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如图通过加热铜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粉加热后由红色变为黑色 B、气球先膨胀变大,冷却后缩小 C、不可以用玻璃棒来代替玻璃导管 D、反应前锥形瓶内铜粉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
-
2、化学项目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红磷前电子天平示数为106.23g(见图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后,待白烟完全沉降取下橡胶塞,片刻后再一起称量,电子天平示数稳定为106.28g(见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g。(2)、计算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01g)。 -
3、
某同学对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究。
【阅读资料】①用与钙加热制得;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③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也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的制备】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D的作用是;
(2)制备实验结束后,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有气泡产生,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显色,该同学据此判断:实验中确有氢化钙生成,其他同学提出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
【的性质探究】
取少量上述装置C中的样品加入到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该同学继续探究。
(3)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呈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该气体为(写化学式)。
(4)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
猜想四: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说其理由。
-
4、实验室里选用如图所示仪器制取气体(橡皮塞、导气管及试剂略去)。(1)、制取一瓶纯净的 , 若要使用双孔橡皮塞,需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2)、用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该方法制取 , 其发生装置需补充一种玻璃仪器,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该仪器。(3)、实验室里配制溶液:
①把1.0g高锰酸钾溶解于水配制成4.0g溶液。
②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如下图,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填写仪器名称)。
③配制上述实验中所用的溶液,若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序号)。
A.固体本身不纯 B.量水时仰视读数
C.向烧杯中倒水溶解时部分水洒出 D.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
5、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如何将氮气在常温下转化为氨气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一种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该过程中的LiOH属于(填“酸”“碱”或“盐”)。(2)、过程I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6、《梦溪笔谈》中“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记录了古代铁器生产、使用的情形。回答问题:(1)、炼铁的原理是利用CO与的反应。中Fe的化合价为。(2)、“剂钢”指的是合金钢,钢的硬度比纯铁的(填“大”或“小”)。每年有大量的钢铁被锈蚀,请提出一条钢铁防锈的措施。
-
7、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发明了将制碱、制氨结合的“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
B、张青莲
C、袁隆平
D、徐光宪
-
8、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端午时节,粽叶飘香。粽子是用粽叶包裹糯米等蒸煮而成的食品,因粽叶中含有对乙烯基苯酚,会散发出清香。完成下面小题。(1)、在下列粽子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粽叶 B、洗粽叶 C、包粽子 D、煮粽子(2)、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3)、下列关于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17种元素组成 B、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C、属于无机化合物 D、一个分子中含有4个分子
-
9、
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1)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几分钟后发现样品表面潮湿,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猜想一: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猜想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一】
小米取少量潮湿的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滴入少量稀盐酸,振荡,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与评价】
查阅资料:酸碱中和优先于酸和盐反应。
(2)小鹏认为实验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理由是。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下列试剂(填字母)能判断以上哪个猜想成立。A.酚酞溶液 B.氯化钙溶液 C.氧化铁 D.硫酸镁溶液
【实验二】
同学们又设计以下实验(装置见图1)证明猜想:
同时打开a、b弹簧夹鼓入空气,A、B试管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当观察到A中固体保持干燥、B中固体表面潮湿时,小鹏认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与评价】
(3)小米认为实验二不准确,理由是。【实验三】
同学们借助手持技术对实验进行可视化改进,实验装置如图2,结果如图3、图4(注意两幅图中纵坐标单位):
【实验结论】
图3中,0秒时二氧化碳含量约为。同学们分析图2中生成水的质量与氢氧化钠吸收水的质量之间的差异,确定猜想一是氢氧化钠变潮湿的主要原因。
【数据分析】
(4)请阅读图3和图4,简述得出实验结论的理由。 -
10、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1)、基础实验(如图一)
仪器①的名称是。实验室加热浓硫酸、食盐制备氯化氢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将氯化氢通入D装置导管口(填“a”或“b”)收集。
