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东岸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丰台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含铁酱油”、“高钙奶”、“富硒茶”,这里的“铁、钙、硒”指的是A、元素 B、金属 C、原子 D、单质
-
2、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成为全世界的文化瑰宝。下列春节庆祝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剪窗花 B、挂灯笼 C、舞狮子 D、放烟火
-
3、
以废铜屑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以废铜屑制备硫酸铜,途径有两种。
途径Ⅰ: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途径Ⅱ:CuCuOCuSO4
(1)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转化①、②、③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为(选填序号)。
(3)实际生产选择途径Ⅱ制备硫酸铜,途径Ⅱ优于途径Ⅰ的原因是 , (从绿色化学和原料利用率两个角度解释)。
步骤二:以硫酸铜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如下。
(4)“沉淀”时应将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其原因是。
(5)检验产品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填化学式)溶液,无现象,则产品已洗净。
(6)碱式碳酸铜加热到220℃会分解为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取碱式碳酸铜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气体依次用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实验测得浓硫酸增重0.36g,碱石灰增重0.88g。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
-
4、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2)、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用双氧水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5、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1)、由空气得到X和氧气的过程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中X的化学式为。(2)、工业上控制温度使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氮气,剩下的是色的液态氧。据此事实可推断沸点:液氮液氧(选填“高于”或“低于”)。
-
6、材料科学在利用太阳能上大显身手。最近,一种利用石英热捕捉器(
)捕获太阳能的新方法,可使温度达到1000℃以上,从而有可能在玻璃、钢铁、水泥和陶瓷等工业生产中取代化石燃料。回答相关问题:
(1)、玻璃、钢铁、水泥和陶瓷中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这些无机非金属材料与石英均含有的元素为氧和。(2)、该捕获太阳能取代化石燃料的新方法,目前其主要的2点优势为______(选填编号)。A、应用更环保 B、技术更成熟 C、资源更丰富 -
7、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B、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
8、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aCl中的
加水溶解,通入适量
B
鉴别酒精和水
观察颜色
C
除去中少量CaO
高温煅烧
D
鉴别溶液和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溶液
A、A B、B C、C D、D -
9、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CuSO4+Ca(OH)2=X↓+Ca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uSO4可用于游泳池消毒 B、Ca(OH)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X为Cu(OH)2 D、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
10、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C、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D、磷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
11、碳酸氢钠(NaHCO3)是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碳酸氢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0 C、+2 D、+4
-
12、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氢化钙常作为供氢剂,用来提供能源。小组同学对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氢化钙取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氢化钙(CaH2)遇水剧烈反应释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
【提出问题】该氢化钙样品与水反应是否还能生成氢气?
实验1:取少量样品放入锥形瓶中,通过分液漏斗逐滴加水进行实验
(1)由于氢化钙与水反应很剧烈,为了减慢反应速率,我们可用(选填“颗粒状”“粉末状”)的氢化钙固体与水反应。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并开始实验。锥形瓶中快速产生气泡;将导管插入肥皂水中,吹出肥皂泡,肥皂泡被点燃。
【得出结论】
该氢化钙样品与水反应还能生成氢气。
【提出新问题】实验1中不再产生气泡后,锥形瓶中有较多白色浑浊物。白色浑浊物是什么?
