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产洲际大飞机C929将采用50%以上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和15%的钛合金。其中钛合金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 C、金属单质 D、化合物
  • 2、潮汕有很多民间传统工艺,下列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澄海风筝 B、汕头抽纱 C、潮州陶瓷 D、潮阳剪纸
  • 3、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墨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绘画材料。墨由炭黑中加入天然胶等制成。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2)、“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选填“C”“CO”或“CO2”)。
    (3)、深圳率先使用无人机送外卖,用来制造无人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和树脂等多种材料组成的。从物质的分类上看,该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无人机结构中会减少机身重量25%-30%,主要是利用该材料具有等性能。
    (4)、用CO2和H2作原料可制取燃料甲醇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__CH3OH+H2O,该反应在发展清洁能源及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若生产64t甲醇,理论上能够吸收CO2的质量是多少?
  • 4、

    铜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材料之一。从古至今均可用孔雀石冶炼铜,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 还含有少量氧化铁和二氧化硅。

    I.古法炼铜:以孔雀石和木炭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冷却得到块状金属铜。

    (1)孔雀石加热分解为三种氧化物,除H2O、CO2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生成,此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2)上述流程中,球形容器内的木炭与火炉中的木炭作用(填“相同或“不相同”)。

    II.现代工业:如图为“湿法炼铜”并制备氯化钠和氧化铁的工业流程。

    资料卡片:

    ①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②二氧化硅(SiO2)难溶于水,不与酸也不与水反应。

    ③铁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

    (3)孔雀石中氧化铁与过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

    (5)向滤渣II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6)向滤液II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Fe(OH)2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 5、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取用氢氧化钙时,意外发现了半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他们决定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粉末是否已经变质?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1)写出氢氧化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假设】该瓶氢氧化钙的成分是什么?

    (2)猜想一:氢氧化钙;猜想二:;猜想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实验探究】同学们将少量样品研碎后,按图示过程进行实验:

    (3)操作II的名称是

    (4)取滤渣B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在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明滤渣B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5)为了进一步验证滤液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后续实验并验证了猜想三成立。请你选用下列实验试剂中的一种并设计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为:无色酚酞溶液、锌粒、碳酸钠溶液。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写出选用的试剂、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反思评价】

    (6)综合以上信息,氢氧化钙应保存。

  • 6、部分装修材料会释放有害物质,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甲醛(CH2O)是室内空气主要的污染物之一,除源头控制和加强通风外,还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分解两种方法除去甲醛。活性炭疏松多孔,可高效吸附甲醛等有害气体,常用于空气净化和装修后除醛。

    光触媒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备受瞩目。在光照条件下,光触媒催化作用时,甲醛会与氧气反应,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为了更好利用光触媒处理甲醛,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光照种类,光照强度等相关因素对光触媒降解甲醛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2)、对比图1中的两条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请写出光触媒和光照作用下,将甲醛(CH2O)转化为H2O和CO2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为保证人体健康,室内装修后入住前需要对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进行检测 B、光触媒在降解甲醛的过程中性质不变 C、由图2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光照强度为25w时对甲醛的降解效果最好
    (5)、请写出生活中能降低室内甲醛含量的方法
  • 7、以下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D

    除去NaCl中的少量MgCl2

    溶解、滴入少量KOH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8、某盐池富含Na2SO4 , 还含有少量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O4的溶解度比NaCl大 B、40℃时,将40gNaCl溶于100g水中,得到140g溶液 C、40℃时,Na2SO4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8.4% D、0~40℃时,与Na2SO4相比,NaCl固体更适合通过蒸发结晶获得
  • 9、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和新型催化剂将CO2转化为乙烯,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反应②生成的水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②中参与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22 D、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 10、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质量比为1:2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 11、三甲基甘氨酸(C5H11NO2),又称甜菜碱,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关于甜菜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甜菜碱中含有氧分子 B、甜菜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甜菜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D、甜菜碱由19个原子构成
  • 12、我国北斗卫星搭载了自主研制的新型铷原子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1,故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 13、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B、安全: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迅速用水将火浇灭 C、农业: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D、健康:中老年人适当补铁,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 1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构成C60的微粒:C60分子 B、铁离子:Fe2+ C、小苏打的化学式:Na2CO3 D、氦气的化学式:He2
  • 15、以下我国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A. 酒曲捣碎

