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将100g碳酸钠溶液与100g氯化钙溶液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90g。(过滤时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计算:(1)、反应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g。(2)、求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2、
实验室有两瓶试剂,分别为待测液A、待测液B,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NaOH溶液或溶液。同学们对待测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1)小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A滴于pH试纸上,测出待测液A的pH约为3,则待测液A是溶液(填“酸”或“碱”)。(2)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溶质成分,小明又做了四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如表并分析: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锌粒
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
现象
待测液A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变红
产生气泡
待测液B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变蓝
无明显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出待测液A是(填化学式)溶液。以上四组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组的实验现象即可证明待测液B为NaOH溶液的是(填实验序号)。
【质疑讨论】
小强对实验二中待测液B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提出质疑,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待测液B已变质。
【提出问题】NaOH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3)猜想一:NaOH、;猜想二:。【设计实验】
(4)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下表,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变质后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步骤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反思拓展】
(5)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上表步骤二还可以用下列(填字母代号)方案代替,产生其他的现象后,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a.滴加溶液 b.滴加盐酸溶液 c.通入 d.加入铁粉
-
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开展实验活动的学习。(1)、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室若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用D收集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 , 则已集满。(3)、实验室用F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4、某废液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中回收铜和硫酸锌晶体。同学们按照实验目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协助完成详案:(1)、实验操作1的名称是。(2)、加入的金属X是。(3)、最后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是。
-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是“茶之国”,喝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咖啡因()是其中之一,咖啡因能溶于水,具有刺激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及兴奋大脑等作用。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过程如图1所示。实验人员使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进行其他研究,结果如图2。
咖啡因摄入过多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骨质疏松等,生活中应将其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喝茶能提神的原因是。(2)、图1中实验人员将茶叶变成茶叶末的目的是。(3)、图2可知,当使用信阳毛尖、控制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时,为使茶叶中的咖啡因充分溶解,最佳的浸泡时间和温度为。(4)、生活中应将咖啡因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的原因是。 -
6、目前城市绝大部分家用燃气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点燃天然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进行。请写出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7、打铁花是一种民间传统焰火表演,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原理是先将生铁熔化成铁水,再将铁水在空中用力击打而形成“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精彩场景。生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铁花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写出生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2)、观察图2,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中,水分子种类(填“改变”或“不变”)。(3)、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填一种即可)。 -
9、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以下选项中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灼烧,闻气味
B
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无色酚酞
C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点燃
A、A B、B C、C D、D -
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D、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11、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所有原子数目不变 D、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
12、磷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下图为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磷属于金属元素 B、磷元素的符号为P C、磷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开浓硫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蒸发结晶 B、
添加固体 C、
量取液体 D、
测定溶液pH
-
15、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你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6、
市面上有一种新兴的纸——石头纸,这种纸不易撕破,防水防油且无毒。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这种石头纸是否耐酸腐蚀进行了探究。
任务一:探究石头纸与稀盐酸的反应
【查阅资料】
Ⅰ.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一般为80%左右,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一般为50%~75%。碳酸钙在高温下可以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Ⅱ.石头纸表面还存在一种由碳、氢元素组成的有机涂层,该有机涂层有可燃性。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将石头纸剪碎后放入小烧杯中,倒入5mL稀盐酸浸没石头纸,并没有观察到石头纸表面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为什么石头纸浸入稀盐酸中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
【做出猜想】
(1)猜想一:可能是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小。
猜想二:可能是稀盐酸的浓度太小。
猜想三:可能是。
【分析讨论】根据上述资料,排除了猜想一的可能性。为了验证其他猜想是否正确,小贝同学决定继续按如下步骤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步骤1:取2g大理石于试管中,倒入5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迅速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固体表面均产生气泡,
步骤2:用坩埚钳夹持石头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移到陶土网上方,待火焰熄灭后,取2g灰烬放入试管中,倒入5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迅速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实验结论】
(3)综上分析,猜想成立。
【反思总结】石头纸因表面的有机涂层耐酸腐蚀,使用时应注意远离火源。
任务二:测定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
【设计实验】
小斯同学设计图甲实验装置:称取一定质量的石头纸,将灼烧后的灰烬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根据其密度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计算碳酸钙的含量。
小特同学设计图乙实验装置:利用数字化实验直接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浓度,再转换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计算碳酸钙的含量。
【分析讨论】
(4)图甲中水面如果不加植物油会使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根据图乙的数据,计算出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61.4%,低于查找资料中的80%,若不考虑仪器的误差,可能的原因是 , 他另取少量的石头纸灰烬于烧杯中,(将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最终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正确。
-
17、小贝同学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仪器有②③⑦⑧(填序号),检验氧气的方法是。(2)、若用二氧化锰、H2O2溶液和装置甲制取氧气,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理由是。实验后,为了进一步回收二氧化锰,可将反应后的物质(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
-
18、
2025年2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新发现:通过一项新技术,可以对锂电池进行“精准治疗”,让废旧电池“重生”。完成下面小题。
I.团队开发了一种像“药物”一样的锂载体分子,可以用注射的方式补充电池中的锂离子。
(1)锂(Li)原子(填“失去”或“得到”)一个电子变成锂离子(Li+)。
(2)电动汽车中常用到锂电池。电动汽车代替燃气汽车,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甲烷(CH4)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锂电池的一种电极材料,磷酸亚铁锂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有。
II.碳酸锂(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Li2O,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取碳酸锂,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锂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见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4)写出酸浸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滤液Ⅱ中含有的溶质除少量碳酸锂外,还有(写一种)。
(6)在洗涤槽中,使用热水洗涤滤渣的原因是。
-
19、苏打水可以调节酸碱平衡,但过量饮用可能导致碱中毒。(1)、苏打水中的溶质为小苏打(NaHCO3),小苏打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3)、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20℃时,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写一种)。
-
20、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我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笔:笔头是毛笔的核心部分,由多根毛发或聚酯纤维等束成。其中聚酯纤维属于(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2)、墨:《天工开物》中记载:“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松木灼烧得到松烟(炭黑),松烟由松木(填“充分”或“不充分”)燃烧形成。(3)、砚:砚为研墨的工具,通常由石、泥、玉、青瓷、紫砂等多种材质制成。氧化铁是青瓷砚的着色剂,氧化铁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