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液态氮气的沸点低,可以用作制冷剂 B、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以做燃料 C、金属铜具有导电性,可以用来制导线 D、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多种颜色的光,可以用作特殊光源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粉末状固体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处理废液
-
3、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一致的是A、汞 B、锌 C、铝 D、钙
-
4、下列传统手工技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刺绣 B、核雕 C、剪纸 D、烧瓷
-
5、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一些氢氧化钠(NaOH)增强导电性。
【查阅资料】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于水,氧气比氢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数据记录如下表(直流电,电压:12V):
实验编号
温度(℃)
NaOH溶液浓度(%)
H2体积(mL)
O2体积(mL)
电解时间(s)
A
20
2%
20
9.8
54.0
B
20
5%
20
9.8
36.2
C
30
2%
20
9.6
46.2
D
30
5%
20
9.7
X
(1)、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2)、该小组研究的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和。(3)、本实验通过比较确定电解水速率的快慢。(4)、比较实验A和C,可得到的结论是:。(5)、分析实验A、B、C的数据,实验D的电解时间“X”是________。A、35.4 B、37.8 C、50.2 D、55.6(6)、理论上,电解水产生H2、O2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结果比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答1条即可)。 -
6、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以下仪器的名称:C:E:a;b。(2)、按要求填写相应仪器字母序号:
①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②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③用于盛装固体硫粉燃烧的仪器是;
④取用规定体积的液体试剂所用的仪器是和胶头滴管。
(3)、以下有关胶头滴管使用的操作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a.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
b.使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液体时,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
c.使用完与滴瓶配套的滴管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插入原滴瓶中
d.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的试剂
(4)、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______(填序号)。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
7、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来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构成的微粒观角度看:水是由许许多多的聚集而成的。(2)、从物质变化角度看:
①实验一和实验二微观上的本质区别是:。
②实验二中,两管产生的气体A是(填化学符号,下同),B是。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③如图是实验二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
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在该化学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填写微粒名称)。
④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保持氢气(H2)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填写微粒名称)。
(3)、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实验三中,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4)、制取廉价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有研究提出制取氢气的一种理想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是。另有研究提出,利用铁酸锌和水通过下列反应制取氢气:
①
②。
此种方法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该过程的最终产物是和 .
(5)、氢气的储存是亟待突破的难题。加压压缩储氢是最常见的储氢技术,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能被压缩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这是因为氢气具有性,运输不当,可能发生爆炸。 -
8、酒精灯内所用燃料为酒精。
某同学整理了下列有关酒精的信息:①酒精又名乙醇,化合物的一种;②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密度比水小;⑤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⑥易燃烧,与空气中的氧气点燃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⑦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⑧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1)、以上描述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2)、酒精挥发过程中:A.酒精分子的运动速率;B.酒精分子的构成;C.酒精分子的排列方式;D.酒精的化学性质,其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代号),为此,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应该。(3)、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 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酒精燃烧的产物,他的方法是(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及现象)。 -
9、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淡水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1)、城市用的自来水取自于自然界,其净化过程如图所示:
①已知A物质为明矾,其作用为。
②操作b主要是除去水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③操作a为过滤,实验室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多次过滤,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写一个)。
④下列混合物也能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食盐和白糖 C.沙子和食盐水 D.铁粉和铜粉
(2)、如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利用此装置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通过(填操作名称)净水的方法原理相同。(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该提倡以下方式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A、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B、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C、洗手后及时关上水龙头(4)、空气制水机能充分利用大气中的水分制出饮用水,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①由上图可知,饮用水的水分子直径(填“大于”或“小于”)过滤装置滤孔直径。
②压缩冷凝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液态水,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分子间间隔 B.分子种类 C.分子大小 D.分子的运动速率
(5)、归纳以上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形成的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是。 -
10、如图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1)、夹持镁条的仪器名称是;(2)、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依据是;(3)、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
-
11、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转化及其应用等方面。指出下列研究涉及食盐的哪个方面。(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2)、食盐中含有哪些基本成分:。(3)、食盐晶体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4)、向食盐水中通电得到什么物质:。
-
12、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降温能使水结冰,是因为低温导致水分子静止不动 C、烧水过程中壶盖上凝聚的水珠是纯净物 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
-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一种思维方式。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C
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
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
碳原子间形成的化学结构不同
A、A B、B C、C D、D -
14、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B、反应物是氧气和汞 C、生成物有三种 D、氧化汞属于纯净物
-
15、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某同学要煮沸5mL蒸馏水,操作顺序合理正确的是
①向试管中加入5mL蒸馏水;②点燃酒精灯;③用试管夹夹住试管:④用灯帽盖灭酒精灯;⑤给试管加热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
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 B、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C、实验探究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 D、化学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
17、小明同学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可能是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就“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与猜想 B、设计实验 C、反思与交流 D、得出结论
-
18、下列描述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生产色泽鲜艳的衣料 C、生产钢材建筑桥梁 D、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
-
19、2024年7月3日,在青岛召开的国际水大会的主题是“水——生命之源,发展之基”。会议聚焦海水淡化与浓盐水综合利用、工业节水与污水资源化、膜科学与技术创新、城镇水务技术发展、智慧水务、水生态保护与水环境治理、节水产业发展、产学研合作交流与发布等领域开展专题学术交流研讨。下列问题均围绕水展开,请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1)、某实验小组收集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得到蒸馏水。净水过程如图所示。
操作a的名称是 ,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若经操作a后得到的水依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D.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2)、水是常用的溶剂,能够溶解很多物质形成溶液。小明同学想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按如图所示步骤操作。请填空:
①计算:需氯化钠g,水mL(室温时,水的密度约为)。
②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左,此时应。(填选项序号之一)
A.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B.增加适量氯化钠 C.减少适量氯化钠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为。
④装瓶贴标签。
⑤下列情况可能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取用已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
C.氯化钠不纯,含有难溶性杂质
D.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部分残留
(3)、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68.0g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反应完全(假定过氧化氢全部分解,产生的氧气全部逸出,水的蒸发忽略不计)。请分析并计算: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20、
Ⅰ.有X、Y、Z三种元素,X是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元素,Y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Z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所得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试回答下列问题:
(1)X、Y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
(2)Z元素属于(填“金属”“非金属”之一)元素,其离子符号为。
(3)X和Z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填“分子”“原子”“离子”之一)构成。
Ⅱ.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暗紫色固体,B为黑色固体,E为无色液体,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将G放入D中燃烧,可观察到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H。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连线表示两物质可以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4)D是;E是。(填化学式)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为了防止集气瓶被炸裂,应在集气瓶底。
(6)写出物质D的用途:(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