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腌制皮蛋时使用了碱性物质,导致皮蛋碱味较重。为了除去碱味,制作凉拌皮蛋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A、味精 B、白糖水 C、食醋 D、食盐水
  • 2、夏季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为了防止鱼因缺氧而死亡,可用水泵将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从而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这样做的理由是
    A、增大了氧气的溶解度 B、增大了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 C、增大了压强 D、降低了温度
  • 3、风筝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制作风筝需要用到多种材料,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竹条骨架 B、塑料蒙面 C、腈纶线绳 D、不锈钢手握轮
  • 4、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兼具高度可压缩性和可拉伸性的超弹性全碳多孔材料——“碳弹簧”,它与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A、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的种类不同 C、原子的数目不同 D、原子的大小不同
  • 5、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信设备等领域。已知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X+2Mg__2MgCl2+Ti。请推导,X的化学式为
    A、TiCl B、TiCl2 C、TiCl3 D、TiCl4
  • 6、硒化锑(Sb2Se3)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已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已知Sb2Se3中Se的化合价为2价,则Sb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 7、将25m3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加压后,分子体积变小
  • 8、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冰川保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总水储量大,且淡水多 B、冰川融化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C、冰川水和海水都可以直接饮用 D、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可以有效减少冰川融化
  • 9、去年暑假,小曼同学一家选择乘坐供氧列车去西藏旅游,旅途中几乎没有高原反应。氧气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氧气能支持燃烧 C、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 10、某中学AI实验室摄像头拍摄并上传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选取的部分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锌粒 B、滴加液体 C、称量NaOH固体 D、量取液体
  • 11、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是我国著名民间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制泥揉泥 B、拉坯成型 C、上釉装饰 D、进窑烧制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
    (1)、如图是实验室中常用配制溶液的仪器:

    ①仪器C的名称是

    ②如图选择合适的仪器将20%过氧化氢溶液稀释为20mL10%过氧化氢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哪些?(填标号)。需要取用20%过氧化氢溶液mL,水mL。(已知10%过氧化氢溶液密度近似为1g/mL,20%过氧化氢溶液密度近似为1.1g/mL)

    (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老师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设计下列实验,对比分析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1min生成O2的体积。

     

    双氧水浓度

    双氧水体积

    反应温度

    催化剂及用量

    补加蒸馏水

     

    实验1

    10%

    20.0mL

    25℃

    MnO2固体1.0g

    0mL

    a

    实验2

    10%

    20.0mL

    25℃

    CuCl2固体1.0g

    0mL

    b

    实验3

    10%

    20.0mL

    25℃

    FeCl3固体1.0g

    0mL

    c

    实验4

    10%

    10.0mL

    25℃

    FeCl3固体1.0g

    xmL

    d

    实验5

    10%

    10.0mL

    30℃

    FeCl3固体1.0g

    xmL

    e

    已知,MnO2、Fe3+、Cu2+都可以作为双氧水分斛的催化剂﹔假设相同体积下,CuCl2溶液、FeCl3溶液的浓度相同。

    ①请写出实验3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效果为MnO2>FeCl3>CuCl2 , 则a,b,c的大小顺序为

    ③实验3和实验4实验研究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双氧水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则x=

    ④实验4和实验5的实验目的是

  • 1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我们对二氧化碳有全面的认识。

    Ⅰ.二氧化碳的发现

    (1)1772年,拉瓦锡进行木炭在纳氧燃烧的实验,发现只生成一种气体,由此得出该气体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拉瓦锡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后来,人们用更精确的实验方法证明了二氧化碳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Ⅱ.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便于控制生成CO2的速率,发生装置应选用图1中(选填编号)。用图2装置收集CO2时,空气从(选填“α”或“b”")口排出。图2还可以用来洗气:若要除去CO2中的H2O,则瓶内装的物质是

    Ⅲ.二氧化碳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

    (3)控制CO2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 , 是因为

    (4)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 , 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CO2释放利用。已知:CaC2O4·H2O热分解可制备CaO,CaC2O4·H2O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见图。

