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
    (2)、南宁市的很多家庭已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需经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家中,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原因
    (3)、天然气不仅可作燃料,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合成气(两种可燃性气体的混合物,其中一种是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现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氢能 B、核能 C、生物质能 D、太阳能
  • 2、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性。
    (2)、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填“大于”或“小于”)纯铜。
    (3)、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向 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3、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交点 P 的含义是
    (2)、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50℃时,将 50gA 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g。
    (4)、B 中混有少量 A 时,可用的方法提纯 B。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 的溶解度最小 B、20℃时,A 的饱和溶液和 C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50℃,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D、将 50℃时,A、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析出晶体的质量:A>B
  • 4、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现有①金刚石 ②氮气 ③一氧化碳 ④乙醇 ⑤稀硫酸⑥氢氧化钠,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2)、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
    (3)、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4)、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是
    (5)、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是
    (6)、可作食品包装袋内填充的保护气的是
  • 5、用化学用语填空。
    (1)、磷元素
    (2)、二氧化氮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3)、氨气
    (4)、碱具有共性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
    (5)、)Fe2+中“2”的意义
  • 6、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硫酸铵和氯化铵

    鉴别

    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Fe 粉和 CuSO4 粉末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将溶液蒸发结晶

    C

    与 NaOH 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

    检验

    取样,滴加 AgNO3 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D

    Ca(NO32 溶液中混有 CaCl2

    除杂

    加入过量的 Na2CO3 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

    A、A B、B C、C D、D
  • 7、现有一杯含有三种溶质的无色溶液,下列对该溶液中所含溶质猜测合理的是
    A、HNO3、NaOH、BaCl2 B、K2CO3、AgNO3、H2SO4 C、KCl、MgSO4、NaNO3 D、Cu(NO3)2、NH4Cl、Ba(OH)2
  • 8、理解概念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D、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 9、现有等质量X、Y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相对原子质量:X<Y C、消耗硫酸的质量:X>Y D、金属活动性:X>Y
  • 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点燃棉线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11、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的是
    A、水银(Ag) B、小苏打(NaHCO3 C、纯碱(NaOH) D、生石灰[Ca(OH)2]
  • 12、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合金 B、羊毛 C、涤纶 D、淀粉
  •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称量氢氧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取用粉末状药品
  • 1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余为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强同学向20g鸡蛋壳中分五次加入了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溶液,记录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所加盐酸溶液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2.2

    4.4

    6.6

    7.7

    7.7

    试回答:

    (1)、第次加入盐酸时碳酸钙完全反应。
    (2)、碳酸钙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0.1%)
  • 15、

    今年6月份举行的广饶县第二届初中化学创新实验大赛中,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有些酸和碱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且通过实验证明它们发生了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

    方案一:甲同学按图一进行实验。

    (1)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二:乙同学取一定量的稀盐酸,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用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曲线如图二。

    (2)请你根据图二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方案三:丙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三所示的实验。

    (3)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

    (4)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

    (5)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拓展探究:证明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确实能发生反应的方法还有多种,请你和小组同学用其他方案继续进行探究:

    (6)若不加酚酞试液,将向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再(写出你的操作及对应实验现象),则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

  • 16、海洋是巨大的储水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1)、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A、Na B、Cl C、H D、O
    (2)、在40℃时,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则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3)、图2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

    ①设备A中氯化镁与熟石灰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备C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③上述流程中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有(填一种即可)。

  • 17、以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选择适当的用品可以得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名称

    洗涤灵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污渍爆炸盐

    漂白粉

    产品样式

    有效成分或功能

    清洗油污

    盐酸

    氢氧化钠

    过碳酸钠

    消毒

    (1)、我们使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的功能。
    (2)、以下物质可以使用洁厕灵清洗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铁锈                         b.油渍             c.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3)、取上述一定量的炉具清洁剂,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色,若将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混合,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图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

    (4)、“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 , 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写出此时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8、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喝了汽水等碳酸类饮料会打嗝,这一现象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有关。
    (2)、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碱性溶液的侵蚀,所以在使用洗发剂洗完头后通常使用护发素,由此你推断护发素一般呈性(填“酸”或“碱”)。
    (3)、野炊活动过程中,小明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下列物品可以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__(填字母)。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 19、测定溶液电导率可辅助探究物质间的反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图1所示装置向B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Na2CO3溶液和稀硫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得电导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已知: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锥形瓶甲、乙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B、锥形瓶乙的电导率曲线可用图2中的曲线①表示 C、P~M过程中电导率降低是由于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增多 D、N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 20、20℃时200g硝酸钠的不饱和溶液中,若再加入10g硝酸钠或蒸发掉20g水,都恰好使该溶液达到饱和,则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A、10g B、15g C、20g D、50g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