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选择下图中的部分仪器完成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F的名称是。(2)、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3)、该实验应选择的仪器有(填字母标号,不重复选用仪器)。(4)、用制取的O2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点燃系在光亮的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迅速插入盛满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火柴剧烈燃烧,但细铁丝未燃烧,细铁丝未燃烧的原因是。 -
2、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填物质名称);(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3)、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填“阴”或“阳”)离子,离子符号为;(4)、图中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似之处有。
-
3、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
Ⅰ、从地球带上去
(1)工业上选择空气为原料制氧气的主要原因是。
(2)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模拟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浸入液氮一段时间后,试管内产生一定体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液氮的沸点低,先从液态空气中扩散出来,且氮气不能助燃: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复燃的原因是。
(3)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O2(填“>”或“<”)。
Ⅱ、在天宫制出来
(4)早期空间站利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制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5)科学家设计了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
b.若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其他气体,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c.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
4、于谦《石灰吟》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就是生石灰可由石灰石高温得到,同时还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小松同学将一块克石灰石样品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克。(提示: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反应)(1)、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克;(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5、我国在南海海域已成功开采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表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白色无水粉末遇水变蓝色
②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若猜想三成立,则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中现象为 , 玻璃管中现象为 ,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实验过程中装置的作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气球的作用是。 -
6、下图是实验室常用制备气体的装置。(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若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氧气,则中盛放的物质是。(3)、实验室用装置可以制取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的优点是。(4)、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端(填“”或“”)通入集气瓶。
-
7、如图都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为单质,甲、乙、丙、丁是化合物。甲和乙组成元素相同,通常为液态,发生分解反应均能生成。丙和丁组成元素相同,其中有一种元素为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且通常为气态。(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均已略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 , 丁。(2)、写出丁的化学方程式:。(3)、甲转化为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8、实验创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1)、图1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装置,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装置甲中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现象是;(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甲”“乙”“丙”序号),请你解释不能验证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②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是反应前后(填序号)。
a原子种类不变 b元素质量不变 c分子数目不变 d元素种类不变 e原子数目不变 f原子的质量不变
-
9、华为于2023年8月29日发布,该手机所搭载的芯片是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力的佐证了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力。芯片的主要材料是高纯硅。请回答以下与硅有关的问题:(1)、如图1是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是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的质子数是14 C、图2中n的数值是4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图3中与硅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3)、常用氢氟酸来消除硅表面的氧化膜,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 n的值是。(4)、、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两种物质中的化合价相同,则其中的化合价是。
-
10、某城市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选填标号)。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步骤②的作用是杀死水中的细菌 C、步骤④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2)、如图是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也可以起到净水作用。
①小卵石和石英砂的净水原理类似于(填操作名称)。
②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③“天宫课堂”上,某同学提问“空间站的氧气是怎么来的?”,太空教师解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电解水实验连接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11、我国的绿色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1)、传统汽车采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2)、氢能源汽车可以实现“零排放”,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重要方法,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反应是 , 的化学式是。
-
1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写出下列物质或微粒的化学符号:(1)、氦气;(2)、硫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是;(3)、金属锰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有多种化合价:、、、 , 写出锰元素最高价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13、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氧气含量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C、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D、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14、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接触导出的气体
B
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方法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C
鉴别铁粉和炭粉
观察粉末的颜色
D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
15、陕西临潼火晶柿子,色红耀眼似火球,晶莹透亮如水晶,故得名“火晶柿子”。“火晶柿子”中富含葡萄糖()、维生素和钙、磷等,营养丰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 B、火晶柿子中的“钙、磷”指单质 C、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D、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6、2023年10月4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授予了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催化剂,将转化为乙醇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碳、氢、氧原子个数均发生改变 B、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该反应前后“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也发生改变
-
17、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A、常温下氮气性质很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防腐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
18、正确分析实验现象是科学研究必备的基本素养。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红色固体表面变黑 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
19、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稀盐酸 B、
量取液体 C、
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D、
加热液体
-
20、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蚕丝织布 B、使用火药 C、稻草造纸 D、谷物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