(2)、拓展延伸:若直接用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如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填字母)。若过氧化氢溶液的密度是 , 现配制过氧化氢溶液 , 需要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整数)。(3)、跨学科实践①家用制氧机(如图三)其主要原料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 , 相对分子质量是314,可缩写为)、二氧化锰和水。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成和 ,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产生氧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要求将过碳酸钠缩写成):。
②为得到一个人呼吸1小时所需氧气的量(折算后质量约为),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过碳酸钠的质量是。
③图三中加湿过滤器的作用有:过滤杂质、增加氧气湿度、。
-
11、木聚糖是生产木糖醇的原料,具有可燃性。(1)、科研人员研究用玉米芯膨化后辅助酶解法制备木聚糖,实验情况如下表。
膨化机/
0.8
1.0
1.2
1.4
木聚糖制得率%
15.41
18.23
20.14
17.13
压力提高至时木聚糖制得率下降的可能原因为:膨化机内物料的温度过高,打开膨化机接触空气,。
(2)、已知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取木糖醇进行实验(如图),测得B装置增重了 , C装置增重了2.2g。(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空气,使用药品均足量)①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出现现象后停止加热。
②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g、氢元素g,(填“含有”或“不含有”)氧元素。
③氧化铜的作用是。
④D装置的作用是。
-
12、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泥沙、硫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镁。除去粗盐中各种杂质才能得到精盐。学校实验室模拟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Ⅱ中当时,停止用酒精灯加热。(2)、模仿步骤②填空①、③、④;(3)、步骤④的目的是;(4)、实验最终得到的精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填“>”或“<”或“=”)最初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
-
13、
任务一:了解金属蚀刻画的制作原理
【查阅资料】金属蚀刻画所用的材料可以是金、银、铜、不锈钢、铝等金属。在金属蚀刻过程中,使用强酸溶液或某些盐溶液作腐蚀剂从而在金属表面留下痕迹。酸液温度稍高,可以提高金属溶解的速率,缩短蚀刻时间;但酸液温度过高容易使防护的涂层或耐蚀油墨软化甚至溶解,影响蚀刻画的效果。
任务二:模拟制作金属蚀刻画
【进行实验】根据制作金属蚀刻画的原理,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进行制作。
(1)实验1首先要对铝板进行打磨,其目的是;所得铝板蚀刻画中“玫瑰花”的颜色为。
(2)写出实验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反应后混合液中溶质的成分,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现象。
【拓展与延伸】
(3)成功制作金属蚀刻画除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蚀刻液种类之外,还要注意控制的条件是(写一点即可)。
(4)制作完成后的废液需回收处理,请依次写出利用硫酸铝制备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5)铝是两性金属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属于化合物中的(填物质的分类),偏铝酸钙的化学式为。
-
14、回答下列问题(1)、阳光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填化学式)转化为葡萄糖(),同时生成氧气。我国科学家已实现淀粉[]的人工合成,淀粉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填“>”或“<”或“=”)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二氧化碳和葡萄糖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光合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有助于实现碳中和(3)、二氧化碳作为一种碳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①合成尿素的反应为 , X的化学式是。
②合成碳酸氢铵的反应为 ,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相同质量的氨气分别生产以上物质,从有利于碳中和的角度,更优的是(填序号)方案。
-
15、下列探究实验设计不符合控制变量思想的是A、实验①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B、实验②探究铜生锈是否必须有氧气参加 C、实验③铜片上的白磷、水中的白磷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接触氧气 D、实验④探究催化剂种类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
16、我国西北地区很多盐湖除含有较多NaCl外,还含有或。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含的盐湖适合“夏天晒碱,冬天捞盐” C、20℃时,取NaCl、各5g,分别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相同 D、除去中的少量NaCl,可先配制32.4℃的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
-
17、下列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A、瘪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重新鼓起来——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 B、食物腐烂变质——食物中的微观粒子种类改变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空气是混合物——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
-
18、下列关于空气成分及空气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C、氦气可以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
19、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熟石灰中混有的生石灰
加适量水,充分反应,蒸干水分(温度适宜)
B
分离氮气和氧气
将混合气体降温至液态后利用沸点不同分离
C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加稀硫酸
D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20、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知识
A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硝酸钾
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B
在厨房中安装天然气泄露报警器
安装在炉具下方
C
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擦拭灶具
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
D
饭后洗净铁锅并擦干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