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暑假期间,达瓦同学一家人去过林卡。晚上,大家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锅庄,场面十分和谐、幸福。(1)、木材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和。(2)、篝火晚会结束后,为防止失火,达瓦同学可以通过(填一种灭火方法即可)将篝火熄灭。(3)、为响应垃圾分类的倡议,达瓦同学将喝完水的塑料瓶投入_____桶里最合适。A、厨余垃圾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
-
2、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之一。氯化钠、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B、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15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 D、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升高温度,可变为饱和溶液
-
3、下表中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鉴别方法
A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B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分别溶于水,比较溶液温度
C
铁粉和炭粉
观察颜色
D
牛毛和涤纶
灼烧,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4、青藏高原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正确的是A、将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里 B、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都能防止生锈 C、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D、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
5、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 B、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可作电光源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D、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人工降雨
-
6、风干牦牛肉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
7、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氧气的验满 B、
酒精灯的使用 C、
液体的量取 D、
浓硫酸的稀释
-
8、青稞经清洗、晾晒、炒熟、磨粉制成糌粑。糌粑制作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 B、晾晒 C、炒熟 D、磨粉
-
9、中国空间站“天宫”核心舱“天和”电推进系统中的霍尔推力器腔体,采用了氮化硼(BN)陶瓷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具备耐热耐蚀性、低密度、高强度、绝缘性能好、易加工等优点。制备氮化硼的反应如下:。请计算:(1)、氮化硼(BN)中硼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现有70 kg的 , 理论上可以制得氮化硼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
10、
张老师在周末布置了“自制汽水”的特色作业,小花同学利用干冰自制了一瓶无色碳酸饮料。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小花同学对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入实验室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
(1)如图所示,向一个收集满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 , 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探究一】探究温度和压强对溶解能力的影响
实验一:标准大气压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自制的无色碳酸饮料100 mL,大烧杯中加入不同温度的水,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大烧杯中水的温度
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
澄清石灰水的现象
实验①
0℃
缓慢
不浑浊
实验②
20℃
适中
不浑浊
实验③
90℃
很快
变浑浊
(2)由实验一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因此小花同学建议:制好碳酸饮料后,应低温保存。
实验二:室温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100 mL自制的无色碳酸饮料(注射器体积为100 mL)。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注射器活塞的位置
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
实验④
不拉动活塞
适中
实验⑤
向上拉活塞到25 mL
变快
实验⑥
向上拉活塞到50 mL
变得更快
(3)由实验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探究二】探究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性
实验三:室温下,烧瓶中收集250 mL的气体,通过注射器分别加入50 mL不同液体,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定瓶中压强变化(实验前烧瓶内压强为104.20 kPa,实验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烧瓶中气体
注射器中物质
实验后瓶内压强
实验⑦
空气
水
130.25 kPa
实验⑧
水
104.98 kPa
实验⑨
盐酸
106.67 kPa
实验⑩
小苏打的水溶液
103.40 kPa
(4)实验后烧瓶内的压强,实验⑧小于实验⑦的原因是:。
(5)从上述实验中可知,室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依据是。
(6)根据实验⑧⑨⑩分析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中溶解性最弱。
-
1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开展了有关水的组成及其变化的实验探究(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2)、实验二中,可观察到玻璃管a、b内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观察到木条燃烧更旺盛,由此可说明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为(填化学式)。(3)、可以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水的电解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回收利用废旧干电池,已知干电池的构造如下图2所示,氯化铵、氯化锌均可溶于水。同学们设计的回收物质的流程如下图2所示:
请根据图示回答:
(1)、废旧于电池通过机械分离可以回收得到的金属单质有。(2)、操作Ⅱ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洗涤、干燥,得到的氯化铵晶体可用作化肥。(3)、欲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需要设法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碳粉,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法:。 -
13、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并抑制其传播,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它的成分和原理,能更合理、安全地使用。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pH在12左右,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为5.5%至6.5%不等。其消毒原理是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 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消毒的作用。
84消毒液使用过程中会放出有毒的氯气(),氯气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造成呼吸困难。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而致死亡。不可将84消毒液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这是由于在酸性较高的条件下,其更易生成氯气。还有,84消毒液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在室内使用时,还应该开窗通风一段时间。
(1)、84消毒液的物理性质为(写一条即可)。(2)、84消毒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3)、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4)、若在教室里使用84消毒液,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
14、、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2)、在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固体,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得到的是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
15、《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代金属冶炼的技术与工艺,是现代冶金工艺的雏形。将铁矿石冶炼成铁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化学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2)、赤铁矿(主要成分为)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
-
16、世界烟花看中国,中国烟花看浏阳。(1)、烟花中含有木炭、硫、铁、镁等可燃物,其燃烧时能产生光、热、烟、声等酷炫效果,请任写出其中一种可燃物的化学式。(2)、高氯酸钾()作为烟花中常见的氧化剂,在高温下会发生如下反应: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燃放烟花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你认为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有:(任写一条)。
-
17、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常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火灾。下列关于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成液态,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隔绝氧气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时不会因留下痕迹而使物体损坏
-
18、2025年春晚的《秧BOT》节目中机器人穿花袄、扭秧歌,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魅力。制造机器人需要用到大量铝合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铝合金属于纯净物 C、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大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19、实验中不仅需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更要注意安全。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图标,有关说明错误的是A、热烫:实验中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用手直接触碰试管
B、明火:要正确使用火源,并束好长发,系紧宽松衣物
C、用电:禁止湿手操作,实验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
D、锐器:应按照实验操作使用,避免锐器指向自己或他人,防止扎伤或割伤
-
20、在制作油条的面团中添加适量发酵粉,可以使油条在高温下迅速膨胀,变得蓬松酥脆。下列物质可以用于制作发酵粉的是A、NaCl B、NaOH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