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和能源宝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用于制取纯碱等工业原料。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主要流程如下: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a.;b.。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海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元素总含量最大的是。从海水获得淡水的方法可以是(填标号)。a.蒸馏 b.加热分解 c.活性炭吸附 d.高分子膜分离
(2)、20℃时,海水中主要盐类的含量为:、、。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填“不饱和”或“饱和”)溶液。晒盐时不能将水全部蒸干,目的是使海水中的NaCl大量析出,而其它盐类基本不析出,其它盐类不析出的原因是。(3)、如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序号)。A、时,的溶解度小于的溶解度 B、当中混有少量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C、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D、时,各取相同质量的和固体,分别加水至恰好完全溶解,然后降温至 , 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溶液的质量(4)、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混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杂质为氯化钠)中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称取该样品 , 放入烧杯中,加入水配成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并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 , 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①过程III过滤后,所得滤液的质量是。
②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
2、气体制备和性质探究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如图装置可制取。(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2)、观察上图装置,判断反应(选填“进行中”或“已结束”)。(3)、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向外拉动任一注射器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松开手,活塞回到原处;
②在三颈烧瓶中通入 , 插入装有足量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的注射器,连接压强传感器;
③先后将两注射器中的试剂全部推入三颈烧瓶中,并保持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底部,压强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Ⅰ、验步骤中第①步的目的是
Ⅱ、分析上图可知,步骤③中先推入的试剂是(填化学式),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随后推入另一种试剂,三颈烧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此时瓶中压强变化对应图3中的(选填“ab”、“bc”或“cd”)段。
(4)、某同学通过对铜锈中元素组成的分析,设计实验探究铜锈蚀的条件(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只有甲试管中铜片生锈,在以下选项中符合铜生锈条件的选项是_______。A、和水 B、和 C、水和 D、、水和 -
3、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我们的能源,我们的地球”。(1)、下图是2015年和展望2030、2050年的能源结构图,比较三张能源结构图,其中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煤炭、。(2)、化石能源燃烧因产生_______(填序号)而形成酸雨。A、 B、 C、 D、(3)、化石能源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清洁能源。煤制乙醇的流程如下(碳元素不损耗)。每生产23吨乙醇,理论上需要吨碳。(4)、科学家发现海底蕴藏着大量可燃冰,富含甲烷水合物,为能源新希望。可燃冰分解可产生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5)、氢能是“21世纪终极能源”。铝镓合金在室温下就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一种碱。已知镓做催化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图1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图2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图3实验可判断出a端为电源正极 D、图4实验红磷的量越多,水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越多
-
5、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多种铁的化合物,下图为铁元素 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可生成b B、含有d 物质的溶液呈现出浅绿色 C、c 与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Fe2+ D、在高温条件下用CO还 原b 可得到a
-
6、某兴趣小组对吹灭蜡烛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将钢制管体内气体加热到320℃,快速推动活塞,仍能吹灭蜡烛(石蜡着火点约为19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蜡燃烧时只发生化学变化 B、热气吹灭蜡烛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 C、不加热钢制管体,快速推动活塞,也能吹灭蜡烛 D、钢制管体出气口离蜡烛的远近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
7、“单中心铁”可作某反应的高效催化剂,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后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D、“单中心铁”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
-
8、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的医用酒精给教室消毒
酒精具有可燃性
B
烧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
用镁制造照明弹
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A、A B、B C、C D、D -
9、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NO与生成的NO2含有等质量的氮元素 B、反应Ⅱ中,NO2与HNO3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 C、转化过程中,氮、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NO>NO2>HNO3
-
10、过氧乙酸()是常用的消毒剂,常温下易分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的化学式是 D、过氧乙酸是由、、原子构成
-
11、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材料制成。已知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C、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D、镓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
-
12、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加压后能装入钢瓶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C、水沸腾时掀开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相同
-
13、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空气中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C、食品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约占78%,约占21%
-
14、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如“面”象征长寿、“鱼”代表富裕等,其中“面”富含的营养物质是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
15、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技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下列扎染过程所用到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棉线 B、塑料薄膜 C、棉麻布料 D、铁制扎花针
-
16、2025年全国两会中指出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加强水质监测 B、回收废弃塑料 C、大量施用化肥 D、积极植树造林
-
17、《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代制砖的过程,下列步骤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选泥 B、制坯 C、装窑 D、烧制
-
18、春节档热播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记录,电影中有很多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场景。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浇灭燃着的木柴——降低着火点 B、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蜡烛熄灭——隔绝空气 C、设置隔离带,防止森林火灾蔓延——降低温度 D、红磷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红磷不是可燃物
-
19、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乙试管中铁钉生锈
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B
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
纯铝上留下划痕
铝合金的密度比纯铝大
C
探究CO2的性质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探究浓硫酸的性质
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A、A B、B C、C D、D -
2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混合物
方法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钙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足量MgO固体(难溶于水)后过滤
C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取样,分别通入CO2 , 观察现象
D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