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制得的气体进行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探究氧气的性质时,为使木炭与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反应,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发红,将其由瓶口向下(填“快速”或“缓慢”)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炭燃烧更剧烈。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装置(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金属及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用途
    (1)、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μm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填“延展性”或“导电性”)。
    (2)、炼铁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为(填化学式)。
    (4)、铝镁合金是飞机制造、建筑等行业的重要材料。为测定某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铝的质量分数,现将4.8g的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5g氢气。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3、 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②20℃时,将20g氯化钠固体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g。

    ③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

    ④将80℃时2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2)、农业生产可利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在实验室配制300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
  • 4、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电解水
    (3)、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 5、 从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发展科学思维。
    (1)、物质变化:结合以下反应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微观分析,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填“分子”或“原子”)。

    ②宏观分析,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能量变化:“神舟”系列载人飞船使用的某种发动机利用了N2H4分解释放出热量和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N2H4=催化剂2N+3H2+2NH3 , 其中a=
    (3)、调控反应: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需要(填“调小”或“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4)、可持续发展:为防止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可用石灰石进行脱硫,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2CaCO3+2SO2+O2=2CaSO4+2CO2 , 生成的硫酸钙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若吸收640t 二氧化硫,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t。
  • 6、 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1)、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以节约用水 B、工业污水未经分级处理直接作为园林绿化用水
    (2)、下列净水方法中,采用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填序号)。
    A、吸附 B、过滤 C、蒸馏
    (3)、通过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①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在如图所示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中产生3mL气体时,b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mL。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产生的气体,观察到(填“a”或“b”)管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另一管中气体可燃。

    ③以上实验证明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 7、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稀盐酸 ②金刚石 ③氦气 ④干冰 ⑤碳酸钙 ⑥铜,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2)、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3)、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4)、可用于人工增雨的是
    (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6)、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8、 某混合物由CaCO3Mg(OH)2组成,取13.7g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混合物中Mg(OH)2的质量为5.8g B、该混合物中钙元素与镁元素质量比为5:9 C、反应生成的CO2质量为1.1g D、反应后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9%
  • 9、 下列选项中,图示实验的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图示

    现象及结论

    A

    加入硝酸铵后,U形管①处液面高于②处液面,证明硝酸铵溶于水放热

    B

    一段时间后烧杯④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证明③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扩散到④中,发生了中和反应

    C

    一段时间后⑤中铁钉生锈,⑥⑦中铁钉未生锈,证明铁钉生锈过程有氧气和水参加反应

    D

    电炉从室温升温至260℃的过程中,⑧先燃烧,⑨后燃烧,⑩⑪不燃烧,证明无烟煤和沙子均不是可燃物

    A、A B、B C、C D、D
  • 10、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分别点燃,观察燃烧时的现象和产物的状态

    B

    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观察现象

    C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将混合气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1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把水喷向空气中可以为养鱼池增氧,原理为增大了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C、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所以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原理为酸碱中和反应
  • 12、 从化学视角对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视角

    A

    用橡皮泥制作分子模型

    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物质构成

    B

    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能将天然河水净化为纯水

    C

    设计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方案

    从物质组成、分类、转化及利用价值和保护环境等角度设计

    D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A、A B、B C、C D、D
  • 13、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__2NaOH+Cl2+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 B、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NaCl和H2O的质量比为117:36 D、反应中产生的氢气可作为理想的清洁燃料
  • 1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B、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 15、 铕元素(Eu)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3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9 D、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
  • 1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引燃酒精灯 B、检验氧气 C、读取液体体积 D、倾倒液体
  • 17、 下列物质的近似pH分别是:白醋为2~3、酱油为4~5、牛奶为6~7、肥皂水为10。蚂蚁叮咬时分泌出的蚁酸使人产生痒痛,为缓解痒痛可涂抹的是(   )
    A、白醋 B、酱油 C、牛奶 D、肥皂水
  • 18、 某运动饮料中含有的葡萄糖属于(   )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糖类
  • 19、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态氧 B、洁净的海水 C、冰水混合物 D、氧化镁
  • 20、 天津小吃煎饼果子上抹有的甜面酱中含钾、钙、钠等,这里的钾、钙、钠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