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东岸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丰台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物质转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为碱,则甲不可能为酸 B、若乙是一氧化碳,甲一定是碳单质 C、甲、乙、丙三种物质必须含有同种元素 D、若丙是水,则甲转化为乙的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
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检验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
设计
A、A B、B C、C D、D -
3、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100g饱和 KNO3溶液中含有20g KNO3 B、t2℃时,NaCI和 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NaCI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 KNO3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CI D、t3℃时,分别用等质量NaCI和 KNO3固体配成饱和溶液,所得NaCI饱和溶液质量更大
-
4、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图2是关于甲醇制备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比为1:16 C、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 D、甲醇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5、实验室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不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A、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氣化钠 B、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C、将氯化钠和水放入烧杯中进行搅拌溶解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蒸发皿中进行蒸发
-
6、下表列出了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胃液
血浆
唾液
胰液
0.9~1.5
7.35~7.45
6.6~7.1
7.8~8.4
A、胃液 B、血浆 C、唾液 D、胰液 -
7、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D、冰雪融化——分子发生变化
-
8、学校劳动教育基地里的蔬菜因缺氮叶片发黄,需要施用的化肥是( )A、Ca3(Po4)2 B、CO (NH2)2 C、K2CO3 D、MgSO4
-
9、《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法煮盐的工艺“.......汲水而上。入于金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其中“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微观粒子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电子
-
10、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图1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原子的中子数为53 B、碘元素的符号为I C、碘属于金属元素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
11、我国科学家已研发出新型硫化锂正极材料,实现全固态电池材料新突破。硫化锂(Li2S)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
12、液氢和液氧是火箭发射的常用推进剂。已知卫星要被送达预定轨道,火箭至少要充分燃烧200 kg的液氢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为使这些液氢完全燃烧,火箭发动机贮箱中装入液氧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3、常温下,均能与稀硫酸反应。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问题:二者混合后与稀硫酸反应的先后顺序受哪些因素影响?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如下探究。
提示:铁与氧化铜在溶液中不反应。
【实验探究一】铁和氧化铜用量的差异对反应先后顺序的影响
实验方案:向两份不同比例的混合粉末中,分别加入足量等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不断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
序号
铁粉质量/g
氧化铜质量/g
9.8%的稀硫酸
实验现象
①
0.56
1.6
足量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蓝色。
②
1.68
1.6
足量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红色固体不再增加后,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
【分析与结论】
(1)、实验中均生成红色固体,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以上实验,铁、氧化铜两种物质中,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3)、结论:在一定条件下,铁粉和氧化铜用量的差异(填“是”或“否”)会影响二者与稀硫酸反应的顺序。(4)、【实验探究二】硫酸浓度对反应先后顺序的影响实验方案:向两份相同比例的混合粉末中,分别加入足量等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稀硫酸,不断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
序号
铁粉质量/g
氧化铜质量/g
稀硫酸浓度
实验现象
③
1.12
1.6
18.6%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
④
1.12
1.6
23.7%
立即出现红色固体的同时产生大量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蓝色。
【分析与结论】
实验④中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为。
(5)、对比实验③和实验④,增大硫酸浓度会促进与硫酸的反应。(6)、增大硫酸浓度会影响红色固体的质量。两个实验中,红色固体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实验③实验④(填“大于”或“小于”)。
(7)结论:硫酸浓度对铁、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顺序有一定影响。 -
14、下面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性质验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装置B、C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验满方法是。(3)、将装置B、F相连,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装置F试管中的现象为 ,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通常状况下,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连接好仪器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
15、数字化实验具有实时、准确、直观、操作简便等特点。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反应。锥形瓶中盛有一定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传感器,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入稀盐酸。(1)、观察到锥形瓶中的现象是 , 证明二者发生反应。(2)、选择pH传感器,观察到pH变化如图2所示。
①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C点时,除指示剂外,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选择温度传感器,观察到温度变化如图3所示。①由图像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②D点时,容液的pH7(填“>”、“<”或“=”)。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某些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利用指示剂观察宏观现象,也可以借助数字化实验实时地呈现反应情况,证明二者发生反应。
-
16、二氧化锰是制作电池的一种重要原料,可以提高电池的放电容量、活性和使用寿命。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 , 含等杂质)制备高纯二氧化锰,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难溶于水且不与硫酸反应。
②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可将氧化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将菱锰矿粉碎的目的是。(2)、“酸浸”时,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操作a”的名称为。(4)、“电解”时,能量转化形式为。 -
17、绿萝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装饰植物,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净化空气,被称为“生命之花”。兴趣小组同学开展“培植一株绿萝”的实践活动。
查阅资料:绿萝喜湿热环境、喜阴、喜弱酸性土壤。
【任务一】选择培植绿萝的土壤
有三种土壤,分别测其pH如下表。
土壤样品
A
B
C
pH
6.5
7.2
8.3
(1)、三种土壤中,最适宜培植绿萝的是(填序号)。(2)、【任务二】自制绿萝营养液绿萝可用硝酸钾作肥料,该肥料主要为绿萝提供的营养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3)、浓缩营养液不能直接用于绿萝施肥。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兴趣小组用它配制200 g质量分数为0.3%的硝酸钾溶液作为营养液。计算需要3%的硝酸钾溶液g,水g。(4)、上述稀释过程,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任务三】扦插一株绿萝
选择土培扦插的方法,扦插一株绿萝。
-
18、化学在生活、生产和推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2)、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继青蒿素之后,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方面又有新突破——双氢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由种元素组成,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4)、钛合金以其优良性能在空间站建设中得到应用。钠合金属于(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5)、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变。请列举一种新能源。
-
1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看颜色,闻气味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钙
加入适量碳酸钾溶液
D
鉴别固体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取样,加水溶解,比较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
20、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在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氨气可将其转化,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生成物均无污染 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不变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