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产生的所有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甲:气体是H2 ; 乙:气体是SO2;   丙: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部分夹持器材略去)。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

    (2)B装置的作用是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证明气体中含有H2 , C中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推测D瓶中溶液的作用是

    【讨论】

    (5)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产生氢气的原因:

    (6)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任填一种合理的答案)。

  •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几种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 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3)、某同学设计了F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相关性质。

    ①转动Y型管,稀盐酸流动,与物质M接触,反应开始。则物质M应为。Y型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F装置中出现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同时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性质。

    ③往软塑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盖上瓶塞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及的现象。

  • 3、可燃冰(CH4•nH2O)外观像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的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1)温度不能太高;(2)压力要足够大;(3)要有甲烷气源。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可燃冰具有热值高、储量丰富等优点,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备炭黑、乙炔等。

    2017年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走在世界前列,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当今世界能源储量最丰富的是
    (2)、可燃冰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形成的适宜条件是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

    (3)、可燃冰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的原因是 , 请你再说出一种新能源:
    (4)、下列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___________。
    A、甲烷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二氮 D、二氧化碳
    (5)、写出甲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 4、如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5%),用于煎炼海盐。

    (1)、“1000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氯化钠的质量约为g。用这些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序号)。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用获得的“上等卤水”煎炼海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原因是
    (3)、将“上等卤水”在100℃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g 溶液中含水100g、NaCl 39.8g、MgCl2 7.65g及其他成分2.55g。将150g 此溶液降温至20℃,有g NaCl 析出(溶解度见表),此时,(填“有”或“没有”)MgCl2析出,此时的溶液是氯化钠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温度/℃

     

    20

    60

    100

    溶解度/g

    NaCl

    36.0

    37.3

    39.8

    MgCl2

    54.8

    61.3

    73.0

  • 5、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C.检验氧气

    D.用NaCl溶于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各取少量固体,分别溶于水中,测溶液的温度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 CuSO4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探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D

    鉴别 CO2和 CO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7、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溶质的方法 D、甲物质中有少量乙物质,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甲
  • 8、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分布

    B.物质分类

    C.原子结构

    D.空气组成

    A、A B、B C、C D、D
  • 9、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B、甲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3 C、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 10、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演化的转折点,使人类繁衍。火能给生活带来温暖,使用不当也会带来灾难,带着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完成问题
    (1)、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站、面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图书馆着火用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森林发生火灾时,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2)、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相关解释

    A

    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

    二氧化碳有毒

    B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C

    在阳光下晾晒湿衣服

    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3)、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用水浇灭火炉中的火,主要原因是使燃着的煤与空气隔绝
  • 11、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金、银在地球上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金、银的化学性质稳定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CO有毒,所以 CO 不能作燃料 D、医用酒精中水是溶剂,则碘酒中溶剂也是水
  • 1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工业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B、人呼吸空气时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 C、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到防腐作用 D、稀有气体原子已经达到稳定结构,所以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较稳定
  • 13、下列有关数字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3H—3个氢元素 B、C60—60个碳原子 C、Mg+2: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Fe2+:表示1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 1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

    D.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15、某兴趣小组做铁丝燃烧实验,下列图标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A、 B、 C、 D、
  • 16、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是
    A、海水晒盐 B、干冰制冷 C、风力发电 D、烧火煮饭
  • 17、如图为某琥珀酸亚铁口服片的说明书。请计算:

    名称:琥珀酸亚铁口服片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4H4FeO4

    含量:每片0.5g , 含琥珀酸亚铁0.1g

    适应症:用于治疗缺血性贫血

    治疗用量:成人一日24片 每日一次

    儿童一日13片 每日一次

    (1)、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琥珀酸亚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
    (3)、琥珀酸亚铁在口服片中的质量分数为
    (4)、按治疗用量服用,成人每天最多补充铁元素的质量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18、某市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小波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小波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小波想检验最后得到的澄清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检验。
  • 1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想探究氧化铜能否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猜想】Cu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1)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在试管中加入10mL5%H2O2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常温下H2O2分解速率非常缓慢,放出很少量氧气

    实验二

    在装有10mL5%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CuO , 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较多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讨论与反思】

    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Cu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2)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CuO(少量)的质量;②重复实验二的步骤,待反应结束,将试管里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③对比反应前后CuO的质量。

    【讨论】如果 , 则说明Cu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还需要再增加一个实验。

    (3)实验四:

    【实验目的】

    【实验结论】Cu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请写出CuO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拓展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在探究前,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       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

    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       D.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相同

    ②请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提出假设:

  • 2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字母);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装置则选择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用装置AE制取氧气,停止加热前要先 , 目的是
    (3)、实验室常用熟石灰和氯化铵二种固体加热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填装置字母)。收集氨气只能采用装置D , 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