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某研究小组进行钢铁锈蚀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按如图1所示连接实验装置,同时插入氧气传感器,采集三个实验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实验中食盐水和稀醋酸浓度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无法得出铁生锈的条件 B、其他条件相同时,稀醋酸比食盐水更能加快铁的锈蚀速率 C、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实验②的底部最先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D、与课本中探究铁生锈的实验对比,该实验的优点是耗时短、更直观
-
2、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是学习化学的目标要求。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宏微结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二者分子结构不同 B、守恒思想:氢气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水 C、证据推理:铁制品比铝制品易生锈,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D、分类观念:纯碱、烧碱、熟石灰都属于碱
-
3、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 ,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
表示2个水 D、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
-
4、在“天宫课堂”中宇航员用饱和醋酸钠溶液演示了“冰雪”实验。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能使点醋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40℃时,水中加入醋酸钠,可得溶液 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将点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5、钯是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钯的中子数为46 B、表示两个钯原子 C、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D、钯原子的质量为
-
6、中学生应主动承担家庭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使用煤炉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
B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D
用发酵粉焙制糕点
能产生
A、A B、B C、C D、D -
7、学习小组就“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跨学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定 B、
量水 C、
过滤 D、
溶解
(2)、下列与跨学科实践活动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浸出液的酸碱性 B、用试纸测得约为6,则土壤呈碱性 C、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若校园土壤为酸性,则适合种植耐酸性植物(3)、“测土配方施肥”是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后,科学施用配方肥的农业技术。经测定,该地种植月季时需补充钾元素和氮元素,施用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 -
8、下列自热火锅发热包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B、 C、 D、
-
9、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哪个是化学变化A、收割水稻 B、晒干稻谷 C、米饭酿醋 D、研磨稻谷
-
10、粗盐提纯实验中不涉及的提示图标是A、
护目镜 B、
明火 C、
热烫 D、
用电
-
11、下列江门美食富含蛋白质的是A、五洞牛肉 B、大鳌莲藕 C、杜阮凉瓜 D、恩平烧饼
-
1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用于制取纯碱等工业原料。(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主要流程如下: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材料二: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常温常压下,每升水能溶解。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每升水能溶解。
①纯碱的主要成分是 ,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填“酸”“碱”“盐”之一)。
②侯氏制碱法在制得纯碱的同时还得到的一种氮肥是(填化学式)。
③综合分析上述制碱流程中,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制成饱和氨盐水之后,再通的原因是。
(2)、如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A、时,的溶解度小于的溶解度 B、当中混有少量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C、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D、时,各取相同质量的和固体,分别加水至恰好完全溶解,然后降温至 , 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溶液的质量(3)、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混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杂质为氯化钠)中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称取该样品 , 放入烧杯中,加入水配成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并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 , 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①过程Ⅲ过滤后,所得滤液的质量是。
②计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
-
13、回答下列问题:(1)、小红和小刚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试剂记录清单可知该无色溶液是溶液、溶液、溶液中的一种,他们为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与分析】
①小红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溶液,振荡,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判断该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②小刚另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溶液,振荡,观察到也有白色沉淀产生,判断该溶液中的酸根阴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交流与合作】
③小红和小刚经过交流讨论,应为该溶液贴上写有(填化学式)溶液的标签。
(2)、已知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另有一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结合上述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温下,气体的水溶液7(填“>”“=”“<”之一)。
②白色沉淀H为(填化学式)。
③步骤II中生成气体F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无色溶液G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⑤在固体样品A里,所述三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填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另取少许样品A加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
14、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的制取与物质组成的探究①在实验室中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为原料,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利用上述装置对某有机物的组成进行探究,所选仪器按“”的顺序连接(、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使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反应后测得装置质量增加 , 装置质量增加 , 装置质量增加。
通过分析计算可得,此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精确至),该有机物中(填最简整数比)。
(2)、简易供氧器的设计与评价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设计了简易供氧器。
装置:如图所示。
试剂:共5份(每份包含溶质质量分数为的过氧化氢溶液、颗粒状二氧化锰、纯净水)。
①请完成该供氧器的说明书:
a.制氧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b.使用方法:先将纯净水加入(填“甲”或“乙”)瓶并拧紧接有吸气面罩的瓶盖,再将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填“甲”或“乙”)瓶并拧紧瓶盖,乙瓶中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吸氧。
c.每份试剂最大供氧质量:。
d.使用完毕,倒出残液,清洗装置。
②请对此简易供氧器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
15、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到信息时代,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材料的发展密不可分。(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诉说着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青铜属于金属材料中的________(填“合金”或“纯金属”)。(2)、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 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3)、我国古代就有湿法冶金技术,湿法冶金是利用置换反应从盐溶液中得到金属。在实验室中,把一定量铁粉加入一定量的、和混合溶液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回答:①滤液A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②滤渣B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填化学式)。
③写出过程I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多种新材料的成功研制,助力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①我国科研团队用六方氮化硼制备出某种菱方氮化硼 , 为新一代激光技术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与都是由硼元素和氮元素组成的,但由于结构不同(如图所示),属于不同的物质。
制备氮化硼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化合”“分解”“置换”之一)反应;由六方氮化硼(h-BN)制备菱方氮化硼(r-BN)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芳纶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的一种性能优良的新材料。芳纶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其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
16、化学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1)、分类是认识物质的重要方法。按要求从氢气、氢氧化钙、三氧化硫、氯化银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非金属单质;
②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③一种难溶性的盐;
④一种微溶性的碱。
(2)、人们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可以创造出新物质。①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可以生成不同的新物质。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 , 还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180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
②玻璃被誉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发明之一。在工业生产中,玻璃通常是用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经高温烧制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反应中,的化学式为。
(3)、合理利用物质可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①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作导线
B.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电光源
②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目前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已走入千家万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 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7、常温下,向由、、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 再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的质量为 B、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C、原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为 D、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18、菱锌矿是工业上制备硫酸锌的原料。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 , 还含有和等。如图是用碳酸锌样品(杂质为和;难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模拟工业制备的流程。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A、滤液为无色溶液 B、滤渣甲是 C、滤渣乙是单质铁 D、步骤Ⅱ有气体生成
-
1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物质丙与物质丁都属于有机物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20、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随所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A、在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和 B、在段,溶液中数量逐渐增多 C、在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和 D、该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