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夏宝玉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质子交换膜系统中持久的CO2转化”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项研究展示了在质子交换膜系统中实现特久的二氧化碳转化的新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3种氧化物 C、该反应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 2、规范的实验技能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 3、铈元素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在合金、医药、制革、玻璃、纺织等工业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的原子序数是58 C、铈的元素符号为Ce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 4、不同气体在科技与生活中的多样化应用及其影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箭升空可使用氢气作燃料 B、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蔬菜大棚使用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 D、臭氧、氧气、一氧化碳都是空气污染物
  •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的实验图标是
    A、护目镜 B、排风 C、洗手 D、热烫
  • 6、他在稀土分离提纯及核燃料化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科学家是
    A、闵恩泽 B、张青莲 C、侯德榜 D、徐光宪
  • 7、春晚吉祥物“巳升升”的设计灵感包含青铜器元素。下列有关青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是混合物 B、青铜硬度大于纯铜 C、青铜熔点高于纯铜 D、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 8、2025年央视春晚的机器人舞蹈节目《秧BOT》展现了人形机器人的灵活舞姿如图。下列制作机器人使用的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特种钢 B、稀土永磁材料 C、合成纤维 D、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 9、下列春节习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剪贴窗花 B、悬挂灯笼 C、炸麻花 D、书写春联
  • 10、

    染织工业的基本流程为:碱煮→酸洗→漂白→染色→质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碱煮原理】“碱煮”可除去布料表面的油污,使布料表面变得更加光滑、有光泽。古人利用贝壳和草木灰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钾溶液洗涤布料,其过程是:贝壳灼烧得到贝壳灰,加水混合制成石灰乳,再与草木灰水混合,过滤即得(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1)实践发现石灰乳和草木灰水都能用来洗涤布料,但将两者混合之后洗涤效果更好。为探究原因,进行如下实验:用pH计测得草木灰水的pH为11.2,石灰乳的pH为12.1,两者混合后上层清液的pH为12.8。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知,混合后溶液碱性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为保持较好的洗涤效果,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需密封保存。

    ①小明猜想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也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为验证猜想,进行实验探究(见图):向A、B两个相同规格且充满CO2的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钾溶液和蒸馏水,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桌面上(U型管内为红墨水),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则猜想正确。

    ②欲探究实验后瓶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

    (3)现代“碱煮”使用的物质是烧碱。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烧碱,同时还可以得到其他产品。下列产品不可能得到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H2B. Cl2C. Na2SO4

    【酸洗工艺】

    碱煮之后的布料表面残留的碱液会影响布料的手感和后续工艺,需要进行“酸洗”。

    (4)用稀硫酸“酸洗”后的布料必须充分水洗至呈中性才能烘干,若用稀盐酸则无需水洗,其原因是________。

    【染色奥秘】

    草木染是一种非遗染色技艺,利用天然植物汁液给漂白后的布料染色。经过植物汁液染色后的布料还可以借助不同的酸性、碱性溶液进行调色。为探究调色原理,以紫薯汁为例,进行如下实验:

    向紫薯汁中加入的溶液

    白醋

    盐酸

    食盐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溶液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5)请分析紫薯汁可以替代实验室哪种化学试剂:________。

  • 1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在添加药品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检查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装置D收集CO2 , 验满的方法是
    (4)、实验室既可以用来制取和收集O2 , 也可以用来制取和收集CO2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
  • 12、《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主要步骤为:①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②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Ⅰ为
    (2)、操作Ⅲ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O4MgCl2等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_______(填字母)。
    A、蒸馏水 B、饱和NaCl溶液 C、饱和NaOH溶液 D、饱和BaCl2溶液
    (3)、固体B主要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13、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H2 , 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一所示,产生的H2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合成液态燃料CH3OH(甲醇);也可以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催化将H2OCO2直接转化为CH3OHH2、CO、CH4等燃料(图二);此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图三)。可以看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请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2)、图二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CH3OHH2、CO、CH4等燃料,该过程的优点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生活中废热无法利用 C、图一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FeO
  •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3)、写出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
  • 15、用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围炉煮茶”时常用木炭作燃料。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铁钉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在发现C60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碳元素只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单质。1985年英国科学家用大功率激光照射石墨等科技手段得到了C60;2004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制得石墨烯,它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化学性质类似于石墨。用石墨烯与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烯合金,研究人员称已使用该材料生产出了“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

    (1)、石墨转化为C60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石墨烯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3)、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石墨烯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B、烯合金不具有导电性 C、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 17、宏观和微观结合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其电子层数一定改变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 D、Na易失去电子,Cl易得到电子,两者可形成化合物NaCl
  • 18、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可以用于制造化肥 B、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高效能燃料 C、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 D、在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 19、家电以旧换新,节约又环保。废旧电器中含有塑料、钢铁、玻璃、铜等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塑料 B、钢铁 C、玻璃 D、
  • 20、物质的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方法

    A

    鉴别水和双氧水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B

    鉴别氮气和空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除去锰酸钾中的高锰酸钾

    加热

    D

    鉴别酚酞溶液和浓氨水

    看颜色

    A、A B、B C、C D、D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