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与深厚底蕴。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的原理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粮食酿醋 B、用活字印刷 C、用磁石指南 D、用甲骨刻字
  • 2、实验室用 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2g 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3)、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3、

    耕地盐碱化影响粮食安全,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兴趣小组开展了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的探究活动。

    原因:由农业灌溉或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如图所示,当进入土壤中盐的量超出植物的吸收能力时,随着水分蒸发,残留的盐导致土壤盐碱化。

    检测:

    (1)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pH试纸测定,若pH>7 , 则浸出液显性。

    探究: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由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教师提供模拟盐碱化土壤样品浸出液。

    【查阅资料】BaCl2易溶于水;BaC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BaSO4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

    【提出问题】样品中的钠盐是什么?

    【作出猜想】

    (2)猜想1:Na2CO3;猜想2:;猜想3:Na2CO3Na2SO4

    【实验探究】

    (3)取少量浸出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A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浸出液中含Na2SO4

    2

    向B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浸出液中含Na2CO3

    【分析评价】

    (4)有同学认为实验1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补充实验】

    (5)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向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

    猜想3成立

    (6)交流:应对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多选,填字母标号)。

    a.合理施肥             b.引海水灌溉             c.用熟石灰改良             d.种植耐盐碱作物

  • 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在A-E中选择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
    (3)、选择B发生装置的突出优点是
    (4)、在G装置中装入浓硫酸可干燥O2 , 该气体从端进入(填“b”或“c”)。
  •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从空间站在轨实验,到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我国在航天领域不断崛起和迅猛发展,彰显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实力。航天科技的进步,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I.生命保障:空间站内,用特种活性炭除去气体中的异味和微量有害物质,为航天员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层结构舱外航天服,保障航天员舱外活动的安全。

    II.动力系统:部分运载火箭装载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二者接触即可发生反应:C2H8N2+2N2O4=3N2+4H2O+2CO2 , 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将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III.新型材料: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表面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返回舱外层的复合材料涂层能在高温时保护舱体,并防止过多的热量传递到返回舱内部,确保舱内航天员和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

    (1)、舱外航天服的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B、羊毛 C、聚氯乙烯
    (2)、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填“是”或“否”)。
    (3)、飞船返回舱外层的复合材料涂层具有的性能是(写一条即可)。
  • 6、我国北方有不少盐碱湖,含有较多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当地有“冬天捞碱(指碳酸钠),夏天晒盐(指氯化钠)”的生产习俗。如图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2)、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0gNa2CO3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Na2CO3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盐碱湖里能“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碳酸钠在冬天的溶解度比在夏天的溶解度很多(填“高”或“低”)。
  • 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CuO中的Cu

    加入适量的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C

    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洁净的铜丝浸入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

    分离NaClMnO2的固体混合物

    溶解,过滤;滤渣洗涤、干燥;滤液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8、火是人类文明之源。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
  •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液体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 10、月球上富含水冰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B、天然水经活性炭吸附后净化为纯水 C、电解水时正极一端产生氢气 D、水冰可以转化为饮用水、氧气等,能减少对地球资源的依赖
  • 11、月球南极蕴藏着丰富的氦-3,是一种理想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下列关于氦-3原子的说法正确的
    A、核外电子数为3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核电荷数为2 D、相对原子质量为2
  • 12、嫦娥七号发射过程中涉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发射 B、一级火箭分离 C、整流罩脱落 D、轨道舱帆板展开
  • 13、为测定实验室中标签被腐蚀的某瓶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此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忽略HCl的挥发性)进行实验探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物的总质量/g

    大理石

    盐酸

    20.0

    100.0

    115.6

    (1)、实验中生成CO2的质量为g
    (2)、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 14、

    劳动实践课上,农民伯伯告诉同学们给水稻追肥时,可以将草木灰均匀撒在稻田中。同学们对此产生了兴趣,以“草木灰”为主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   调查草木灰的制备方法

    【查阅资料】

    I.草木灰是作物秸秆、枯枝等燃烧后的剩余灰烬,其中富含可溶性钾盐。

    II.碳酸钾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钠相似,如可与稀硫酸反应:

    K2CO3+H2SO4=K2SO4+H2O+CO2

    任务二   探究草木灰水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1】同学们取一定量的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浸泡,过滤,得到滤液。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草木灰水溶液呈________性。

    任务三   探究草木灰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草木灰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2】同学们另取实验1滤液根据下表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②向步骤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_______

    【分析讨论】

    (2)步骤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步骤①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理由是________。

    任务四   讨论使用草木灰的注意事项

    (4)草木灰属于碱性肥料,过多地使用草木灰会影响作物的生长,还可能会让土壤碱化;也不适宜和铵态肥料混合施用,因为________。

    【拓展应用】

    《周礼·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CaO)混合加水所得的溶液来洗涤丝帛,这种溶液与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发生反应,生成物用水冲去,从而可把丝洗得干净亮丽。

    (5)这种溶液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生成的________(写化学式,H2O除外)。
    (6)下图表示不同pH溶液对茧层丝胶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脱胶率越高,所得的丝帛越顺滑亮丽。根据如图数据分析,选用下列溶液洗涤效果更好的是_____(填字母)。

    A. 10%K2SO4溶液pH=7
    B. 10%K2CO3溶液pH=11.6
    C. 1%的KOH溶液(pH=13.2)
  • 15、如图1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装置。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图2装置除去O2中混有的水蒸气以得到干燥的O2 , 则气体应从(填“b”或“c”)端通入。
  • 16、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17时17分,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
    (1)、发射该飞船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燃料)和四氧化二氮(助燃剂),二者反应可表示为C2H8N2+2N2O4=2CO2+3X+4H2OX的化学式为。此反应过程中(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2)、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内部的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请写出Na2O2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
  • 17、阅读下列材料。

    在湘楚大地的翠竹海洋中,湖南桃江以千年竹文化为根基,将竹子从传统材料升级为环保先锋,谱写着“以竹代塑”的环保新篇章。

    竹子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可降解、可再生。桃江创新研发竹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建筑、餐饮等领域,如竹炭基负极材料、竹缠绕管道、竹餐具等。竹炭基负极材料是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率、高循环稳定性等优点。这些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可被微生物降解,避免“白色污染”。

    从竹文化博览馆到“竹林十”生态模式,桃江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让竹子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化学智慧与生态理念的完美融合。

    依据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竹子中含有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
    (2)、竹炭基负极材料的优点有(至少写两点)。
    (3)、“以竹代塑”符合环保理念是因为
  • 18、图1为古今净水工艺的对比,图2为自制简易净水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宜捣蒜或明矾少许,投入水缸中”能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形成沉淀,此过程对应于现代净水工艺中的操作1的名称是
    (2)、浙江永嘉出土的明末水处理池池底残存木炭,木炭在净水中的作用是 , 与图2中的作用相同。
    (3)、用图2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19、我国青海盐湖地区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说法,这里的“盐”是指NaCl , “碱”是指Na2CO3。下图是NaClNa2CO3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Na2CO3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aCl的溶解度。
    (2)、冬天捞“碱”后湖水中的Na2CO3溶液属于(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人们根据季节的气候条件差异实现“盐”和“碱”的分离,这主要是利用“盐”和“碱”的不同这一性质。
  • 2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1)、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氧气的运输,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填元素符号)。
    (2)、合理的膳食结构才能保证营养均衡,我们吃蔬菜、水果主要是为了补充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