    B. 酒曲发酵

    C. 高温蒸馏

    D. 泉水勾兑

    A、A B、B C、C D、D
  • 16、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Ⅰ.铁的有关知识

    (1)铁的冶炼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科技成就。

    ①图1展示了古代炼铁的场景,现代高炉炼铁原理与之相同,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原理:

    ②古代对生铁炼钢的描述有:“凡钢铁炼法,……火力到时,生铁先化。”说明生铁的熔点比钢

    ③“烧铁器淬胆矾水(硫酸铜溶液)中,即成铜色也”蕴含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2)铁器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Ⅱ.催化剂Fe3O4的制备

    (3)Fe3O4是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在制备Fe3O4过程中,其中一个步骤是用Fe粉将Fe2SO43转化为FeSO4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失效催化剂的再生

    (4)合成氨催化过程中因部分Fe3O4H2反应使催化剂“失效”。在一定温度下可用O2将其“再生”,原理如图2所示。“再生”过程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通入O2加热,将一定质量的失效催化剂进行“再生”,固体质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T1T2时,FeO转化为Fe3O4,T3T4时,Fe3O4转化为Fe2O3。(已知相对分子质量:Fe2O3160,Fe3O4232

    M对应的固体质量为g

  • 17、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为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等药品制取氧气,这些物质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元素。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应(填标号)。

    a.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 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实验小组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及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具体操作:每次都加入相同质量的大理石(足量)和25mL的稀盐酸,并记录收集到100mL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下表是实验的记录:

    编号

    颗粒大小

    实验温度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加入稀盐酸体积

    时间

    粗颗粒

    20

    7.3%

    25

    133

    粗颗粒

    20℃

    14.6%

    25

    126

    粗颗粒

    35℃

    7.3%

    25

    61

    细颗粒

    W

    14.6%

    25

    79

    ①实验Ⅱ和Ⅳ研究了某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W= , 由以上四个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

    ②从实验Ⅰ和Ⅱ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5)、设计由碳到碳酸钠的转化路径,依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探究酸的性质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图1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_______。

    【任务二】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

    (2)图2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________(选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

    【任务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小组同学按图3进行实验。

    (3)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该组同学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试管3中不断滴加稀硫酸时pH的变化图象如图4所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5所示。

    ①图4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②该反应中减少的微粒是_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

    小组同学对试管4反应后的物质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试管4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5)猜想一:可能是K2SO4;猜想二:可能是________;猜想三:可能是K2SO4H2SO4

    【实验与结论】

    (6)某同学为验证猜想三,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反应后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 , 得出结论为猜想三正确。对该同学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操作方法不正确,测量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 操作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C. 操作方法不正确,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 操作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任务四】废液回收处理。

    (7)实验结束后,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废液缸,并对废液缸中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回收。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和操作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处理后再排放。

  • 19、

    某盐湖水中含有NaClNa2SO4和少量MgCl2CaCl2。某兴趣小组为了获取其中的NaClNa2SO4 , 进行下列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除去MgCl2CaCl2

    (1)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

    (2)步骤Ⅱ所加试剂X是

    【实验二】利用NaClNa2SO4的溶解度,分离溶液A中的NaClNa2SO4

    Ⅰ.已知NaCl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Ⅱ.将溶液A80蒸发浓缩,流程如下:

    (3)滤液b是Na2SO4(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检验晶体成分。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晶体加水全部溶解,先滴入过量溶液。

    晶体是Na2SO4 , 而非NaCl

    ②取步骤①的上层清液滴入溶液。

    无明显现象

    (5)该小组分析溶解度曲线,推测步骤Ⅲ析出的晶体是NaCl , 但检验后却发现是Na2SO4 , 请作出合理解释

  • 20、我国是世界上锌冶炼最早的国家,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是:“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锌)也。”该工艺过程分解模拟如图,请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装入原料器之前,将炉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2)、高温炉内,碳酸锌(ZnCO3)在高温条件下与煤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生成ZnCO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微观角度分析冷凝器中冷凝的原理
    (4)、我国古代冶锌晚于铁和铜,分析说明其中的原因
    (5)、湿法冶金利用置换反应。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取出的滤渣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属阳离子是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