    ①据图分析:第一阶段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 , 第二阶段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②据图分析,C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填“高于”或“低于”)800℃。

  • 14、工业上,常采用“盐硝联产工艺”"生产高纯度食盐,还可以制得硫酸钠。卤水中主要含有NaCl,还含有少量Na2SO4、MgSO4、CaCl2、MgCl2、FeCl3 , 用火碱和烟道气中的CO2为原料净化卤水,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反应器1中主要除去的离子是(填符号)。
    (2)、将反应器1所得液体从反应器2的上端以雾状喷淋进入的目的是;反应器2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表为NaCl和Na2SO4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32.4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4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Na2SO4

    4.9

    9.1

    19.5

    40.8

    52.0

    48.8

    46.2

    45.3

    44.3

    43.7

    42.7

    42.5

    析盐罐获得氯化钠晶体最好控制在℃蒸发,原因是:。为提高Na2SO4纯度,析硝罐中析出Na2SO4 , 需采用(填“升温”或“降温”)结晶方法。

    (4)、取10g卤水样品,滴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钡,测得生成的白色沉淀为0.466g。假定析盐罐中析出氯化钠晶体纯度为100%,则100kg卤水最终进入析硝罐的溶液中含硫酸钠的质量为:kg。
  • 15、某硫酸厂的废液中含有H2SO4化学兴趣小组计划帮助其测定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向烧瓶中倒入20g废液样品,插入pH计测定溶液的pH,向废液样品中逐滴加入5%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在下图画出5%的NaOH溶液质量为32g时,烧瓶内溶液中存在的离子(考虑离子数目比)。

    (3)、该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
    (4)、若上述实验改用5%的KOH溶液,则pH=7时KOH溶液的质量为
    (5)、工业上一般不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常用下列物质中的来处理含硫酸的酸性废水。
    A、CaO B、CaCO3 C、Ca(OH)2 D、BaCl2
  •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文明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应用关系十分密切。

    ①三星堆遗址现已出土了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青铜的硬度比纯铜要(选填“大” 或“ “小”)。

    ②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有关于“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类化学反应属于反应。(选填“分解”、 “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

    ③近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是世界各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是目前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铜、铁、镍(Ni)是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某小组针对铜、铁、镍的金属活动性开展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镍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NiO),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NiSO4.

    【实验1】小组同学将未打磨的镍片浸泡在过量稀硫酸中,一开始无明显现象,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过一会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实验(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比较出铜、镍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2】将相同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iSO4溶液中,观察到铁片表面有固体析出,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写出铁片表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交流讨论】用镍片、硫酸亚铁溶液和进行实验也能判断铜、铁、镍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17、在《天工开物》中有关靛蓝的记载:“凡造淀,叶者茎多者入窑,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制备得到的靛蓝无法直接染色,需要把它通过还原反应转为靛白才能让它进入纺织品的纤维,衣物透风又可变回靛蓝。现代工业常用保险粉即连二亚硫酸钠(Na2S2O3)还原靛蓝,保险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可以用它保存食物水果等。
    (1)、Na2S2O3所属物质类别为________。
    A、 B、 C、 D、氧化物 E、化合物
    (2)、“石灰”指的是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填化学式),再与发酵产生的CO2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凝结的沉淀(靛蓝)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3)、衣物透风的目的是与空气中的(填化学式)接触,使得靛白变回靛蓝。
    (4)、保险粉用于保存食物水果的原理为:2Na2S2O4++2=4NaHSO3.
  • 1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A.探究NH3和CO2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D.证明MnO2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设计

    A、A B、B C、C D、D
  • 19、如图为Na2SO4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41 B、P点表示该温度下,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20℃时,Na2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馓分数为19.5% D、若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钠,则提纯氯化钠的方式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 20、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钙元素的价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能一步转化为d B、b不能一步转化为d C、x处的物质类别为单质 D、物质c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