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物质A是暗紫色固体,B、M均是黑色固体,E和F均为常见的无色液体,C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H为淡黄色的固体粉末。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X
    (2)、反应③中的实验现象为: ,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3)、反应②中,B的作用是 , 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转化及应用的科学。
    (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①保持C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微观粒子名称)。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我国科学家公布了对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土壤样品的研究成果,准确测定了月球土壤样品中40多种元素的含量,以下为钛、锂、钠、氦-3的有关信息。

    ①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中n的值是

    ②锂、钠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③已知氦-3原子是一种含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原子,用“”表示质子、“”表示中子、“”表示电子。下列模型能表示氦-3原子的是(填序号)。

  • 3、认识物质的分类。

    ①液氧;②四氧化三铁;③洁净的空气;④氖气;⑤冰水混合物;⑥天然气;⑦水银;⑧高锰酸钾;⑨金刚石(C);⑩福尔马林溶液。用序号作答: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 4、水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1)、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馏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水的煮沸
    (2)、如图,中国人喜欢饮茶,用杂质少的软水泡茶,能充分体现茶的色、香、味。生活中将硬水转化软水的常用方法是。古代泡茶时可用漉水囊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3)、如图,与乙管电极相连的是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水电解的符号表达式为

    (4)、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生活中应使用“无磷洗衣粉”,这里的“磷”是指(填“元素”、“离子”、“分子”或“原子”)。
  • 5、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标出二氧化碳(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3)、钙离子(Ca2+)和碳酸氢根离子(HCO3)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4)、某微粒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 7、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B.数字“2”的含义

    ①汞由汞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③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①2Fe:2个铁元素。

    ②NO2:每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③3Mg2+: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微观认识

    D.用途与性质

    ①尘土飞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H2O、H2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③不同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①氦气填充探空气球——氦气密度很小。

    ②氧气用于航天助燃剂——氧气具有助燃性。

    ③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A、A B、B C、C D、D
  • 8、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有其中正确的有

    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③硝酸铁的化学式:Fe(NO3)2

    ④过氧化氢(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O2-2

    ⑤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⑥在二氧化碳(CO2)、过氧化氢(H2O2)、碳酸(H2CO3)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⑦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故可用于制成多用途的电光源

    ⑧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⑨碳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所以可直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9、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2个,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11、在化学学习中,简单的计算分析也是认识物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1)、标准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电荷数为11,其中子数是 , 核外电子数是
    (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 相对原子质量为12,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求1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3)、原子的相对质量之比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比较”)。
  • 12、下列有关原子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离原子核越远,它的能量越高 B、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一定是金属的原子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D、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掌握水的净化方法

    “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经其净化后获得的直饮水含有益矿物质元素。

    (1)双层纺织网(PP)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这种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填操作名称)。

    (2)节约用水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请写一条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进行通电,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进行模拟,按照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到玻璃管b产生气体体积为10mL,则玻璃管a产生气体体积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三】探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

    为探究温度、电压、NaOH溶液浓度对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室进行以下实验。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记录收集氧气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温度/℃

    外加电压/V

    NaOH溶液浓度

    时间/s

    15

    6

    2%

    54.6

    15

    9

    2%

    23.4

    30

    6

    5%

    46.2

    45

    6

    5%

    35.4

    45

    6

    2%

    40.2

    (4)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填实验序号)。

    (5)比较实验①和②,可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拓展】

    (6)在很多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在制备甲醇中也生成了水。88g二氧化碳与12g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g甲醇和36g水。CO2+H2X+H2O,则甲醇中一定含元素。

  • 1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放一团;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就开始收集。
    (3)、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选填“a”或“b”)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4)、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可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 15、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1)、空气低温加压变为液态空气,空气中各成分微观粒子的发生了改变。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出氧气。
    (2)、硫酸(H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液态化学试剂。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取硫酸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室”中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接触室”中SO2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SO3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工业上可以将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参加反应的“”和“”的粒子个数比为
    (2)、甲、乙、丙、丁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种,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原子种类 B、分子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 17、化学与传统文化
    (1)、《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
    (2)、《本草纲目》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瓶,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粮食加入酒曲发酵酿酒发生的是(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
    (3)、火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为使烟火产生耀眼的白光,可向火药中加入一种金属镁粉,请写出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__X+N2↑+3CO2↑,则X的化学式为
  • 18、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氢元素
    (2)、2个钠离子
    (3)、氖原子
    (4)、氧化钙
    (5)、五氧化二磷分子
  • 19、某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通过红热的玻璃导管引燃红磷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该密闭容器中,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20、关于化学方程式H2+Cl2__2HCl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氢气加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等于氯化氢 B、反应物是氢气和氯气,生成物是氯化氢 C、2g氢气和35.5g氯气反应,会生成37.5g氯化氢 D、每1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氯化氢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