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完成下列实验
    (1)、CO2的制取及收集

    i.制取CO2

    若补充一种仪器(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试剂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CO2收集

    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木条放在(填“a”或“b”)口处。若利用装置D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分,瓶中盛装的试剂名称是

    (2)、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ⅰ.绿色植物在生态箱中通过呼吸作用和作用参与碳循环。

    ⅱ.某同学向生态箱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出现现象为。测得生态箱内pH下降,原因是

    iii.请你列举一条具体措施减少大气中排放量,结合生活实际:

  • 2、我国为航天强国,化学助力,叩问天鸟。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主要采用以下循环系统。

    (1)、运载火箭发射,使用液氢与液氧。为了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加注液氢与液氧的体积比为 , 该反应中,体现氧气的化学性质是
    (2)、空间站内空气中含量最多且不会被宇航员消耗的气体是(填化学式),以上循环系统中,补充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填序号)。
    (3)、此循环系统中循环利用的氧化物有(填写1种即可)。
    (4)、空间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解决“气体从哪里来”的问题必然伴生着“气体往哪里去”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该循环转化系统,不用携带氧气 B、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没有对氢气进行了转化 C、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 3、“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竹子造纸的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1)、“斩竹漂塘”是为了将竹子中的纤维素分离出来,其中纤维素(填“属于”或“不属于”)合成材料。
    (2)、“煮楻足火”是将竹纤维放入“楻”桶内与石灰(CaO)一同蒸煮。其目的是利用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选填“酸”或“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荡料入帘”的“帘”是带筛网的捞纸工具,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4)、“覆帘压纸”这一过程属于是变化。
    (5)、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透火培干”是因为
  • 4、硝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小晋在家庭中配制了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为家中花草进行营养补充。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上图中烧杯的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将硝酸钾饱和溶液从20°C升温至40°C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C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 5、在劳动中感悟化学知识。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的化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电热式封口机给聚乙烯塑料封口

    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固性

    B

    施用碳酸氢铵化肥后,及时盖土

    碳酸氢铵不稳定

    C

    用双氧水自制简易供氧气

    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

    D

    用硝酸铵和水自制冷敷袋

    硝酸铵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A、A B、B C、C D、D
  • 6、中国科学家突破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技术,淀粉合成速率比玉米高8.5倍,或迎来“粮食革命”。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淀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是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B、淀粉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36:5:40 C、淀粉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淀粉没有可燃性,不会发生粉尘爆炸
    (2)、下图是人工合成淀粉的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化学式为CH3OH B、反应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D、反应②中ab分子个数比为1:1
  • 7、兴趣小组为制作木片画,先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再用毛笔蘸取稀硫酸在木片上绘画,晾干、烘烤,可制得精美的木片画。回答下列小题。
    (1)、制作木片画中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热量 B、烘烤过程,木片上稀硫酸浓度增大 C、用熟石灰处理废酸,发生中和反应 D、木片出现黑色画面,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
    (2)、稀释浓硫酸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 8、水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河水都是混合物 B、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包括蒸馏操作 D、自然界的水通过物理变化实现循环
  •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正确的是
    A、氧化铝:AlO B、两个氮分子:2N2 C、60个碳原子:C60 D、两个氯离子:2Cl
  • 1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降碳: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减污:废旧电池集中填埋 C、扩绿:大力推行植树造林 D、绿电:推广新型能源发电
  • 11、实验安全是完成实验探究的保障,在完成镁条燃烧实验中,不相关的安全标识是
    A、 B、 C、 D、
  • 1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检验氢气纯度 C、比较金属制品导热性 D、溶解NaCl
  • 13、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人体缺乏铁元素可能会导致
    A、甲状腺肿大 B、佝偻病 C、坏血病 D、贫血病
  • 14、首次揭示了麻黄碱药理机制的中国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孙汉董 C、闵恩泽 D、张青莲
  • 15、在含镍电镀废液的回收镍工艺中,需要除去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方法是先将Fe2+氧化为Fe3+ , 再通过沉淀除去。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H2O2+2FeSO4+H2SO4=Fe2SO43+2H2O , 在不同温度、pH时,沉铁过程中Fe3+转化所得产物可能不同,如图所示。

    (1)、H2O2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现有一定量的某废液,其中含有的FeSO4被过氧化氢溶液完全氧化,为了得到溶质的质量为20gFe2SO43溶液,计算需要一定量废液中含有Fe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沉铁过程中,在160℃、pH=7时,Fe3+转化为(填化学式)。若调节温度为30℃,pH=6 , 则可得到最终的含铁固体质量为g(假设没有损耗)。
    (4)、若废液中混有少量NaCl , 沉铁过程中(填“会”或“不会”)影响FeOH3的沉淀。
  • 16、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下图是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制氢和贮氢新工艺。

