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B、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 C、丙: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2、如图所示,将盛有68.0g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向烧杯中加入2.0g二氧化锰,在以后的6min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质量/g

    128.0

    127.2

    126.7

    126.5

    126.4

    126.4

    126.4

    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

    自然界并不缺少“镁”,缺少的是发现“镁”的眼睛,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寻镁之旅,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Ⅰ.初识金属镁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实验前镁条需要用砂纸打磨,原因是

    (2)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中燃烧,由此信息你对燃烧与灭火的新认识是。(答一点即可)

    Ⅱ.再遇金属镁

    (3)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研究: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Ⅲ.再探金属镁

    (4)新闻报道:“某存放金属镁的仓库发生火灾,装满清水的消防车却没有用武之地,最后用十三吨沙土才将大火扑灭。”这则消息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同学们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放到盛有冷水(蒸馏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假设】假设1:H2;假设2:CO2;假设3:O2

    经过讨论后.同学们首先否定了假设2,理由是

    【实验验证】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1正确(写出具体的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拓展探究】同学们又探究温度对镁与水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温度(℃)

    50

    55

    60

    65

    70

    收集50mL气体所用时间(s)

    295

    257

    196

    124

    74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温度对镁与水反应速率的影响是

  • 4、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序号①的仪器名称:
    (2)、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3)、C处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中蜡烛依次熄灭,可以验证CO2的性质有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5、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有种。
    (2)、图中化学反应前后微观粒子不变的是(填“分子”或“原子”)。
    (3)、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对应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将超浓缩洗衣液包裹于水溶性膜(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醇塑料)中的新产品——洗衣凝珠。误食洗衣凝珠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洗衣凝珠中含有超浓缩洗衣液(比传统洗衣液中的含水量更低),使用时,将其直接放入洗衣机中,水溶性膜遇水即溶,释放出洗衣液。超浓缩洗衣液的活性添加剂中含有生物酶,提高了其去污性能,研发人员分别在相同质量的洗涤剂中加入不同质量的同种生物酶,利用相同的方式对不同种类的污渍进行洗涤,测定试洗后的白度值。白度值越高,表明去污效果越好(实验结果如图)。

    (1)、聚乙烯醇塑料属于(填“无机”或“有机合成”)材料。
    (2)、洗衣凝珠比传统洗衣液去污效果更好的原因是(答一点)。
    (3)、由图可以得出,对蛋白污渍去污效果最好的生物酶与洗涤剂质量比是
  • 7、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热水,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可简述为:

    (1)、操作②名称是
    (2)、“一系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茶叶提取液中的色素和生物碱等物质,将茶渣制成茶炭用于除去色素,说明茶炭具有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为提高产率,需将茶叶粉碎、用热水浸泡 B、获得的茶多酚晶体需要隔绝氧气和水,密封保存 C、进行操作②时控制一定温度,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 8、如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0℃时,将20g的硝酸钾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得到的是硝酸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图2表示在2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烧杯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9、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泼水节是我国傣族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互泼水来表达祝福。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填“大小”或“间隔”)发生改变。
    (2)、火把节人们会在夜晚点燃火把祈求平安和丰收。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击石取火”的原理是
  • 10、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溶液显中性 B、该溶液显酸性 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该溶液是一种碱溶液
  • 11、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家里煤气泄漏,应立刻打开照明灯检查 B、为保护眼睛,进行化学实验需要戴好护目镜 C、室内起火时,应打开门窗通风 D、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1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变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加快反应速率
  • 1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食醋有酸性,用于减轻松花蛋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内异味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 14、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投放 C、乘坐公交出行 D、废水直接排放
  • 15、下表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探测的火星表面大气成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火星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氩气

    其他气体

    体积分数

    9530%

    270%

    160%

    040%

    (1)、关于火星大气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火星大气与空气成分相似 C、火星暂时不适合人类生存 D、火星大气不支持燃烧
    (2)、未来某天人类移居火星,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氧气变为淡蓝色液氧,发生了化学变化 B、性质: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具有可燃性 C、用途:氧气在航天工业可用作燃料 D、转化:条件允许,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来制取氧气
  • 16、下列关于“化学之最”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B、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铜 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D、导电性最好的是金
  • 17、南风古灶烧制的陶瓷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陶瓷制作过程的部分步骤如下,完成下面小题。

    ①采集瓷石瓷土          ②陶洗澄淀细瓷粉

    ③制作瓷坯        ④入窑烧成

    (1)、上述陶瓷制作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2)、步骤②中获得细瓷粉,涉及类似过滤的操作。实验室中过滤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量筒 D、玻璃棒
    (3)、对陶瓷厂周围空气环境监测时,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
    A、CO B、CO2 C、NO2 D、可吸入颗粒物
  • 1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 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19、钴金属被认为是国家战略资源,一种从报废高温合金中回收钴的主要工序如图1所示。

    (1)、“球磨”粉碎原材料的目的是
    (2)、“酸浸”时钴、铁与硫酸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属于反应。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钨要(填“强”或“弱”)。实验室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则需要98%的浓硫酸g。
    (3)、“除铁”发生的一个反应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X,X的化学式为 , 调pH时用NaOH , 与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酸浸”的浸出率受条件影响如图2,“酸浸”的反应温度和硫酸的浓度应控制在(填序号)。

    a.120°C,33%             b.80°C,23%             c.100°C,25%             d.40°C,5%

    (5)、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回收金属钴的意义是
  • 20、融雪剂又称“化冰盐”,某融雪剂可能由氯化钙、氯化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兴趣小组围绕融雪剂展开相关的探究活动。
    (1)、了解融雪剂消除积雪的原理。

    融雪剂溶于水后可(“降低”或“升高”)混合物的凝固点,从而防止雪水结冰。

    (2)、探究融雪剂的组成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于水会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

    【实验探究】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融雪剂,加水溶解

    得无色澄清溶液

    不含(填化学式)。

    2

    向上述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出现

    含有CaCl2

    3

    将等质量的氯化钠固体、融雪剂、氯化钙固体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

    温度:氯化钠溶液<融雪剂溶液<氯化钙溶液

    NaCl(填“含有”或者“不含”)。

    【分析与解释】实验操作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探究融雪剂的融冰效率。

    【实验探究】分别取大小、形状、质量相同的冰块,按所示试剂及用量进行实验;90分钟时,测定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试剂及用量

    24%NaCl溶液/g

    2

    4

    6

    8

    6

    4

    2

    0

    24%CaCl2溶液/g

    0

    0

    0

    0

    2

    4

    6

    8

    /g

    6

    4

    x

    0

    0

    0

    0

    0

    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g

    3.57

    6.77

    9.44

    14.19

    12.84

    11.54

    9.97

    9.52

    【分析与解释】

    1)通过实验①~④可探究NaCl溶液的浓度对冰效率的影响。实验③中,x=

    2)得到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24%NaCl 溶液的融冰效率高于24%CaCl2溶液的”,所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实验序号)。

    3)甲同学依据实验⑤~⑧得到结论“CaCl2溶液的浓度越大,其融冰效率越低”。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