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仁政 D、反对苛政,提倡德治
  • 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社会急剧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请根据下面思维导图的相关信息,①处应填写(     )

    A、各国变法改革 B、韩赵魏三家分晋 C、齐桓公称霸中原 D、华夏认同观念出现
  • 9、《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从这段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信息是(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各诸侯国都尊重周天子 D、楚国是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 10、“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多元一体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交流交往融合形成
  • 11、它与继承制、推举制完全不同,是由现任领导者自己提出,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传位给一个众人认可的贤德之人。“它”是指(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2、大汶口文化晚期,有的墓葬随葬品较少,而有的墓葬随葬品多达180余件,甚至部分墓葬中出现了象征权力的石制斧钱,这表明该时期(     )
    A、贫富和阶级分化明显 B、早期国家初具雏形 C、农业得到了发展 D、手工业得到了发展
  • 13、通过考察北京人已经懂得很多制造石器的方法,已经能够制造很多种类的石器,如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一时期我们称为(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器时代 D、铁器时代
  • 1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我国境内的古人类时制作的时间轴,①处应该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郧县人 D、北京人
  • 15、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远古人类遗迹遍布南北各地。研究这些古人类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是(     )
    A、神话传说 B、化石 C、史书记载 D、想象推理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引用材料一原文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2)材料二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

    材料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且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定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统治,但明清时期,制度的强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3)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请运用上述方法结合材料三,表明态度,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史记商君列传》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次变法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
    (2)、材料一中的哪项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哪一措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对你有何启发?
  • 18、根据材料请回答: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1)、材料一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
    (3)、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
    (4)、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突出,请你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一个建议。
  • 19、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其客观原因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 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
  • 20、明明同学考试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点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好和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爸爸、爷爷的言论分别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兵家、道家 B、法家、墨家 C、法家、道家 D、儒家、道家
上一页 240 241 242 243 2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