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是生命之源,虽普通但宝贵。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2所示,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发生了改变的是(填序号),该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填序号);

    A.水分子                      B.氢元素和氧元素            C.氢原子和氧原子

    (2)、如图3所示电解水实验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 当连接电源正极的试管中产生8mL气体时,负极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mL;
    (3)、如图4所示,是某同学自己设计制作的简易净水器,能对水样进行初步净化。

    ①其中使水样通过小卵石和石英砂层主要除去杂质,通过层可以除去色素及臭味;

    ②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填序号)。

    A.用肥皂水                     B.加热煮沸                      C.蒸馏

  • 2、

    Ⅰ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物质,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稀有气体

    (1)可用于医疗急救供给呼吸的是

    (2)可制成霓虹灯的是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4)可用于制取氮肥的是

    Ⅱ下面是部分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5)上述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下同)。

    (6)属于阴离子的是

  • 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语言。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③硫酸根离子

    ④“●”表示氮原子,则●   ●表示

    (2)、符号“3Ca2+”中的“3”表示 , “2+”表示
    (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硫在氧气中燃烧
  • 4、葡萄糖可以直接提供能量,病人在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向体内输入葡萄糖可以维持生命活动。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5、K2SO4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2 D、+6
  • 6、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氧气 D、二氧化碳+水→碳酸
  •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取用块状固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过滤
  • 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燃烧 B、铜丝折弯 C、冰雪融化 D、汽油挥发
  • 9、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闵恩泽
  • 10、

    某小组同学对生活中水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探究。

    【项目一】:认识水的蒸发

    (1)下图反映烧杯内的水在不同温度下汽化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将50℃时相同空间内对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项目二】:完成水的电解任务

    (2)①利用注射器模拟电解水实验装置。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 , 接通电源(如图所示)。接通电源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电解水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填符号)。

    ③电解开始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小于1:2,可能原因为(写一条即可)。

    【项目三】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和收集氧气的体积,实验数据如表:

     

    温度/℃

    外加电压/V

    氧气/mL

    时间/s

    15

    6

    9.9

    54.6

    15

    9

    10.0

    23.4

    15

    12

    9.0

    15.0

    30

    6

    9.6

    46.2

    45

    6

    9.7

    35.4

    (3)实验①②③可探究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填实验序号)。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写1点)。

  • 11、化学常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1)、小明同学做了图Ⅰ的对比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发现空气比水更容易被压缩,该实验从微观角度证了
    (2)、小宋同学用图Ⅱ实验探究分子的知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小组同学讨论后,共同设计了如图Ⅲ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填“a”、“b”或“同时”)处的棉花团先变成红色。图Ⅲ实验装置相对于图Ⅱ实验,优点有(写出一点)。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认识并了解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安全进行化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图标①的目的是;图标⑥表示做完实验后应

  • 1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注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选用装置AD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D中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3)、用B装置制取氧气优点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性质:(写一条);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
    (3)、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 14、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也需要验纯
  • 1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可知,铜粉与氧气反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固体。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2)、图二装置的试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5mL刻度处,反应后注射器活塞位于11mL刻度处,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为 , 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3)、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二实验有什么优点?(回答一点即可)。
    (4)、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图一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如图三所示。

    ①其中Y曲线表示的是(填“温度”或“氧气浓度”)。

    ②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图三中BC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 17、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氢气(H2)发生反应生成氨气(NH3)。如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是
    (2)、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发生的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反应⑤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5)、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标号)。
    A、易溶于水 B、熔点高 C、受热易分解。
  • 18、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亚运史上首次利用“零碳”甲醇点燃火炬。此次亚运会使用的“零碳”甲醇经过技术迭代,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每生产一吨这种甲醇可以消纳1.375吨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循环利用,彰显了中国打造“碳中和”亚运会的成果。如图所示为制备甲醇的微观过程:

    (1)、从反应前后的微观图对比可知,生成物有种。
    (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通过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本质区别是
    (4)、催化剂在反应前后不变。
  • 19、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
    (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文字表达式为 , 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不同说明燃烧剧烈程度跟有关。
    (4)、实验四中,将盛有红磷的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 放热。正确选择药品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本实验中对药品的选择合理的是

    A.可以用铁代替红磷实验       B.红磷要足量       C.产物不能为气体

    (5)、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放水的作用是;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6)、从反应角度分析,以上四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填序号)。
    A、都是分解反应 B、都放出热量 C、产物常温下都是固体 D、都是化合反应
  •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 ②表示的是

    (2)、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E共有种元素,D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E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镓原子(Ga)结构示意图为F,其中的x数值是;镓原子所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