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陶瓷承载千年文明记忆,玻璃筑造现代通透美学,复合材料引领未来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

    (1)、陶瓷、玻璃都属于(选填“无机”或“合成”)材料。
    (2)、氧化铝陶瓷的主要成分是Al2O3 , Al2O3与酸、碱均能发生反应,而氧化铝陶瓷却耐酸、碱腐蚀,可能的原因是在制作过程中Al2O3发生了改变。
    (3)、宋代青瓷有“千峰翠色”的美誉。陶土中的部分Fe2O3与窑炉内的CO反应,转化为Fe3O4使瓷器呈青色,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如图2所示)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玻璃中的SiO2与NaOH反应生成的Na2SiO3会使瓶塞和瓶口粘在一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工业上生产玻璃的过程中会产生含有CO2的废气,可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30%的纯碱溶液吸收(CO2+Na2CO3+H2O=2NaHCO3)现欲处理含2.2tCO2的废气,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纯碱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6)、“嫦娥六号”携带的五星红旗采用来自太行山的玄武岩为主的复合材料制造,与普通织物国旗相比,它能更好地适应月球的极端环境,抵御宇宙射线,保持较长时间颜色鲜艳(如图3所示)。请推测该材料可能具有的性质是(写出一点即可)。
  • 2、以氧化镁为载体,通过化学链方法分解氯化铵工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是NH3 , b是HCl B、反应过程中无须不断补充MgO C、理论上制得36.5gHCl,需要消耗NH4Cl的质量为107g D、与直接加热NH4Cl相比,该方法得到的产物更易分离
  • 3、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观察到蜡片熔化,可说明铁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B、实验2:依据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可推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C、实验3:①中白磷不燃烧,②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实验4: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长蜡烛熄灭,原因是CO2不能燃烧
  • 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棉纱线和羊毛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鉴别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

    取样,加水,测温度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

    D

    除去MgSO4溶液中的FeSO4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A、A B、B C、C D、D
  •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KClO3O2 B、CO2H2OH2CO3 C、SO2SO2 D、CuSO4NaOH溶液Cu(OH)2
  • 6、 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2SO4的溶解度比NaCl大 B、2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Cl>Na2SO4 C、32.4℃时,将49.7gNa2SO4放入50g水中,可得99.7g溶液 D、6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Na2SO4
  • 7、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观念: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科学思维: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C、科学探究与实践: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D、科学态度与责任:工业废水须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夏季,蚊虫滋生。自然界植物除虫菊花中含有的天然除虫菊素具有杀虫效果,但其见光易分解,生产、储存困难。为此,化学家在天然除虫菊素的基础上模拟合成了一种常见的杀虫剂——氟氯醚菊酯C17H16Cl2F4O3氟氯醚菊酯是淡灰至淡棕色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煤油等有机溶剂,在54℃时,热贮14天后降解率仅为0.28%,具有微毒性,对眼睛、皮肤有弱刺激性。

    (1)、下列关于氟氯醚菊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氟氯醚菊酯属于有机化合物 B、氟氯醚菊酯在室温下易分解 C、氟氯醚菊酯由42个原子构成 D、氟氯醚菊酯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各取0.1g氟氯醚菊酯放入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水和5mL煤油(如图所示),振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振荡能使试管①中固体完全消失 B、试管②中的溶质是煤油 C、对比试管①和试管②,可知溶剂种类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振荡后,试管②中固体完全消失,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某品牌电热蚊香(如图所示)通电后,活性炭芯棒吸收电热蚊香液,电热蚊香液受热扩散到空气中,麻痹蚊虫神经,从而驱蚊。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热蚊香液不宜长时间使用 B、废弃的电热蚊香液瓶属于厨余垃圾 C、电热蚊香中用活性炭作芯棒,是利用其吸附性 D、电热蚊香液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
  • 9、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CO2的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备CO2 C、干燥CO2 D、收集CO2
  •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氮气的沸点低,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B、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C、镁是银白色固体,可用于制作烟花 D、CaO易与水反应,可用作补钙剂
  • 11、 2025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 B、开发清洁能源 C、积极植树造林 D、倡导低碳出行
  • 12、硫氧粉(Na2SO3可用作漂染脱氧剂,常因氧化变质生成Na2SO4。向20g可能已被氧化的样品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共消耗稀硫酸98g。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根据化学式判断Na2SO4Na2S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小的是
    (2)、若用5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所需加水g。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 并不断搅拌。
    (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20g样品中含有Na2SO3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3、2023年8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四川成都闭幕,大运村现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主题公园。今年“五一”期间,小明同学在家长的陪伴下到大运村游玩。
    (1)、村内,小明闻到阵阵花香,原因是(从微观角度解释)。
    (2)、湖畔,小明想到可用检验湖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3)、午餐时,有下列食物:牛奶、面包、牛肉干、花生。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还需补充的食物最好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薯片 B、桔子 C、泡面 D、皮蛋
  • 14、化学用语是化学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硅原子
    (2)、三个甲烷分子
    (3)、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1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C

    鉴别固体NaOH和Na2SO4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

    D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氯化钙、氯化镁

    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洗、过滤、干燥

    A、A B、B C、C D、D
  • 16、如图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质类别看:该反应中涉及4种氧化物 B、从微观构成看:硫酸由2个氢离子、1个硫酸根离子构成 C、从质量关系看:参加反应的H2SO4和NaOH的质量比为98:40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 17、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实验(图1),结合KNO3溶解度曲线(图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KNO3的溶解度增大 B、②→③,溶液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③→④,析出KNO3的质量为14.2g D、②和④,溶液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是②>④
  • 18、化学学习过程中,归纳、总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碘导致甲状腺肿大

    ②不食用过期或霉变食品

    ①严禁品尝化学药品

    ②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未来

    ①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②合金属于复合材料

    ①“碳中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②开发新能源能减轻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A、A B、B C、C D、D
  • 19、现有31.6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固体30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
    (3)、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20、免洗手凝胶消毒剂含乙醇(C2H5OH),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常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
    (1)、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1个C2H5OH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
    (3)、C2H4O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4.6g C2H5OH中氢元素的质量与g环氧乙烷(C2H4O)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