    (1)、ZnFe2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Fe3O4色固体。
    (2)、“循环制氢”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ZnFe2O4还有(填化学式),需不断补充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贮氢”时需通入氩气,其目的是MgH2H2O反应可以“释氢”,其原理为:MgH2+2H2O=+2H2 , 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
    (4)、“反应1~反应3”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写出“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
  • 17、

    研究团队以蛋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备CaO , 并用制得的CaO进行“碳捕集”性能测试。

    实验一:高温煅烧蛋壳法制备CaO

    取一定量蛋壳在950℃下煅烧,测得CaO产率随煅烧时间的变化曲线。

    CaO=mm×100%

    (1)该温度下最佳煅烧时间为________小时。

    (2)煅烧过程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蛋壳中含有             (填字母)。

    A. 蛋白质B. 糖类C. 油脂D. 无机盐

    (3)煅烧1小时后的产物中仍含有碳酸钙,用盐酸检验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二:高温煅烧醋酸钙法制备CaO

    用醋酸处理蛋壳制备醋酸钙,再高温煅烧醋酸钙制备CaO

    (4)用pH试纸测定醋酸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操作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________,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5)往等量的蛋壳中加入160mL的醋酸(每次加80mL , 醋酸过量),探究温度和加入醋酸的时间对醋酸钙产率的影响:

    序号

    温度/℃

    第一次加醋酸反应时间/分

    第二次加醋酸反应时间/分

    醋酸钙产率/%

    40

    60

    40

    95

    40

    90

    40

    96

    40

    120

    40

    93

    40

    90

    60

    92

    30

    90

    60

    92.9

    a.根据表中数据,第一次加醋酸的最适宜反应时间是________分钟。

    b.对比实验________(填标号),推测“醋酸钙产率可能和温度有关”。

    c.对比实验②④,“醋酸钙产率和第二次加醋酸的反应时间”的关系可能是________。

    实验三:比较不同实验方法制备的CaO的“碳捕集”性能

    将实验一、二制备的CaO各取4.5mg , 加热到650℃,均通入足量(反应生成CaCO3),记录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6)对CO2的捕集效果更好的是实验________制备的CaO

    (7)当温度超过700℃后,固体质量开始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

  • 18、

    在化学实验操作中,甲乙两位分别抽取了I、II组试题。可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稀盐酸、大理石、KMnO4H2O2溶液、MnO2、过碳酸钠、蒸馏水等,部分相关实验装置如图1(A-E)所示。

    I组:O2CO2

    (1)图1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甲同学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其中,制取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采用装置D干燥所收集的O2 , 瓶中需盛放(填物质名称),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4)装置E的优点是

    II组:制作简易供氧器。用如图2的自制“制氧机”制备O2

    【资料】过碳酸钠遇水会分解产生Na2CO3H2O2Na2CO3易溶于水。

    【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

    【现象】

    (5)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说明该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评价】

    (6)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可通过、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

    (7)右瓶中水的作用是(写一个即可)。

  • 19、“酱香拿铁”,是将中国传统白酒与现代咖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由高粱、小麦等谷物发酵而成。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53度”表示100mL的酒中有53mL酒精。白酒讲究的“口感醇厚”,可用“粘度”来衡量,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酒精度数与粘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醇,还含有醚、醛等成分,不能饮用,但可杀菌消毒。如图2为不同浓度酒精杀灭病菌所需时间。

    (1)、酒精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粮食发酵酿酒属于氧化(填“剧烈”或“缓慢”)。
    (3)、由图1可知酒精度数为度时,白酒口感最醇厚。
    (4)、依据图2解释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的原因:
    (5)、酒精可作燃料,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从微观角度解释,打开瓶盖就能闻到酒精特殊气味的原因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乙醇汽化时分子的间隔变大 B、青少年饮酒有害健康 C、48度的白酒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48% D、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
  • 20、我国海盐的开采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作咸》记载了“煎盐”技术:“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南海有编竹为者,将竹编成阔丈深尺,糊以‘蜃灰’,附于釜背,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牢盆”、蒸发结晶装置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图1中“牢盆”的作用相当于图2中的(填仪器名称);
    (2)、“蜃灰”指的是蛤蜊壳(主要成分是CaCO3)烧成的“灰”,“蜃灰”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结合图3分析,该“煎盐”技术不采用降温结晶的原因是;析出晶体后,“牢盆”中剩余液体为NaCl(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相比“煎盐”,从能源利用角度分析“晒盐”的优点是
    (5)、海水中NaCl含量为2%-3%,则150g海水最多能晒出g的NaCl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