【分析讨论】
氢化钙在保存过程中可能变质生成碳酸钙,故白色浑浊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钙。
实验 2:将白色浑浊物装入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稀盐酸,并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锥形瓶中有锥形瓶中二氧化碳生成。
(2)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该实验说明白色浑浊物中含有碳酸钙,氢化钙样品有少量变质。提出保存氢化钙的一条建议是。
Ⅱ、学习小组紧接着利用装置D对CO2的溶解性进行探究。
第一步:检查装置气密性;第二步:向三口烧瓶(500mL)中充满CO2;
第三步:将注射器吸入30mL 水,全部注入烧瓶中,等待一会儿后,再振荡烧瓶,观察现象。绘制压强与时间变化得到如下曲线。
【解释原因】
(3)a~b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4)已知:同温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压强比,根据图计算此条件下1体积水溶解体积CO2(保留两位小数),比通常状况下偏(填“低”或“高”),可能的原因。
【拓展延伸】
菜窖中一般会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人不能贸然进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针筒中的菜窖气体推入到装置中,可以粗略测定菜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提示: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可以吸尽二氧化碳气体)。
(5)连接装置: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f。
(6)用于实验的菜窖气体为50mL,最终量筒中共收集到水为45mL,该菜窖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
-
13、
I、中国的产盐史始于山西运城,运城盐湖的“垦畦浇晒法”制盐工艺有着约1300年历史,这一先进的生产方式领先世界海盐生产技术980余年,该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
(1)“箩”,就是产盐过程中结晶而出的硝板 (由硫酸钠等盐结晶而成,呈现蜂窝状空隙)。“箩”与过滤操作中(填一实验用品)的作用相同。
(2)宋代以前生产海盐多用煮盐法,到了清末各海盐产区大都改用晒盐法。煮盐法的优点是不受环境天气限制;相对煮盐法,晒盐法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3)卤水中两种主要成分的溶解度如下图所示:
结晶时,析出“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剩余母液为该成分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母液从40℃降温至0℃,结晶析出的物质主要是 , 其原因是。
(4)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和氯气,并获取另外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Ⅱ、晒盐或煮盐得到的粗盐通常含有泥沙等杂质,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称量5克粗盐,进行了如图流程所示的实验:
(5)溶解时,取适量的“20mL”,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 不宜过少的原因是。
(6)在操作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1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两支试管中均盛有少量稀盐酸。试管①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试管②一开始没有气泡产生,原因是。(2)、实验二: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补全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Fe、Cu、Ag金属活动性由强变弱
(3)、小组又设计了图二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情况,并同时测定了整个实验过程中三颈烧瓶内的温度(如图三)、压强(如图四)变化。实验之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4)、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 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此时没有推动注射器活塞),采集数据。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5)、据图三、图四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
15、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氧气制取”系列实验研讨活动。
【实验一】实验室制氧
(1)图一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AE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E收集氧气,当________,导管伸入集气瓶开始收集氧气。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
【实验二】家庭制氧
(3)①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小玲自制了一个家庭简易制氧机如图F所示,这个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②若想利用F装置监测产生氧气的速度,小组同学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a导管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b.将b号管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c.将a 和b导管同时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4)将150g质量分数为18%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为7.5%,需要水的质量________g。
(5)若得到0.8g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16、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了制盐、冶金等场景。
Ⅰ、制盐:
“西川有火井……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
(1)火井指的是天然气井。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填“能”或“不能”)产生温室效应。三大化石燃料除了天然气,还包括:石油和。
(2)制盐的原理是卤水通过(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得到粗盐。
Ⅱ、采矿和冶炼锡:
(3)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这五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4)采矿:常温下,锡露置于空气中能保持金属光泽。以锡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金属工艺品以色如银、亮如镜、声如磬、色泽历久常新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锡还广泛用于电子信息、化工及航天工业等。古代水中淘取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 , 难溶于水)与操作的原理相似,所用容器的孔径需(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
(5)冶炼: “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鞘(指鼓入空气)熔化……点铅勾锡……”。鼓入充足空气的目的是 , 涉及的反应之一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锡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 2 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7 C、由图1和图2:若烧杯内的物质R是硝酸钾,则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②③ D、将t2℃下硝酸钾、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硝酸钾溶液析出的晶体多
-
18、下列对应变化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Mg、Al、Fe金属 B、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C、
向一定温度下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aO D、
向一定温度下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
19、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 NaOH、NaCl、CuSO4三种固体
水
B
鉴别H2和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C
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 提纯KNO3
蒸发结晶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
A、A B、B C、C D、D -
20、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通过对比说法错误的是A、图1 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高 C、图3 实验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D、图4实验比较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