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016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广西钦州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滴管取液体
B、过滤
C、倾倒液体
D、点燃酒精灯
-
3、
某实验小组围绕“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开展实验。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①:只有CO;
猜想②:只有CO2;
(1)猜想③:。
【实验1】装置如图
(2)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填“甲”或“乙”,下同)处的高度,再确定处的高度。
(3)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结束时,应该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要等盛装固体的试管冷却后才能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来,其原因是。
实验结论1:猜想①不成立。
【实验2】为进一步确定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如图。
(5)实验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氦气(He),其实验目的是。
将氧化铜、碳粉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进行实验2,测得数据如图。
实验结论2:猜想③成立。
(6)结合图像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最多的气体是。
(7)请结合图像分析图中a→b段的变化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8)科学家制造出一种超轻材料——“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均属于碳的单质),请思考能否用“碳海绵”还原氧化铜,请分析原因:。
-
4、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棉花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B中所有玻璃仪器的名称是、、。(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利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还需改进的地方是。在上述收集气体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二氧化碳的是(填代号)。若使用装置F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 , 该装置使用铜丝网面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室常用装置A和(填药品名称)制取O2 , 需在试管口放。(4)、若用装置G来干燥制取的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口进入。
-
5、2023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矿泉水含丰富的稀有锶、硒等矿物质,这里的锶、硒指的是(填“元素“或“单质”)。(2)、家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质。(3)、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量筒A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②若两只量筒规格均为10mL,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量筒B内液面下降至4mL处,则此时A收集到的气体为mL。
③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填名称)组成的。
-
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品牌加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2)、铝合金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与纯铝相比,其硬度(填“大”或“小”)。(3)、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7、为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最好选用的试剂组合是A、铜、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镁溶液 B、铁、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 C、镁、硫酸铜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D、铁、铜、氯化镁溶液
-
8、自然界存在多种元素及物质的循环,如图表示的是自然界中A、氮循环 B、氧循环 C、碳循环 D、水循环
-
9、加油站必须张贴的安全标识是A、
腐蚀性物质 B、
节水 C、
PVC回收 D、
禁止烟火
-
10、下列科学家和他所作出的成就不对应的是A、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B、道尔顿-分子学说
C、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
D、拉瓦锡-空气的组成
-
11、某兴趣小组通过数字化仪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计算完全燃烧1.24g红磷,理论上消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2)、如图1,兴趣小组用高能激光笔点燃足量的红磷进行实验。氧气浓度传感器采集数据如图2所示,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始终有8-9%左右的氧气残留,其可能的原因是。(3)、气体压强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如图3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且瓶内温度逐渐冷却 C、若用硫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3基本一致
-
12、氧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如图1为氧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2是制取氧气的三种途径。(1)、图1中c的物质类别是 , a是常见的液体,且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写出b转化为a和c的化学方程式。(2)、图2中途径甲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 , 途径乙和丙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中乙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氧气的用途为(写出一种即可) 。(3)、图3为某型号制氧机的工作流程图,从微观角度解释空气能被压缩的原因是 , 该制氧机的分子筛允许通过,实现氧气和氮气分离。
-
13、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任务一:查阅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史料研究】
(1)根据图1,分析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比原金属增加的质量是。
任务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进行实验】
实验Ⅰ: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条和一个陶土网放在一起称量,记录所称质量。在陶土网上方将镁条点燃 (如图2) ,燃烧后将所得固体与陶土网一起称量。
实验Ⅱ:将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有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一起称量,记录所称质量(如图3) 。倾斜小烧杯,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
实验Ⅲ:
(2)先称量装有铜粉装置的总质量,再放在陶土网上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如图4),观察到现象,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
三次实验数据如表。
编号
质量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前/g
20.8
130.0
144.9
反应后/g
21.0
129.6
144.9
【分析讨论】
(3)实验Ⅰ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填“能”或“不能”)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Ⅱ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原因是。
【反思评价】
(4)通过实验,说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体系中进行。
【交流表达】
(5)请你写出科学家们普遍认可的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学以致用】
(6)火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爆炸时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KNO3+3CK2S+N2↑+3CO2↑。则X的化学式为。
-
14、
(一)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ⅰ.确定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原理
实践小组对3组试剂进行了研究,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组别
试剂
实验现象
第1组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第2组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第3组
碳酸钠溶液和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非常快
(1)实验室制取CO2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第组试剂,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ⅱ.设计制取CO2的实验装置
(2)组装一套便于添加酸的发生装置,需用到如图中的仪器有a和(填字母)。
ⅲ.验证CO2并进行性质实验
(3)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 验满的方法是。
(4)如图2进行性质实验,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可知,CO2具有的性质,可用作灭火。
(二) 自制简易灭火器
根据灭火原理及上述表中提供的化学反应原理,实践小组设计了一款简易灭火器。该灭火器特点是,使用时只需将装置倒立,两种试剂即可接触快速反应。
(5)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实践小组选择的化学反应原理是表中第组试剂,设计的简易灭火器是从图1中选择仪器(填字母) ,进行组装。
-
15、氢气燃烧热值高,约是煤的四倍,是理想的清洁能源,2023 年中国各能源消费占比如图1所示。
分解海水制氢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清洁制氢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研究方向。
光解水,在太阳光驱动下催化水发生分解。使用氮化铟镓作为催化剂,不同温度下的制氢效率如图2所示。因光腐蚀、能量转换效率低等技术问题,目前并未实际投入生产。
电解水,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海水中成分复杂,电解时易对电极等材料造成腐蚀或生成不需要的副产物。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海上制氢平台,将海水中的水以水汽的形式跨膜转移,实现了海水中的杂质完全分离,而电解海水所需电能完全来自风能和太阳能,向世界展示零碳能源的中国方案。
(1)、由图1可知,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高的是。(2)、光解水目前未实际投入生产,其原因是。(3)、由图2可知,使用氮化铟镓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时,温度越(填“高”或“低”),制氢效率越高。(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过程中将能转化为化学能。(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煤的燃烧热值比氢气高 B、电解海水时,海水中成分易对电极造成腐蚀 C、化学与新能源开发密切相关 -
16、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古法酿酒: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1)、甑桶中的粮食发酵发生了(填“缓慢”或“剧烈”) 氧化, “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此分离方法是利用物质的不同。(2)、“味极浓烈”,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浓烈气味是因为 , 烧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 (C2H5OH) ,其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醇俗称酒精,若实验过程中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扑盖。
-
1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D.证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含量有关
A、A B、B C、C D、D -
18、如图是某化学小组制作的野外生存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净化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该装置的净化原理为过滤 C、塑料膜上的水分子停止运动,凝聚成水珠 D、水杯中得到较纯净的水
-
19、艾草中富含的黄酮素 (C15H10O2)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酮素由 27个原子构成 B、黄酮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5:2 C、黄酮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D、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20、下列劳动实践与对应的科学知识解释不匹配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科学知识
A
用生石灰做自热锅发热剂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B
利用氩氦刀治疗肿瘤
氩气快速降温冷冻, 氦气快速升温解冻
C
使用煤炉时, 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提高煤的着火点
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