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化学用语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H+:1个氢离子 B、2C:2个碳元素 C、CO2:2个一氧化碳分子 D、O3:3个氧原子
  • 2、关于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所需的水只能靠饮水补充 B、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引起贫血,吃水果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C、蛋白质、糖类、油脂都属于有机物,在体内消化会放出热量,维持体温 D、血液中缺少葡萄糖可能会使人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
  •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下列广东省博物院藏品中,材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明青花八角勾莲纹烛台 B、西周兽面纹青铜盉 C、北宋木雕罗汉像 D、元白玉镂雕龙穿牡丹盖钮
  • 4、碳酸钾(K2CO3)俗称钾碱,主要用于印染、玻璃等领域。为测定某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将7g钾碱样品加入烧杯,再加入50g足量的稀硫酸,测得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4.8g。(杂质不参加反应)
    (1)、碳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选填“氮”、“磷”或“钾”)肥。
    (2)、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
    (3)、计算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5、

    为了加强学生对城市污水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某校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了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流程、污水处后产生污泥的成分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探究污水处理流程。

    未经处理的废水因含有油脂和漂浮状固体等杂质显得十分浑浊。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废水在厂区要经过“格栅”、“沉砂池”“活性污泥池”等处理后才能逐渐变得澄清。

    任务二:初步探究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的成分。

    【查阅资料】

    (1)污水处理过程中,调整废水的pH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偏酸性或偏碱的污水都会对处理设施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经测定,某废水pH=3.5,该废水呈________性,欲调至其pH在7-8范围内,污水处理厂常用向污泥处理池中加入熟石灰的方法进行处理,最终的污泥可用作肥料。

    任务二:探究污水处理后污泥中含有的部分物质

    【提出问题】最终污泥中是否残留上述药品,含有哪些物质呢?(忽略其他成分的影响)

    【做出猜想】

    (2)猜想1:含有CaCl2、HCl、Ca(OH)2

    猜想2:含有CaCl2、Ca(OH)2

    猜想3:含有CaCl2、HCl

    猜想4:只含有CaCl2

    同学们经过分析后认为上述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3)取少量待测的污泥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烧杯中备用。同学们设计如下方案对另外三个猜想进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无色酚酞溶液

    不变色

    猜想2不正确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上层清液静置后观察

    ________

    猜想3不正确

    【反思评价】

    (4)同学们经过反思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二中的氧化铜粉末可以用下列某些物质替代,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请你选出可替代的药品             (填字母代号)。
    A. 硝酸银溶液B. 锌粒C. 碳酸钠粉末

    【总结提高】

    (5)有同学提出通过一种试剂就可以区分另外三个猜想,请你来猜测一下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 6、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为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几瓶干燥的氧气,装置应选(填字母)。
    (4)、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若用D装置收集NO2 , 气体应从(填字母,下同)端通入,多余NO2需用碱液吸收,以下三个吸收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7、用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弹壳上的锈主要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子为Cu2(OH)2CO3),处理弹壳回收Cu同时获得硫酸锌晶体(ZnSO4·7H2O)的流程如下:

    (1)、加入过量金属A的目的是
    (2)、操作1、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操作3包括:蒸发浓缩、过滤、洗涤等。
    (3)、试剂X应选用(选填序号)。

    a.稀H2SO4       b.盐酸       c.醋酸

  • 8、阅读下列资料。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

    (1)、LiOH和NaOH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均可吸收CO2。请写出LiOH吸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空间站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处理二氧化碳时,需通过(填“增大”或“减小”)舱内压强实现CO2的脱附,最终将其排入太空。
  • 9、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CO2和NaOH溶液是否反应”进行数字化实验再探究。实验1:在盛满CO2的烧瓶中滴加80mL蒸馏水;实验2:在同样的烧瓶中滴加80mL NaOH溶液。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根据题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1得到的图像是曲线。(填“A”或“B”)
    (2)、A曲线中ab段上升是因为
    (3)、该实验能证明CO2与NaOH(足量)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此实验说明,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
  • 10、实验能展现化学的魅力,也是重要的学科素养。实验室制取CO2是学生必做实验,其主要步骤有:

    A.制取气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清洁与整理    D.填装药品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下同)。
    (2)、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若气密性良好。会出现下图中的

  •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化”说五味。
    (1)、酸:厨房调味品中的食醋或白醋(主要成分是CH3COOH),生活中可以用它来除去水壶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填基本反应类型)。
    (2)、甜:奶油蛋糕,香甜可口。焙制蛋糕用到的发酵剂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在医疗上,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苦:《茶经》中用“细、馨、苦”形容茶汤的色、香、味,茶香四溢主要体现微粒的基本性质是
    (4)、辣:湖南人的餐桌上少不了辣椒。辣椒中最主要的辣味物质是辣椒素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碱是一种天然植物碱,其化学式为C18H27NO3 , 辣椒碱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咸:食盐是生活中的调味品,也可用于工农业生产。农业上常用15%的食盐水来选种,现有30kg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欲稀释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H2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和浓H2SO4的洗气瓶

    B

    检验敞放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BaCl2溶液

    C

    验证金属活动性Al>Cu>Ag

    将除去氧化膜的Al丝分别浸入Cu(NO3)2溶液和AgNO3溶液中

    D

    鉴别NH3·H2O、CH3COOH、Na2SO4

    三种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石蕊试液

    A、A B、B C、C D、D
  • 13、小化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但他发现制得的气体不干燥,聪明的你帮他在下列试剂中选一种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你的选择是
    A、熟石灰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浓盐酸
  • 14、北关中学某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挤压右滴管并轻微加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挤压左滴管,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烧 C、该探究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探究方法 D、由于该实验没有产生有害气体,所以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 15、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放置

    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

    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食醋的pH>7

    A、A B、B C、C D、D
  • 16、火力发电厂为防止煤烟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使用石灰石进行烟气脱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X+2CaSO4 , 则X是
    A、CO2 B、CaO C、CO D、SO3
  • 17、打铁花是一种民间传统焰火,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者用木棒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水击打到空中,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场面相当壮观。请完成下列小题。
    (1)、打铁花表演中,铁水被击打成微小铁屑后剧烈燃烧,其根本原因是
    A、铁屑温度更高 B、氧气浓度增加 C、铁屑质量更小 D、铁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
    (2)、打铁花选用生铁而非纯铁,主要利用了生铁的
    A、熔点更低 B、硬度更大 C、密度更小 D、延展性更好
  • 18、常德安乡黄山头的特产之一是绿茶,以下关于绿茶制作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高温,破坏酶的活性 B、自然晾晒,去除露水 C、通过外力作用将叶片揉碎 D、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
  • 19、学习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g钙片的烧杯中加入5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总质量56.7g。(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计算该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2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仿照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75页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实验。

    (1)、写出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后,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仍为紫色。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可能有NaClBaCl2;猜想三: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

    猜想三正确

    步骤二:静置一段时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