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甲同学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实验1将50mL浓度为6%过氧化氢溶液与1.0 gMnO2均匀混合

    实验2将50mL浓度为6%过氧化氢溶液与1.0 g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通过测定 , 比较反应的快慢。

    (2)、乙同学为探究双氧水的浓度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双氧水质量(g)

    双氧水浓度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0

    6%

    5

    200

    2

    100

    12%

    5

    100

    3

    100

    18%


    67

    ①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填字母),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g。

    ②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

    (3)、丙同学为了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另一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ⅰ.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ⅱ.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ⅲ.量取50mL浓度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气体体积

    ⅳ.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秒

    生成氧气的体积/毫升

    0.1克MnO2

    0.2克MnO2

    0.3克MnO2

    0.4克MnO2

    40

    49

    61

    75

    86

    80

    77

    87

    90

    92

    120

    89

    92

    92

    92

    160

    92

    92

    92

    92

    ①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②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秒表和。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③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选填序号)。

  • 2、

    完成下列小题

    Ⅰ.实验室制取O2及性质检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 , 应选择1图中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收集一瓶O2并进行性质检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硫燃烧时,(填字母),放热

    A.产生大量白烟

    B.生成黑色固体

    C.发出蓝紫色火焰

    D.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O2具有氧化性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Ⅱ.制作简易的家用制氧机

    设计制作:制作简易的家用制氧机时,除需考虑反应原理、方法选择外,还需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

    动手实践:同学们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利用家庭中常见材料,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家用制氧机,如图2所示。

    (4)其中A瓶中的反应物可能是 , B瓶的作用是(填序号)。

    a.可观察氧气产生的速度

    b.可除去氧气中的杂质

    c.可提高产生氧气的速度

  • 3、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为微观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①表示的微粒是

    图2为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2)C属于(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若D为原子,则X=

    (3)AB两种微观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

    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已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4)从微观过程可分析出,变化Ⅰ的变化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变化Ⅰ的本质

    (5)变化Ⅰ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的名称是(选填“分子”、“原子”、“离子”)。

  • 4、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 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

    水银体温计的示数发生变化

    原子很小

    C

    冬天水泥路间的缝隙变大

    温度降低,分子变小

    D

    氧化汞受热分解

    原子可分

    A、A B、B C、C D、D
  • 6、下列反应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轮胎爆炸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蜡烛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
  • 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钙元素:Cu B、氧气:O2 C、2个氮原子:N2 D、1个水分子:H2O2
  •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B、读取液体体积 C、溶液滴加 D、倾倒液体
  • 9、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 , 食醋中通常含有3%~5%的乙酸,因此又把乙酸称为醋酸。试计算:
    (1)、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
    (3)、120g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 10、

    过氧化氢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请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氢溶液可漂白一些有色物质。

    ②10%表示H2O2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10:90.

    【进行实验】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20分钟后布条无明显变化

    20分钟后布条颜色稍变浅

    20分钟后布条颜色明显变浅

    1分钟后布条红色褪去

    【解释与结论】

    (2)实验Ⅰ、Ⅱ的目的是探究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是否有影响。

    (3)欲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NaOH 溶液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填实验编号)。

    (4)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的实验是:将红色布条浸泡到℃25mL10% H2O2溶液+5滴NaOH 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5)请写出NaOH中阳离子的符号

  • 11、A元素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B元素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第二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D元素的原子比C元素的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其阳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写出元素符号:A , D , E
    (2)、画出元素B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 12、乙醇可用富含淀粉的谷薯类作物经过发酵而制得。酿酒的主要过程如下图:

    (1)、从熟米饭到酿酒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蒸馏”时利用了酒精、水、杂酯油及酯类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物质的这种性质属于(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要量取18mL的酒精,用到的仪器有:(填“10”“20”或“50”)mL的量筒和
  • 1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气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臭氧也可用于医用消毒。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的物理性质为。(填一条即可)
    (2)、臭氧的沸点(填“大于”或“小于”)氧气的沸点。
    (3)、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 14、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只要蜡烛足量,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就能被完全耗尽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 15、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8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C、硫元素和氧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D、由于硫、氧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所以二者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 16、075型两栖攻击舰拥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在保障海上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两栖攻击舰在建造时用到了钛合金,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中子数为
    A、22 B、26 C、48 D、70
  •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18、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符号表达式是。选择E方法进行收集时,导管口刚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应该当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待集气瓶中水排完后, , 再小心的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3)、收集时,在集气瓶里留少量的水,完成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留水的作用是
    (4)、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
    (5)、兴趣小组又想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原理,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 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压强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①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

    ②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加猪肝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s(填“30”、“65”或“120”)。

    ③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

  • 19、根据下列短文信息,回答问题。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①。常温常压下,稀有气体都无色无味,微溶于水,且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是由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相对稳定结构。但在一定条件下,氙气(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氦气是除氢气外的最轻气体,可以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且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在焊接精密零件或加工镁、铝等活泼金属时,常用氩气作保护气。

    (1)、①处体积分数为
    (2)、稀有气体共同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写一条)。
    (3)、氩气的用途是
    (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 20、学习小组用下列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图1微型实验,观察到酚酞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对比教材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优点是

    (2)、如图2所示,将一块糖放入水中,糖溶解后,乙中液面低于甲中液面。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液面下降的原因:

    (3)、图3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在A、B和C中,能通过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填字母)。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4)、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①过氧化氢分解成氧气和水,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具体粒子名称,下同)。

    ②这个过程中不变的粒子是

    (5)、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甲”或“乙”),从微观角度分析,甲、乙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图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